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袋干粮(三)

一袋干粮(三)

收录日期:2025-08-08 10:53:53  热度:9℃

一袋干粮(三)

夜色渐浓,凉风拂面。小村庄里的街巷早已经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狗的呜咽声穿越寂静。

在村子的一角,一户贫穷的农民家庭过着平凡而困苦的生活。一袋干粮是这个家庭仅有的财富。家中的四口人依靠这袋干粮来维持生活,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困境,他们却充满了勇气和乐观。

故事源起于一个早晨,父亲李明醒来后发现屋内的干粮骤减。这让他非常困惑,因为他只用过一点点,不知道是谁偷吃了干粮。于是,他决定和家人商量这一不寻常的事件。

李明的妻子王丽和两个孩子,小明和小丽,都对这件事情感到纳闷。他们并没有邀请任何人来家里,所以不可能有外人吃了干粮。他们开始怀疑是不是老鼠悄悄偷食了,但是他们检查了整个屋子也没有发现任何老鼠的踪迹。

几天过去了,情况变得更加奇怪。干粮仍然减少,但没有发现任何破坏或盗窃的痕迹。一家人实在想不明白,决定从第二天开始,每个人在吃饭时都要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吃的量。

第二天的早晨,他们按照计划做了。午饭时,他们仔细地梳理起每个人的记录。很快,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真相:原来是小明偷偷地吃走了干粮!

小明非常惭愧,承认自己的过错。他解释说他一直感到非常饥饿,但又害怕向家人提起,怕给他们增加负担。他慢慢地开始意识到他的错误,感到内疚。

李明和王丽看到孩子的悔过之情,不禁流下了眼泪。他们并没有责怪小明,而是努力给他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告诉小明,家庭的负担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团结和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那以后,小明变得更加懂事和善良。一袋干粮成为了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和扶持的象征。他们学会了克服困境,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尽管依然贫穷,但他们拥有了无尽的勇气和乐观精神。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身上。他们用一袋干粮见证了家人之间的爱和团结,以及对生活的勇敢面对。无论遇到多大的困境,只要齐心协力,相互支持,他们相信,幸福和幸运一定会向他们微笑。

故事的结局没有夺命惊险的展开,没有奇迹般的富裕生活,但却散发着家庭温暖和爱的力量。这个家庭将一袋干粮化作了生活中的希望和信念,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和亲情观。

猜你喜欢

  • 李嘉诚把90%的智慧用在哪里

    我很喜欢看一些名人传记,最近我看了全球十大富豪、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有关资料,我对他如何运用90%的智慧,既感慨又感悟,更敬佩!90%的时间考虑失败。记者采访李嘉诚:“您是怎样从塑料大王逐步成为地产大王,进而成为世界华人首富的?”李嘉诚回答:“

  • 郭晓冬:我有我的滋味

    曾经有采访过郭晓冬的人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这是一个浑身都散发着‘好男人’荷尔蒙的人。”的确,这应该是一句赞美,但如果连荷尔蒙都散发着一种“好男人”的味道,会不会有点无趣?事实上,如果你对“有趣”的定义不是整天过得光怪陆离、折腾得鸡犬不宁,

  • 刘新才:把小罐头做成“中国食品名片”

    在山东沂蒙山区,出产的各种优质水果因交通闭塞卖不出去,一个叫刘新才的农民突发奇想,将这种“仙果”做成罐头卖到了100多个国家,年盈利上亿元。他用事实告诉世人:中国食品不仅好吃、便宜,而且非常安全!“犯傻”赚到第一个1000万刘新才出生在沂蒙

  • 章含之:始终是异样的色彩

    她的一生,确有与众不同的灿烂:有过无比风光的巅峰时刻,有过星辰黯淡的被审查阶段,也有精彩自在的晚年起跑。章士钊的女儿,毛泽东的英文教师,乔冠华的夫人……她的身份,一直让人们津津乐道。从前的外交部五朵金花之一,参加第一次联大会议的代表,尼克松

  • 一句承诺一生情

    他叫谢延信,人如其名。因为一个诺言,他几乎守了一辈子。谢延信是河南华县的一个农民,对谢延信来说他是永远都不会忘记他33年前所许下的那一句承诺的。其实那时的谢延信还不叫谢延信,谢延信原本是姓刘的。他22岁那年与同村姑娘谢兰娥结了婚,成了谢家的

  • 飞人尼克,要么刷新纪录,要么粉身碎骨

    挑战还没有结束,尼克再次回到马里纳市大楼西塔楼,蒙上双眼向东塔楼走去。他真正是命悬一线。1分17秒过去了,尼克平安着陆。他一举打破了最高海拔走钢丝纪录和最高海拔蒙眼走钢丝纪录。目前,尼克已拥有9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不折不扣的“钢丝之王”。走

  • “凤梨罐头”陈伟霆:赏味人生,没有期限

    我的运气真的有那么差吗2003年,香港有一场“好声音”红遍全市,那是华人新秀歌唱大赛。俊朗多才的陈伟霆年少成名揽得金奖,很快成为舞王。被评委八卦学舞原因,少年陈伟霆红着脸说:“中学时念男校,有次开派对,其他女校的女生来联谊,我上台一跳舞,那

  • 我是如何从233米跳下去的

    两米、一米,我马上要从澳门旅游塔上跳下做自由落体运动了……这天早晨,我惊醒了。好在与恐惧中心点的距离是逐步接近的,午餐地点在澳门塔脚下,抬头90°,隔几分钟就可以看到有人一跃而下,激起周围游客惊叹一片。负责澳门塔推广工作的Vincent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