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这一跪,春风得意遇知音

这一跪,春风得意遇知音

收录日期:2025-08-08 07:05:48  热度:11℃

历史见证了这一刻,世界见证了这一刻!北京时间2月18日,当王濛在温哥华冬奥会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成功卫冕之后,在全世界无数观众面前,她激动地跪在冰面上,冲着自己的教练磕了两个头。

不知内情的人也许会这样想,王濛的这一跪,只是其夺金后狂喜激动的宣泄,而了解内幕的人此时一定明白,王濛的这一跪,是她从一个“刺头青”走向成熟后对自己教练的深深感恩。

用王濛自己的话说:“这两个头,一是感谢教练的知遇之恩,是她让我知道500米短道速滑到底该怎么滑;二是感谢领导、队友和医务人员等所有给予我帮助的人。”她提到的教练,就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的主教练李琰,也是在3年前被王濛“炮轰”的李琰。

2006年,在都灵冬奥会上,年仅20岁的王以44秒345轻松夺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冠军,为中国代表团赢得都灵冬奥会首枚金牌,打破了中国代表团在都灵的“金牌荒”,王也因此成为国家队最大牌的队员。2007年,李琰从美国回来担任中国短道速滑队教练不久,就遇上了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召开。当中国女子队在1500米比赛失利后,王把失利的原因归咎于李琰的执教理念,在公开场合口出狂言:“这是什么战术呀?什么都没有,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再在国家队了,我会主动申请回到黑龙江队。”当时,王并未意识到自己这句话会在社会上产生什么负面影响,一时间舆论哗然,王和主教练李琰之间的矛盾,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狂妄、自大、“刺头青”等词语毫不吝啬地送给了年轻的王。

虽然王濛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在队里写了检查公开向李琰教练道歉,最终还是被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下放”回到了黑龙江队。

在被“下放”的那段时间,王濛仿佛变了一个人。她后来回忆说:“从都灵冬奥会所谓的‘一夜成名’到‘亚冬会风波’,我承载了太多人的厚望。我没有被挫折击倒爬不起来,我一直咬紧牙关在努力努力,不停地向前冲冲冲,因为我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子。像我这样年龄的女孩子,还在父母身边撒娇、在学校无忧无虑求学、和朋友打闹,但我明白,从自己穿上冰刀,站在起跑线,为短道速滑而生的那天起,这些都不再属于我。”

当王再度回到国家队时,李琰并未计较前嫌,而是大度宽容地接纳了她,并力主王担任了国家队的队长。犹如凤凰涅的王,在李琰的训练下成绩突飞猛进,担负起了“领军人物”这个角色,和李琰相处得像母子一般。王感触颇深地说:“以前确实是我错了,经历了一次大起大落,我才真正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深切体会到了李教练一颗慈母般的心。在她的教诲下,我已完全改变了自己。以前,我在比赛时只管我自己,自己赛好就行了,现在看到队友们赛得好,我打心眼里高兴。”

在此后3年的所有赛事中,王濛参加的500米比赛几乎没有让冠军旁落,她甚至成了这个项目世界上能滑进43秒的唯一一人。但她已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大牌”作派,相反,成绩越好,对教练李琰就越尊敬。李琰曾私下说:“王濛越来越成熟和沉稳了,她已具备了大将风度。”

当王濛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夺得500米金牌,从而使她成为中国队首个在冬奥会上卫冕成功的选手后,她首先想到的是和自己3年来朝夕相处的教练李琰,在滑过终点线后的第一时间,她便冲到了教练席,对着自己的恩师李琰双膝跪地磕了两个头,随后一跃而起,紧紧抱住了李琰。

此时的李琰,也忘情地和自己的爱徒紧紧相拥,喜极而泣地开玩笑道:“真是个俏皮的孩子,回去之后就该朝我要红包了,这不是过年了嘛!”

王濛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以最传统最感恩的方式感谢主教练对我的宽容,更感谢教练带给我这么好的成绩,让人看到王濛滑得真不错。我虽然感觉自己比以前更沉稳了,但我认为,人在越接近自己目标的时候,就越容易发生问题,所以,就越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猜你喜欢

  • 严嵩父子

    明朝六巨猾臣之一的严嵩,与其子严世蕃同领朝政,权倾全国二十年,一意媚上,践踏糟踏忠良,全国怨恨。本来,严嵩起家之前也是微贱之人,他少年聪明勤学,饱读诗书,八斗之才且为人机灵。可是,时晦气兮,运乖命蹙。 平易近间传说,严嵩曾挑担卖面。一日,严

  • 张之洞购石缸

    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奉诏进京,晋谒慈禧太后,因未能获得回任的号令,一时不敢离京。谁料到这一待即是一年。张之洞素性奔放,在京城失业无所事事,闷得发窘,便常常带着家丁往古玩街琉璃厂闲逛。从东口走到西口,又从西口走到东口,凡古玩店必进往看一看,遂

  • 包公枉法

    在安徽天长干了三年县长,任期已满,包公升了官,被派到广东肇庆做市长(知端州)。肇庆生产砚台,所产端砚驰誉全国,以往到这儿仕进的人,临走都整车整车地装砚台,归去好给亲戚伴侣和朝廷要员送礼。包公不这么干,他在肇庆三年任满,一方砚台也不要,正应了

  • 王莽的棋局

    做人难,做中国农人更难。依照此刻的说法,古代中国的农人尽对是弱势群体,他们肩负着缴纳国度尽大部门税收的重担,在官府中却没有选票,也没有本身的新闻讲话人和形象代言人。不外,古代中国仍是有一些位高权重者,他们感触感染到了平易近间疾苦,立志要帮忙

  • 范仲淹够狠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是个励志的大典型,两岁死了父亲,四岁随母亲再醮寄养山东,念书极其吃苦。划粥而食不说,大寒天还用冷水浇脸醒神,最利害的是,五年不解带,也就是说五年没脱衣服睡觉。从这一点来讲,范仲淹对本身有点狠。范仲淹说先全国之忧而忧

  • 被人赞美的赵高

    一提起秦代的赵高,大师想到的是指鹿为马窜改圣旨,制造秦代宫庭政变,草菅人命,最后杀死秦二世,造成了秦代的衰亡。这些都是赵高的B面,是断章取义,若是联系赵高的人生前半段,得出的结论就会有天地之别,下面我们抛开小我之见,听一下赵高的A面。赵高是

  • 张之洞和听月楼

    晚清重臣张之洞持久在外为官,很少回抵家乡。此日他接抵家乡的信儿,说筹办为他盖一座高楼。张之洞一听很欢快,本身辞职归里后,可以悠哉游哉地登楼看月、喝酒赋诗了。欢快之余,他亲身为高楼起了一个高雅的名字看月楼。看月楼完工此日,张家大宴宾客,楼上楼

  • 好辩皇帝司马昱

    东晋时辰,有个叫司马昱的皇上,很是伶俐勤学,常与臣子驳难,朝廷上下无人能敌。有个姓牛的宰相,为了拍皇上马屁,提出请皇上召集全国辩士到京一会,一来好提拔人材,二来也扬扬万岁的才名。皇上被牛宰相吹嘘得满意失色,颔首赞成,因而牛宰相拟了一慌张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