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好吃和懒做

好吃和懒做

收录日期:2025-08-08 00:21:17  热度:10℃

好吃懒做似乎是来形容生活习性上类似于猪的那种人的,不过这种骂人是猪的讨厌话现在也渐渐变的没有听上去的那么招人讨厌了,有时候反而成了人人都朝思暮想的光环称号呢,我倒不是说这个成语有多么多么的好听,只是偶尔觉得好吃和懒做是十分的分不开的。

我愣头愣脑的混进了齐鲁大地山东之后,总想着要尽快融入到当地的优秀文化中去,想着和地头蛇们把关系搞得好一点也是没有坏处的。当然了,山东人是相当的热情好客的,他们深受孔孟先贤的思想熏陶,他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你看北京全聚德用的大葱都是来自山东章丘的,那里的大葱又香又甜,但是却不会抢了鸭子的风头,葱尚且如此,何况人乎?每一个山东人骨子里都透露着这种文化自尊心和自豪感,这是很多外地人所不能想象的,再有更不能想象的就是山东人在酒桌上的叱咤风云了。莫言在他的文章中说自己吃相“凶恶”,他说:“如果不是饥饿,我绝对会比现在聪明,当然也未必”,他们这代人从小都是饿怕了的,吃的一上桌,立马奋不顾身,凶相毕露,不仅能吃,还能喝,不光能喝,还能把别人喝趴下,无往不利,独善其身,看着极为潇洒。记得我在青岛实习的时候,两个山东人请几个日本友人吃饭,回酒店的时候那几个日本人全都神志不清,屁股长在了地上动弹不得,最后害的我要用推行李的车子把他们运上客房,那两个山东爷们在边上谈笑风生,还不忘拿出手机拍照以记录这辉煌的时刻,好像他们为打击日本侵略者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呢。我心想你们俩风光快活了,受罪的可是少爷我,没办法,你不干活就没饭吃,没饭吃就会饿死,你自己饿死不要紧,你却有点对不起支持自己信任自己的亲戚朋友了,为了他们也得好好活着,所以你还得继续吃,当然吃的同时能给国家经济建设做点贡献那就更好了,不过现阶段我能做的就是多吃饭,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

有个主持人说他自己很懒惰,每个月录节目大概4、5天,所以每个月都有4、5天不爽,一开始觉得他那是很有内涵的自嘲,后来觉得那是对当代社会现实的讽刺,再后来我关心的是为啥他一个月就工作4、5天,你让我们这些朝八晚六、白加黑、5+2的上班族怎生是好啊,我这时才知道啥是生活底层,啥是老百姓,说什么羡慕嫉妒恨都是安慰自己的阿Q精神了。

到现在我妈妈也常叫我寄生虫和讨债鬼,寄生虫还好理解,讨债鬼是啥意思呢?就是说你欠了人家的债但是没还清,下辈子人家投胎到了你家,形同要债的过日子。其实我也没有说的那么厉害,小时候饭量也不大,约莫到了中学以后就开始能吃了,可能是吃学校的食堂习惯了那种速战速决的作战风格,所以也渐渐把这种优良风气带到了家里,爸爸妈妈都说我能吃,我心想那是你们没见过世面。我就有一个初中同学,说话慢、走路慢,干什么都慢,当然吃饭也慢,但是饭量奇大,从下课开饭吃到人家食堂伙计下班,您还别着急,这人家还没觉得怎么着呢,一边吃一边想着晚饭吃啥呢,最可气的是人家怎么吃也吃不胖,身材苗条,肤质白皙,深为广大女同学所妒,对于我这位同学来说,吃是人间第一正事,上课学习就只是个开胃菜,消化肠道用的。我到不是羡慕他能吃,我只是为他这种今天饿不死就万事大吉的精神所折服。后来听说我这位同学也吃成了一个项目主管,发展的很好,这时我才悲哀的认识到,世间上的诸事都是早就安排好了的,该着享福的命,就算天天出门踩水沟也耽误不了。

从小我就很爱看饮食类的节目,央视的天天饮食到现在每天必看的北京生活频道的食全食美,前些日子在工体附近上班,因为工作关系,每天都会去食全食美录制地的餐厅几趟,周末又总会看到东子和火旺在玻璃墙后边忙活,这个李大厨啊杨大厨什么的在边上指点江山,原来觉得他们这活儿挺轻松的,后来看到他们这一录就是一天,大早清儿就来,晚上天儿快黑了才能走,心想干啥都不容易啊,尤其是干这种传媒工作的,生活节奏全乱套,从此以后再也不羡慕他们了。不过这类节目却是非常受欢迎的,你看他们成本低,好拉赞助,民间的吃货越来越多,而且我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不怕没有素材,弄的现在一家电视台如果没有个饮食栏目仿佛它就是个不专业的电视台一样。节目是看得多了,但是自己却从没尝试过亲自下厨的滋味,现在也就会炒个鸡蛋西红柿而已,昨天看妈妈包包子,想着帮把手,看了好几遍我妈包馅手法却愣是学不会,原来觉得自己很聪明,其实也就是个笨蛋,人啊,最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定位。

我嘴角上有个痦子,我妈说这叫吃痦,你啊天生就是个好吃懒做的货,我还觉得能吃挺好,同学聚会上我总是玩了命的吃,我告诫自己要矜持,要矜持,但是菜一上来就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了,心想一了百了,吃完再说,有人就说了:“你看看,这就是吃亏难受,占便宜没够的样子。”

心里难受,回家自己扇自己嘴巴,脸皮太薄没好处,真心的。后来我就想,那就我请客吧,而且必须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请客,吃人嘴短你就不好意思说我了吧。又一次聚餐,饭过中旬我就结了帐,回来之后大家就该劝酒的劝酒,该拉呱的拉呱,我心想国家不提倡铺张浪费的,谁知盘中餐它粒粒皆辛苦啊,我就又甩开后槽牙,在饭桌上天翻地覆打了几个回合,这时有个同学说:“自己花钱就是不能浪费啊!”

还有没有天理了,管天管地还管我吃饭喝水了啊,有本事你他娘别吃啊,但是我毕竟还是念过几年书的人,不能这么不文明,现在都和谐社会了,每个公民都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所以那些话我也就是心里想想了。

上次去一家比较著名网站面试,要填一个履历表单,填到兴趣爱好那里我就不太会了,身为面试苦手的我深知这其中暗藏玄机,不能随性而为,于是就偷看了下对面同仁的卷子,他填的是“吃饭”和“睡觉”,我毫不避讳的当面夸奖他:“哥们你太有才了。”他回应道:“你看啊,人家让诚实应答,还要签字画押的呢!”这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特别容易受其他人影响的这么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因为我觉得他说的很在理,所以我毅然决然的在兴趣爱好那里填上了“饮食”和“休息。”

猜你喜欢

  • “我会输给很多人”

    有一位教授住在一个离郊区不远的街区,那里有很多卖小吃的商贩。一次,这位教授带孩子散步路过,看到生意极好,所有的椅子都坐满了人。教授和孩子驻足围观,只见卖面的小贩把油面放进烫面用的竹捞子里,一把塞一个,仅在刹那之间就塞了十几把,然后他把叠成长

  • 第二名同样精彩

    在一部美国电影里有这么一段发人深省的情节。那是1980年的一天,一个校园里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有一支球队打得不错,学生拉拉队开始有韵律地喊着:“我们第一名!我们第一名!”教师莫里就坐在一旁,他对这加油声似乎颇感不解,就在学生们还喊着

  • 懊恼的山羊

    哈佛的教授们最擅长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讲述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这里随处可见到谈笑风生的景象。大师们深入浅出地帮助学子们解开自然的奥秘,探引心灵的秘密花园。在讲述到人生定位时,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如此风趣地讲道:一天清晨,一只山羊来到一个菜园旁边,它

  • 夸夸其谈的肖恩

    肖恩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但面貌英俊,而且热情开朗。他决定找一份与人交往的工作,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很快,他就得到一个好机会——一家五星级宾馆正在招聘前台工作人员。肖恩决定去试试。于是第二天清早就去了那家宾馆。主持面试的经理接待了他。看得

  • 败笔和妙笔

    杰克是一位年轻的画家。有一次他在画完一幅杰作后,拿到展厅去展出。为了能听取更多的意见,他特意在他的画作旁放上一支笔。这样一来,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败笔之处,都可以直接用笔在上面圈点。当天晚上,杰克兴冲冲地去取画,却发现整个画面都被涂

  • 小橡树的烦恼

    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花草,在这个园子里,苹果树、梧子树、橡树、玫瑰花、桅子花,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挺拔娇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可是,在这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花园里的情形却不是这样,有一颗小橡树总是愁容满面。可怜的小家

  • 诗人与钟表匠

    有一位才华出众的年轻诗人,创作了很多的抒情诗篇,可是他却很苦恼。因为,人们都不喜欢读他的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年轻的诗人从来不怀疑自己的创作才华。于是,他去向父亲的朋友——一位老钟表匠请教。老钟表匠听后一句话也没说,把他领到一间小屋里,

  • 每一朵花都是美丽的

    纽约市一家中学为了给贫困学生募捐,决定排演一出名为《圣诞前夜的话剧》。9岁的凯瑟琳很幸运被老师选中扮演剧中的公主。接连几周,母亲都煞费苦心地跟她一道练习台词。可是,无论她在家里表现得多么自如,一站到舞台上,她头脑里的词句就全都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