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无名英雄的能耐梗

无名英雄的能耐梗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9:50  热度:9℃

村里有两个能耐梗,只是几十年前就死了。死的时候刚20多岁,一个才娶了媳妇,一个还没娶媳妇。可是他们俩留下了一个谜,还留下了一段故事。故事说,两个能耐梗谁都不服气谁,经常打赌,赌谁更能耐。这天见面后,大能耐梗就对二能耐梗说:“你不觉得你最能耐吗?你到炮楼里割个人耳朵来我看看。”他觉得二能耐梗根本不敢耍这个能耐,因为炮楼里是鬼子汉奸。没想到二能耐梗翻了翻眼皮说:“行,你赌什么吧?”大能耐梗听了一愣,没想到二能耐梗还敢接招,就说:“就赌我家那头驴。”大能耐梗家养了一头驴,这是他家唯一的大牲畜,拉磨犁地都靠它。二能耐梗说:“我赌我家那5只羊,割不来全归你。”大能耐梗直想笑,他是觉得自己赢定了。大能耐梗还没忘了火上浇油,说:“好,我等着看耳朵了!”二能耐梗哼了一声,回头走了。

到了第五天,二能耐梗就找到了大能耐梗,把一个小布包扔在了他面前,腆了腆下巴说:“打开看看。”大能耐梗心想不会吧,可捡起来打开一看,真是一只人耳朵!立刻就惊愣了,脸也变白了。没等他说话,二能耐梗又说了:“我牵驴去了。”大能耐梗这才回了神儿,舍不得那头驴呀,一伸胳膊拦住二能耐梗说:“慢点儿!”又哼哼一笑,说:“蒙我,哪儿弄来的,死人脑袋上割来吧?”“鬼子的耳朵,人还活着。”二能耐梗得意的说。“绝对不可能!”大能耐梗跟着说。割了鬼子耳朵,他信吗。“哎,不信,你到炮楼问去呀!”二能耐梗觉得大能耐梗要赖赌,就说。大能耐梗马上说:“还鬼子的耳朵,是得问。这样吧,等我问清楚了,真是鬼子的耳朵,驴归你,你牵走。”二能耐梗听了说:“行,你去问吧,哎,快点啊。”又补了一句:“那鬼子叫龟田太郎,是鬼子小队长。”大能耐梗都记住了,可也没忘了来句能耐梗话:“看着吧,把不住我捎个脑袋回来呢。”二能耐梗哼哼一笑,什么话都没说。

二能耐梗走了,大能耐梗可有点犯愁了,怎么去问呢?可是要不问,驴就没了。要是问清楚了,不是鬼子的耳朵,不光驴没不了,还要得5只羊呢,里外里多少啊,还是得去问。

他想了想,炮楼里有个张汉奸,他们见过两次面,那人还不错,不像别的汉奸那样狗仗人势,找他问吧,想好了他就奔炮楼去了。到了炮楼跟前,他又有点踟蹰,不敢往里走。炮楼上站岗的看见他了,就问他要干什么?他这才回答说找里边的张大哥。“哪个张大哥,胖的瘦的?”站岗的问。“哦,瘦的。”大能耐梗说,他认识那个张汉奸。“等着。”站岗的说着就放下吊桥,让他进来了。他刚进了炮楼大院,就看见一个鬼子,仰坐在凳子上,闭着眼,像睡着了,还看见他左边耳朵处贴着一大块药布,耳朵好像没有了。大能耐梗心里噔棱一下子,看来二能耐梗没说假话,还真割了鬼子耳朵!真他娘的够能耐的。可他还想证实一下,就拉了拉汉奸,小声问:“那人的脸怎么了?”“耳朵给人割掉了。”汉奸小声告诉他。他又问:“他是叫龟……”“龟田小队长。”汉奸又说。可他这句话给龟田太郎听见了,睁开了眼睛。

大能耐梗完全明白了,也不想再找张汉奸了,又拉了拉领着他的汉奸,说不找人了。汉奸有些不高兴,看了看他,骂了一句:“耍老子呀!”

这下引起了那个鬼子的注意,招招手说:“过来,过来。”那汉奸一听就推着他过去了。到了鬼子跟前,大能耐梗的的表情更不自然了,鬼子问他来干什么。没等他说,汉奸就说:“来找张富贵。”“你找张富贵干什么,告诉我?”鬼子又问他。来干什么,他能说吗,不能说,大能耐梗就摇头说:“没、没事。”声音里带着胆怯,这又引起了鬼子的疑惑,鬼子又见他老看自己的左耳朵,突然站了起来,走到跟前,一把抓住了他的脖领子:“巴格!你的说,你的,割了我的耳朵!”大能耐梗一听更慌了,赶紧说:“不是我,不是我!”“那个的,你的快快地说,不说,死了死了的!”鬼子噌地拔出刀,压在他的脖子上。大能耐梗撑不住了,随口说出来:“是二能耐梗!”本来龟田要等伤好了,再去查找割走他耳朵的人报复,没想到没用找就找到了,龟田又乐又气:“巴格!巴格!巴格!”龟田连骂几声,把大能耐梗推了个跟头。大能耐梗爬起来想走,龟田让他走吗,给扣在了炮楼里。

再说,这二能耐梗是怎么割了龟田的耳朵呢?原来这龟田强占着村里的一个女人,每隔几天他就去一次。这个女人是他姑家的邻居,二能耐梗听他姑说过,他知道这事后还特解气。因为他到这个女人提过亲,可她家不答应,半年前嫁给了这户人家,他还一直恨着她呢。这个女人的男人胆小,叫鬼子吓怕了,只会忍辱哭泣,龟田就是看准了这点,才敢反复去糟蹋她。二能耐梗就想借着这个事给她找点麻烦。

找什么麻烦?二能耐梗觉得,割了龟田的耳朵,龟田一定会认为她们家人干的,兔子急了不是还有咬人的时候吗?所以大能耐梗一跟他打赌,他就接招了。他在炮楼去那个女人家的半路上等了四个晚上,才等到了龟田,突然袭击,用木棒从后边把龟田打昏后,便割了他的耳朵。

大能耐梗把二能耐梗割耳朵的事告诉了龟田,龟田没让他走。到了天黑,就用枪顶着大能耐梗,要他带路,说不带路就死了死了的。大能耐梗也觉得割了个耳朵,龟田不至于杀了二能耐梗,就带路了。跟着一块儿去的还有两个鬼子,两个汉奸。来到了二能耐梗的家,鬼子把门一脚就踹开了,冲进了屋子,二能耐梗和他爹还在被窝里没起来,就给鬼子几刀砍死了,死得很惨。鬼子还在二能耐梗屋里找到了一把盒子枪,那是龟田的。原来二能耐梗还抢了龟田的枪。鬼子汉奸临走的时候,还牵走了二能耐梗家的5只羊。

杀了二能耐梗和他爹,龟田让大能耐梗回家了。回到家里,他越想越觉得二能耐梗和他爹是自己给弄死的,他恨自己,为什么管不住自己的臭嘴。他抽了自己几个嘴巴子,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来,觉得没脸见人。幸好这事村里没人知道,连他媳妇也不知道。一个多月以后,他想明白了,不是自己杀了二能耐梗和他爹,是鬼子杀的,他要给二能耐梗和他爹报仇。他谁都没说,又去了炮楼,找到了龟田,说自己告了二能耐梗,没法在村里呆了,怕村里人知道了弄死他,想在炮楼里躲躲,干点事也行。龟田就让他当了汉奸。

两个多月后的一天半夜里,炮楼里发生了火并,大能耐梗开枪打死了龟田,还用手雷炸死炸伤6个鬼子,他也给鬼子打死了。

这事传到村里,没人说大能耐梗是抗日壮举,说是内讧,因为他当汉奸,也没人知道他是为二能耐梗和他爹报仇,就说他是个能耐梗。

猜你喜欢

  • 口若悬河的故事

    出处: 《晋书·郭象传》王衍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释义: 悬河”,瀑布。讲起话来像瀑布一样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也比喻十分健谈。故事: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他在年轻

  • 开诚布公的故事

    开诚布公”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人们把开诚心,布公道”简为成语开诚布公”,用来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

  • 刻舟求剑的故事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

  • 脍炙人口的故事

    这个成语是从《孟子尽心下》记载的一段故事中引申出来的:“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春秋时的曾参是个孝子。他的父亲曾晰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小柿子,俗名牛奶柿)。曾晰死后,曾参竟不忍心再吃羊枣。此事被儒家传为美谈。 有一次,孟子

  • 开天辟地的故事

    神话中传说,世上最早时,天地浑然一体。世界像个鸡蛋,天地的开创人盘古就在蛋里。一万八千年后,盘古从蛋里走出来。蛋里淡淡的烟云冉冉上升,变成青天。混浊的沉渣逐渐凝聚,变成大地。天地近在咫尺。盘古弯曲着背把天地撑开。盘古顶开立地一万八千年,终于

  • 快刀斩乱麻的故事

    解释: 快刀斩乱麻,比喻办事果断,爽快地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语出《北齐书·文宣帝纪》:“ 高祖 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巴金 《谈<灭亡>》:“自己一直在两者之间不停地碰来撞去,而终于

  • 口不二价的故事

    汉朝时期,长安有个叫韩康的人,常到深山采药,然后在集市上出卖。他卖的药,价钱三十年不变,因此长安的人都知有个韩康,卖药“口不二价”。韩康觉得这个名声很不光彩,可又不肯变价。 有一次,一个女子向韩康买药,讨价还价,但他还是不肯变价,女子就说

  • 开门揖盗的故事

    东汉末年,江东的孙策有一次出去打猎。他遭到了刺客的暗算,被弓箭射伤了面颊。孙策临终时,长史张昭等人都来看他。他对张昭说:请你们好好扶助我的弟弟孙权!”这时,孙权才15岁,他见哥哥去世了,万分悲痛。大臣们都劝他不要过分悲伤,可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