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明武宗皇帝打赌

明武宗皇帝打赌

收录日期:2025-08-08 02:20:27  热度:9℃

明武宗朱厚照是个爱玩乐的皇帝,闲来没事就爱身穿便服走出宫殿,在京都大街小巷四处转悠游玩。这年科考三年一度的大比之年,各路举子从四面八方赶来,云集京都,家家客栈都住满了待考的举子。那些算命卜卦的相士们,也想借机哄骗这些书呆子们的钱财,就在各客栈附近设摊蹲点,一个个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当街自吹自擂揽起生意来。其中有个自称“邓半仙”的相士,更是伶牙俐齿,把自己吹得水能点燃灯、死人能嚼活,因而生意也特别的红火。武宗爱赶热闹,也混迹在人群中,想看看那“邓半仙”到底有多大能耐。

忽然间,一名举子发疯似地大喊大叫跑了过来,劈胸一把揪住那“邓半仙”的衣领,兜脸一耳光打过去,叫嚷道: “好你个大骗子,耽误了我的功名,我要找你拼命!”“邓半仙”被打懵了,愣了好一阵才回过神来问: “你丢了功名,与我何干?”争着吵着眼看就要厮打起来,武宗分开骚乱的人群,走到他们面前,询问到底为何事争吵?于是,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听得耳朵发麻,武宗总算听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举子姓苏,因宋时有个名士苏东坡,今他自恃才高,考中秀才那年,便将爹妈给他取的名废了,改叫苏西坡,发誓东坡、西坡名扬千古。开考前一天,苏西坡找“邓半仙”卜问功名, “邓半仙”见他出手大方,便预言他今科头名状元非他莫属。苏西坡听了异常兴奋,一道而来的那些举子们闻讯后,纷纷表示祝贺,并逼着要他请客。苏西坡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便提前请客,人家客人没醉,他却喝了个酩酊大醉,不辨白天黑夜,一觉睡过了时辰。待他醒来急急忙忙赶到考场时,却耽误了进考的时间,被守门官棍棒驱出。他认为这一切后果都是“邓半仙”的预言所害,便怒气冲冲找他算账来了。

苏西坡气咻咻道: “如果不是他预言我头名状元非我莫属,人家就不会来恭贺,我也不会喝酒误事。现在一想,世上哪有不考便能中状元的好事?分明是他欺骗了我,耽误了我的前程!”

“邓半仙”也红着脸唾沫星四溅地辩白道: “明明是你贪杯误考,怎么冤枉我?”

武宗见这样争吵下去没个结果,便好奇地笑着问“邓半仙”道: “假如有人把这位举子送进考场,你认为他能中头名状元吗?”

众目睽睽之下, “邓半仙”哪能砸自己的牌子?他牙一咬,斩钉截铁地说: “能!我‘邓半仙’从不夸海口,算一个准一个,不准不要钱!”

武宗又问: “如果他不中状元,你该受什么处罚呢?”

“邓半仙”硬着头皮拍胸道: “如果他中不了,你把我眼珠子抠出来当泡踩。不过,我要说中了,客官你又怎么办?”

武宗道: “你要真说准了,我送你200两白银!”

就这样,武宗和“邓半仙”较劲打起了赌,并叫人取过纸笔,立下了赌约。随后,武宗又写了一张纸条,解下身上佩戴的玉玺,一并交给随身太监,命他把苏西坡送进考场去。其实武宗从他们的争吵中,已看出“邓半仙”徒有虚名;苏西坡也不过是个平平之辈而已。他叫人把苏西坡送进考场的目的,是想让他二人出出洋相,明白吹牛皮最终是要穿底露丑的!

那太监带了苏西坡赶到考场,见大门紧闭,忙击鼓呼叫: “圣旨到!”守门官立即打开门,忙不迭地恭迎那太监和苏西坡直入公堂。那些监考官俯首聆听了圣旨,山呼万岁后,御史即启封试卷,带苏西坡入号开考。虽时令初秋,但考场内仍较闷热,加之苏西坡一路跑来气喘未定,额角上汗水直淌。有个溜须拍马的监考官怕苏西坡热晕在考场上,特地取来一把芭扇,站在他身后,轻轻地给他扇着凉风。

再说太监宣读圣旨时,当时主考大人不在场,他肚子痛在茅坑里蹲了好一阵。解完手在考场前散步时,见了监考官那一不同凡响的举动后,感到非常的惊讶!悄悄一询问,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在批阅试卷时,主考大人便格外留心苏西坡的试卷。他见苏西坡的答卷并不出色,有些文句尚欠稳妥,如果是一般人的答卷,只怕早弃之一旁了。也该苏西坡时来运转,主考大人考虑到此公乃当今圣上推荐而来,自然不敢轻视,于是提起笔,帮他改动了一些字句,再读起来就顺畅多了。嗣后各位考官在复议中,也都异口同声地说: “苏西坡既是皇上推荐的贤能,非同小可,就给他定个头名状元吧!”

考毕,主考官进殿向武宗复命。武宗念念不忘与“邓半仙”打赌之事,忙抢先问起那个苏西坡的考试情况。主考官见皇上如此关心此公,便小心翼翼极力夸奖道: “我主圣明,那苏西坡才华出众,在众考生中击败群雄,一举夺魁。此等奇才,必将成为我朝的栋梁之材。这都是圣上慧眼识英才呀!”

武宗听了主考官的禀报后,暗忖这些官员误解了自己的本意,悔不该把苏西坡送到考场来,让他拣了个大便宜!他悟出自己弄巧成拙,主考官言不由衷地拍马屁,又怎好责备他把关不严呢?再一想,不管怎么说, “邓半仙”能算出苏西坡是状元,肯定知道他有贵人搭救,不然怎么那么巧,自己一去他们就争斗,一争斗自己就主动插手管这闲事呢?既然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朕说话一言九鼎, “邓半仙”的那200两白银还得派人给他送过去。

岂料那送银的太监去了“邓半仙”的住所,那家伙早跑得无影无踪了。

原来, “邓半仙”与武宗立下了赌约之后,他心里不踏实,打听到那位打赌的客官是当今皇上时,当即就吓得溜出了城,逃回了老家去。他知道,算命卜卦是骗人的鬼把戏,这下骗到皇上头上了,犯了欺君之罪,肯定死罪一条。与其让皇上派人来斩杀,倒不如自己了断留个全尸,就找根绳子往门外的一棵歪脖树上一挂,上吊自杀了。

猜你喜欢

  • 嫁人当嫁登徒子

    宋玉是楚国第一美男人,也是楚国着名的才子。在他家的隔邻,住着一名尽世美男,名叫姜离。姜离倾心宋玉好久,常常趴在墙头偷偷地看宋玉,这一看就是三年。可宋玉对她绝不动心,还把围墙加高了,这让姜离十分悲伤。此日,姜离又爬上梯子,趴在墙头看宋玉念书。

  • 问鼎

    商代时,有一年炎天,西伯侯姬发筹办结合各路诸侯起兵伐纣,可是人心不齐。姬发决议做一口全国最大的鼎,以彰显本身的实力,然后召集全国诸侯会盟,对鼎盟誓,把不雅看派拉到本身这边来。那时,鼎是一种很是崇高神圣的器物,做鼎的人,也备受尊重。有一个叫武

  • 玉鹌鹑

    1.拜别北宋靖丰年间,金兵出兵南下,攻下了国都汴梁,俘获了徽、钦二帝和他们的妃嫔、儿女等数千皇室宗亲,将他们全数押解回金。一路上,金兵对这群皇室之人不竭赤诚,特别是徽宗的妃子李贵妃,由于面貌斑斓,能歌善舞,被金兵将士极尽猥亵。但李贵妃仍辱没

  • 别人劝死的文天祥

    文天祥的死,一方面是由于元代统治者的残暴和他的不平、节烈,另外一方面,江南祖国本身人对其殉国的庞大期看,乃至生祭他,催促其早死,也促进了文天祥终究被押上法场。从文天祥被俘那一天起,就有人但愿他尽快杀身成仁了。1278年12月,文天祥在广东海

  • 公主恨嫁,驸马难当

    俗语说,天子的女儿不愁嫁,但是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好这一口。东汉光武建武二年(公元26年),当朝天子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天子想为她在满朝文武中找个对象,就涵蓄地问她对文武官员的印象。公主说:宋公的面貌威武、道德高贵,满朝文武没有一个能比得上!这

  • 苏轼和章惇

    苏轼和章惇是老友,早年章惇对苏轼极其推重,曾致书苏轼劝戒他慎言。有一次,两人一路出游,走到一根独木桥前,木桥下面是万丈深渊。章惇提议一路走曩昔,在壁上题字。苏轼感应惊骇,不敢曩昔。章惇笑着快步走过,在石壁上写下苏轼章惇来的字样,然后自在走回

  • 司马迁的神秘谶语

    1那天秦始皇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广漠的地平线何处模糊透出几抹青黛的远山,滑落到山谷的小小落日凝如胭脂,像后宫贵妇打扮时不谨慎按在天幕上的一枚指印,殷红而圆润。大秦帝国定都咸阳以来,环绕皇城已聚居起数十万生齿。海洋般的黑瓦或草顶屋脊升沉连缀,

  • 兰陵亡事

    群雄争霸浊世乱象没有人知道下一个坐山河的会是谁可是一窝奇异的蚂蚁却能精确地预知将来1、蚁谣公元534年,昌隆一时的北魏一分为二,权臣高欢坐镇邺城,挟皇帝而令诸侯。还有权臣宇文泰,坐镇西京长安,另立一名天子,与高欢分庭抗礼高欢在东,占有的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