小国学网>故事>22年救病儿竟成百万富翁

22年救病儿竟成百万富翁

收录日期:2025-08-08 15:09:25  热度:11℃

不屈抗争,

他从肚子上排便22年

时光回溯到1987年。家住辽宁省普兰店市马家沟的杨美清经人介绍,与同村老实憨厚的青年许振堂结婚,一年后胖嘟嘟的儿子许帅出生了。小家伙聪明伶俐、乖巧可爱,可就是排便不正常,严重时一个月只能排出一点儿稀便。

1989年1月,8个多月大的许帅已经被憋得奄奄一息,他被送到大连市儿童医院剖腹检查后,病因很快查明:小许帅患有“先天性巨大结肠”。这种疾病是由于结肠部分有一段比较粗大,粪便排出体外之前在此处堆积,导致无法正常排便。该病并不十分罕见,只要将畸形部分切除,再在肚皮上进行“肠造瘘术”,也就是将肠道一端牵到这个瘘口,粪便从瘘口排出。年幼的许帅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大小便,肚子上的瘘口又常常滞留尿液,有时轻轻一碰,尿液就会流出来。那个时候,换洗尿布、清洁肚皮便成了杨美清每天的“必修课”。

家门口的大沙河恬静而安详,可对杨美清来说这条母亲河却总是留给她冻得瑟瑟发抖的恐怖回忆。为了瞒住儿子的病情,不让别人用另类的眼光打量自己的孩子,杨美清每天天不亮就端着一大盆衣服悄悄地来到河边。夏天天亮得早,她3点多就要起床。冬天大河封冻,她要拿镐头刨开坚硬的冰面取水。偶尔被邻居撞见她抱着一堆脏衣服出门,还要撒个谎,说自己拉肚子了。时间一长,邻里们都知道,杨美清有肠胃不好的“老毛病”。

虽然有着诸多的压力和惶恐,但杨美清的内心还是很高兴,毕竟儿子的病有办法治了,小许帅也因此闯过了生死存亡的第一关。

4个月后,许帅因为术后败血症第二次被推进了手术室。连续的高烧不退,让一岁多的小家伙昏迷不醒。护士长好心嘱咐:“做好心理准备吧,烧成这个样子,小孩可能随时就没了。”闻听此言,杨美清心如刀绞。看着病榻上昏睡了几天的儿子,杨美清时而放声痛哭,时而喃喃自语,好多护士都以为她着了魔、发了疯,于是“疯母亲”的名头很快在医院里不胫而走。

为了抢救儿子,杨美清平生第一次向医生下跪哭求:不管花多少钱,随便用什么药,只要能救活我的儿子。事隔多年,她还清晰地记得,1989年许帅每天的医疗费用就要600多元,而这差不多就是他们一年的收入。夫妇俩辛辛苦苦积攒下的两万块钱很快就花光了,有钱的亲戚也全被借了个遍。

扩肛做了不到一年,小许帅的直肠和膀胱之间出现了一个小孔,由此引发的肾炎相当严重,医院在下达了第二次病危通知后,让她领着孩子回家。望着面色惨白的儿子,一筹莫展的杨美清泪如雨下。“医院不行,我就找民间偏方去,反正只要有一点希望,我就不能放弃。”很快,她寻到了一个偏方,老中医告诉她每天给儿子吃中药的同时,还必须给全身的穴位和经络按摩4个多小时。

中医按摩对于一个没有医学基础的农村妇女来说,真是难如登天。没钱交学费,杨美清就厚着脸皮去盲人按摩院偷师学艺,被人发现后她笑一笑再换另一家继续学。等看懂按摩手法后,她又赶快去新华书店买了几本中医按摩的书,先是在自己身上逐个穴位对照,熟悉后再帮儿子按摩。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美清给儿子坚持做了一个多月的中医按摩,小许帅的病情竟又好转了起来。好像是上瘾一样,两岁多的孩子从此再也离不开母亲的按摩了。不管多忙多累,杨美清每天至少得抽出两个多小时给儿子全身按摩,好多次按着按着,她困得不行就倒在儿子的床头睡着了,儿子一动弹把她惊醒还得继续按。就这样,杨美清一按就是20年。

为了儿子,

她默默承受22年

辛苦和委屈杨美清都默默承受着,22年来她从没有向别人倾诉过一次,有时心里实在难受了,她宁愿一个人对着镜子自言自语,边说边哭。

“我其实可以再生一个孩子。”杨美清说,从儿子最早生病到现在都20多年了,除了家里最近的亲属,没有人知道许帅得的什么病。她说自己没法选择再要一个,因为生二胎就代表着要把儿子的病情公开,“那样的话,这孩子就废了!”没读过多少书的杨美清,本能地感觉到,如果早早让儿子生活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他即使将来康复了,心灵也将不再健全。

儿时的许帅活泼好动,他像其他正常的小朋友一样总喜欢跑跑跳跳、打打闹闹。杨美清也没有过分限制儿子的天性.哪怕这辈子真的只能从肚子上排便,她也要让儿子的其他器官锻炼得结实,衣服脏了可以洗,哪怕就这样一辈子洗下去。

由于杨美清的精心照料,除了从肚子上排便,许帅与其他孩子没有任何区别,而且性格也很开朗,没有一点儿自卑和自闭。小学考初中,他的成绩是全乡第二名,这让杨美清夫妇俩自豪了很久。

“都守了22年了,如果不是为了感谢大夫的再造之恩,我可能永远都不会把儿子的秘密公开。”面对记者,杨美清道出了她的心声。“不信,你可以去问问我们的邻居,他们到今天都不大清楚活泼好动的许帅竟然还有这样的病情。”说到这儿杨美清呵呵地笑了。

绝处逢生,

困境逼出百万家产

社会学家李青曾经说过:穷人和富人的差距往往就是一场病的距离。在重大疾病降临的时候,富裕阶层大多会因病返贫,而贫困家庭的处境则更为尴尬,一贫如洗、债台高筑常常是他们最后的结局。

可从不服输的杨美清偏偏不信这个邪,虽然她从许帅第一次手术开始就知道,儿子的病是个深不见底的无底洞。在每个月只能赚几十块钱的80年代,一个只有两间土房、两亩地的家庭无论怎样都负担不了每年动辄几万元的医药费。天上不会掉馅饼,想救儿子的命,除了拼命赚钱别无他途。

为了攒钱给儿子治病,杨美清和丈夫每天想的就是怎样多赚钱、巧赚钱。忙完地里的活儿后,她和丈夫捡过废品、搞过运输、干过养殖、炒过地皮。只要能想到的赚钱门路,她都不肯放过。

为了扩大废品回收的规模,夫妻俩借钱买了第一辆小卡车,收废品的生意由此走上了正轨。从酒瓶到纸壳、从破铁片到废钢材,再到最后主要收购企业钢铁废渣,夫妻俩摸索出了一套越滚越大的赚钱路子。“记得1993和1994年,市场形势比较好,有时一天收两车废钢材,这边收那边卖,很快就能赚上一两千,那时候干得好,一年赚个几十万没有问题。”

猜你喜欢

  •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腊月二十四扫房子是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迎接新年的到来,借扫房子的方式来祛除旧的不祥之气,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扫房子的准备工作一般会在腊月二十三开始,家人们会一起打扫各个地方,从屋里的每一

  • 磨豆腐 接玉皇

    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名叫李世民。李世民家住在一个小山村里,他的父母都已去世,只剩下他一个人在山村中艰难生活。尽管生活困苦,但李世民一直都很善良和勤劳,他希望能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天,李世民在山间采集柴火时,偶然发现了一块磨

  • 杀猪割年肉

    在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里,有一个年轻而勤奋的农民叫小明。每年到了农历年的时候,小明家都会照例杀猪割年肉,以表示团圆和丰收的美好寓意。这一年也不例外,小明准备杀猪割年肉。他选择了村里最肥最壮的一头猪,这头猪长得饱满健壮,肉质也非常好。小明心里充

  • 宰鸡赶大集

    宰鸡赶大集在一个春日的早晨,阳光洒在了小山村上,一片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村落。这个时候,村民们已经开始忙碌的一天,蓬头垢面的村民们纷纷涌向集市,原来今天是村子里一年一度的大集日。村民们匆忙地赶路,手中拿着各种东西——菜篮、织布料、

  • 打糕蒸馍贴花花

    打糕蒸馍贴花花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家很特别的小吃摊,摊主娟娟是一个技艺非凡的糕点师傅。她专门制作一种被称为“打糕蒸馍贴花花”的糕点,这个名字听起来非常奇怪,但却让人垂涎欲滴。打糕蒸馍贴花花是一种传统的村民早餐食品,制作方法极为繁琐,需要多道

  • 上坟请祖上大供年

    上坟请祖上大供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祖先是一种重要的仪式和传统。每逢农历年末,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场盛大的祭祖大典,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祈求祖灵保佑家族的平安与幸福。这一传统被称为“上坟请祖上大供年”。按照这一传统,每年春节前后,家族的后代

  • 除夕习俗

    除夕习俗除夕,是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家人们聚在一起,共度团圆的时刻。除夕的习俗丰富多样,充满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一大重要习俗是扫尘。这个习俗相传自古代,代表着新的一年将来临,需要把旧的一年的烦恼、不幸和

  • 正月初一:拜年 占岁 聚财

    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年的第一天,也是中国传统的春节之始。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进行拜年、占岁、聚财等一系列传统习俗,以祈求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和丰收。早上,当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来,很多人都会立即起床开始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作为家中的孩子,我也沐浴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