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白头偕老不可缺的要件

白头偕老不可缺的要件

收录日期:2025-08-07 23:16:01  热度:8℃

28岁的小茵要结婚了。虽然已经拍了婚纱照,发了喜帖,对于婚姻这件事,她还是相当的恐惧:“听说现在结婚的人中,每3对有一对会离婚。”

我笑道:“怕什么?离婚又不是抽彩球,抽中了就得离。白头偕老靠的不是几率问题。”

“那靠的是什么呢?”她问。

这是一个难解的好问题。

其实,如果你要往好处想,白头偕老的人比离婚的人多得多,论几率,你有很大的机会和他一起活到老。问题在于,你是白头“谐”老,还是一天到晚吵到老,到最后恨意还比爱意深?

据我个人的估算,前者和后者的比率大概是1比1。

如果想要的是白头“谐”老的话,大概有几个必备要件。

一、你要和你爱的人结婚。刚结婚如果就不爱,或勉强凑合着结婚,没有感情基础的话,很容易变成“灾难来时各自飞”。

二、两个人好歹要有一个共同的兴趣。比如都热爱美食、旅行或音乐,或从事某种运动。或者,都喜欢交朋友。如此一来,两人才能够共享人生中快乐的事。

三、彼此要有对方值得尊敬或夸赞的地方。没有一对夫妻不曾面临过沟通危机,也总有相互亏欠之处,但对方有一些优点值得咀嚼:“其实他也不错……”婚姻才能持续下去。

四、还算稳定的脾气。没有任何一种个性如不定时炸弹、喜怒无常等可以维持平稳婚姻。

五、相当的包容力。你得学会消化怨气,学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计较太多或吹毛求疵的人,往往把自己弄得很不快乐,也把婚姻送进死胡同。

六、要有一些忘性。没有人能够忍受一个永远在翻旧账的播音机。还有,一定要忘掉“完美”这件事情,否则没有人能够在生活中与你舒服地相处。

这么多条件,听起来很复杂了。简单地说,如果你找到一个在婚姻中“要求自己比要求对方多”的人,才是良缘佳偶。

猜你喜欢

  • 驴蹄和尚

    妖孽横生仙台镇的人们每到初一、十五都会去镇子西边的仙斧庙烧香拜佛。这时,总会有一个老和尚在庙门外倚着墙根坐着,专注地打量每个来烧香的人。这个老和尚常年穿着一件脏得已看不出颜色的僧袍,左袖子比右袖子长出一大截。这样一来,老和尚便只把右手露在外

  • 老鼠刘家

    相传民间有这么一个规矩:祭祖时,神坛上要摆个老鼠牌位,跟祖宗并列祭祀,说起这个规矩,可有一段大来历……明朝正德年间,朝中有个叫刘义山的言官,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榆木脑壳不转弯,遇事强抗强谏,爱跟皇帝老儿唱反调,外号刘倔头。他历经三朝,皇帝虽

  • 感恩

     清朝光绪年间,安徽桐城有个棺材铺,掌柜的名叫孟锡山。这年冬天,下了一场罕见的鹅毛大雪。夜里。孟锡山刚打烊,门外就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孟锡山轻轻推开门,见一个长发女子蹲在屋檐下啜泣,身上只裹了条破毯子。女子颤抖地说:“大哥,能让我借宿一晚么?

  • 贼王

    一、贼王偷妻民国时期,河桥头有个贼王,叫苏金毛,偷盗的本领大得不得了,只要他想得到就能偷得到,方圆几十里有名气。那年,邻村有个叫李阿桂的年轻人不服气,同他打赌,说若是他能在晚上偷走他的婆娘,婆娘他不要了,送给苏金毛。村里人围着看打赌,有的劝

  • 半仙求雨

    相传,清末年间,都梁有一奇人异士,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能呼风唤雨。确保了一方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畜兴旺。在湘西南,每年逢七八月,便进入旱季,溪河断流,池塘水库干竭见底。人畜用水都成问题,而禾苗庄稼早就病怏怏,奄奄一息,呈枯萎姿态。村民个个

  • 灯笼县官

    灯笼赵姓赵,叫赵德亮,武清县城关镇人。因为他开了一个灯笼铺,灯笼做得又特别好,人们就送他一个外号叫“灯笼赵”。灯笼赵卖灯笼很特殊,别人开的灯笼铺都是先做好一大堆灯笼,挂在那儿一个一个卖,灯笼赵卖灯笼却不在铺子里挂一盏灯笼,谁要是想买灯笼,得

  • 生死局

    明朝万历年间,一个雪花纷飞的冬天,在鲁南地区官道至两骑骏马飞驰而过。骑马的是一老一少,这两人衣着华贵,气度非凡。老的估计岁数有五十左右;小的不过二十出头。他们不是别人,年纪大些的正是赫赫有名的当朝大学士宋一峰,年轻的是他的小儿子宋永。这宋一

  • 奢侈的伙计

    宣州城里有一家杂货铺,掌柜姓高。高掌柜雇了一位年轻的伙计,名叫彭小根。高掌柜很小气,常常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衣服。所谓人以群分,彭小根也衣着破旧,可最近,彭小根忽然讲究起来,天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不说,甚至还去裁缝铺里,缝制了一件崭新的棉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