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面对打击,你怎么办

面对打击,你怎么办

收录日期:2025-08-08 03:37:03  热度:10℃

北宋名臣侯蒙年轻时屡次参加科考都是名落孙山,加上相貌丑陋,常常遭人奚落。有一次,一个人将他的丑相画在了风筝上放飞,还拉他来一起看,以此来取笑他。可侯蒙不但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还叫人把风筝落下来,在上面题了两句诗:“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本来想看侯蒙出丑的人,全都为侯蒙的才华和气度所倾倒,对其肃然起敬。

侯蒙若是与放风筝的人争辩,或者逃回家中,那便正中了那些想要嘲讽他的人的下怀,成为别人的笑柄。可他坦然面对,并以诗句言明自己的高远志向,令那些本来想嘲笑他的人折服。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嘲讽打击。那些嘲讽打击你的人,最想看到的就是你落荒而逃或者气急败坏、歇斯底里的样子。如果你对这些嘲讽打击毫不为意,他们反而如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无所适从。

球王贝利说:“对对手最好的‘报复’就是进球!”别人质疑你的能力,你无法阻止,但是你可以选择用行动来证明你的能力。当你真正的能力体现出来,就连对手也会对你刮目相看。听到质疑声,便退缩不前,将永远无法进步;如果只知怨天尤人,暗叹明珠暗投、千里马不遇伯乐,也将蹉跎岁月,一事无成。唯有竭力改变、提升和超越自我,才能走出平庸,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麦克阿瑟一直把马歇尔看作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总是想方设法排挤他。1933年,马歇尔到了晋升准将的年限,可身为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却派他到国民警卫师任师长——国民警卫师不是正规部队,那里的军官即使到了年限也无法晋升。这让深知马歇尔才干的潘兴将军愤愤不平。可马歇尔却说:“其实也没有什么,人在遭遇坎坷时,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机会。”马歇尔并未因为受到排挤便消极应对,而是兢兢业业,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罗斯福总统发现了马歇尔的卓越才干和高尚品质,任命他为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一跃而升为四星上将。

任何一只手都无法遮住太阳的光辉,马歇尔虽然受到了麦克阿瑟的打压,可他不回避、不消极、不放弃,而是坦然面对,更加出色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终于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人生。遭受排挤和打压,是不幸的,可从另一方面讲,它不正是你展现自己能力和胸怀的机会吗?没有人可以一手遮天,努力工作,你的成绩迟早会被别人看到,你的胸怀终将赢得他人的敬仰。

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嘲讽、质疑乃至排挤都是人生路上可能会遇到的打击。遇到打击时,不要回避,那是懦弱无能的表现;也不要歇斯底里,那样只会使打击你的人得意。坦然面对,用行动证明自己,才是最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

  • 坚持

    当我如桨的手指将那个明媚的礼拜天浓缩成一串熟悉的电话号码,便对话筒那头的朋友说:“出来走走,让田野的风朗诵我们的背影如何?”朋友愉快地给了我一个满意的回答。那天的太阳是帕瓦罗蒂的太阳,暖暖地照在我们的身上。风,从春天的胳肢窝里很抒情地溜出来

  •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巴尔蒙特的这句话,自从我第一次读到它,就几乎一天也没有忘记过。诗人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伤害的人一样,如此诚挚、欣喜、宁静地歌颂着大地、阳光和人欢马叫、喧腾不息的世界。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中写到“我”在火车

  • 甜蜜

    赵慨与李升两家相邻,只有一墙之隔。赵家种了一棵枣树,挂着红楞楞大枣的枣枝伸进李升院内;李升种着一株苹果树,结着红艳艳大苹果的苹果枝也“越境”伸进赵慨院中。实际上,各家只要将果树的枝条往自家院内撇一撇或用绳子将果枝勒住,枝就不会“自由发展”。

  • 信念

    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嗜酒如命且毒瘾很深,一次在酒吧里因看一个侍者不顺眼而犯下杀人罪,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1岁。其中一个同样毒瘾甚重,靠偷窃和勒索为生,后来也因杀人而坐牢;另外一个儿子却既不喝酒也未嗜毒,不仅有美满的婚姻,

  • 照亮别人

    “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新诠释。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那

  • “你很漂亮”

    在新疆的高昌故城,我们的参观团遇到了一群推销小铃铛的小姑娘。小姑娘都是六七岁的年龄,个顶个那么漂亮,大眼睛忽闪着,浓密的睫毛让人生出检验一下真伪的欲望。我买了一个小女孩的铃铛,其他的孩子立刻“嗡”地围过来,强行将她们的铃铛往我手里塞。我说我

  • 天才的动力

    20世纪,马德里圣费尔纳多皇家学院。一个靠叔叔萨尔瓦资助得以求学的孩子,忽然爱上了逃课。因为他迷恋上一个地方:普拉多美术馆。在那里他享受着艺术的盛宴。后来,越发着了魔,干脆跑到大街上写生,足迹遍布了整个马德里。叔叔终于知道了他逃学的事情,失

  • 躲不过的弯路

    在青春的路口,曾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地看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