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画了一张饼

画了一张饼

收录日期:2025-08-07 21:27:59  热度:8℃

徽州城里有一间小杂货铺,铺主姓杨。杨掌柜平日里咋咋呼呼的,守不得半点秘密。他有个儿子,名叫杨垒,读书非常用心,颇有学识。这年,杨掌柜病倒了,每天都要花银子喝药,等他病愈之后,家中的积蓄已全部花光,不但杂货铺开不下去了,而且都快揭不开锅了。

这天,杨掌柜在家中徘徊一番后,下了决心似的对杨垒道:“今日我便动身去庐州城,等我回来时,咱家的日子便能过下去了!”说着,他背起一袋干粮,上了路。

徽州城距离庐州城有八百多里,杨掌柜一路风餐露宿,终于在半个多月后赶到了庐州城。他来到了一座大宅前,扣响了门环。

那座大宅的主人是杨掌柜的叔父,他自幼外出当学徒,后来攒了一笔银子,便经起了商,再后来,他在庐州城落下脚来,成了富甲一方的人。

杨掌柜与叔父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他从小便听说叔父很节俭。叔父当学徒、伙计时,总是将能节省下的每一文钱都攒下来。富了之后,他仍然能省就省,从不乱花银子。因此,杨掌柜常在心中暗叹:“叔父这哪是节俭啊?他明明是抠门嘛!”

正因为杨掌柜知道叔父是个抠门的人,所以陷入困境后,他一直下不了决心去叔父那儿寻求帮助。这次真的走投无路了,杨掌柜才下定决心去找叔父。

不大一会儿,大宅的门开了,一位仆人走了出来。杨掌柜红着脸,说出了自己的身份,仆人将他领进了大门。见到叔父,杨掌柜连忙咋咋呼呼地把自己家中的变故说了一遍。

叔父听完,说:“你的来意我明白了,不要这么咋咋呼呼地说话。”

杨掌柜道:“小侄也是着急啊!”

叔父一阵叹息,然后把话题一转,问杨垒书读得咋样。这一问,差点把杨掌柜的眼泪给问了下来:“叔父,您的侄孙很上进,读书很用功!可是,我家连锅都快揭不开了,没有银子,他的书可就读不下去了!”

叔父把桌子一拍:“不读书哪行?”接着,他说起了读书多、把书读好的好处。

叔父一口气说了半个时辰,却只字不提借银子一事。叔父说得很激动,杨掌柜却越听越失望。

杨掌柜在叔父家一连住了五天,第六天,他怎么也住不下去了,于是,他对叔父说,今日便想动身赶回徽州城。说完话后,他满怀期待地看着叔父,心想:叔父,临走前,说什么您也得借点银子给我吧?

果然,叔父拿出一只袋子塞到杨掌柜的怀里。杨掌柜大吃一惊:这么大的一只袋子,该装着多少银子啊!

杨掌柜正在激动,叔父道:“你回家后,一定要让杨垒好好读书,将书读好了,自然会有一个好前程!这只袋子里,装着一包干粮,给你路上吃;另外,袋子里还有一本书,你带回去亲手交给杨垒,这本书非常重要,杨垒看得懂。”

原来袋子里装的不是银子,而是干粮和书啊!杨掌柜忽然感到一阵发晕,连自己怎么走出大门的都不知道。

杨掌柜晕晕乎乎地走出了老远,才醒过神来。他明白了:叔父说的有关读书的大道理,只不过是画了一张“饼”而已。那本书显然是送给杨垒读的,可我哪有银子继续让杨垒读书?

杨掌柜一路失魂落魄,几日后,他来到芜州境内。这天傍晚,他投宿在一家小客栈里,一阵长吁短叹。客栈张老板见了,忙问他咋了。杨掌柜便将自己家住哪里,和家中遇到的变故以及叔父的吝啬都说了一遍,张老板听了,也是一阵叹息。

夜里,杨掌柜怎么也睡不着,他拿出叔父所送的那本书,胡乱翻了几下,然后气恼地把书往桌上一扔,睁大眼睛,无奈地等着天亮。夜半时分,窗外忽然出现了一片火光,杨掌柜冲出门外一看,只见客栈的厨房不知怎么竟燃起了大火,而厨房的旁边是张老板的卧房。

杨掌柜一眼瞅见,墙边有一只木桶,他连忙拎起木桶,去客栈边的一条小河里取水,泼在大火上。一边泼,他还一边大声喊人救火。张老板和客人们被喊声惊醒了,大家一起救起火来。虽然天气很冷,但杨掌柜一趟趟地取水、泼水,不一会儿,汗水便湿透了衣裳。

好在发现得及时,工夫不大,火被扑灭了,客栈保住了。张老板望着自己的卧房,口中喃喃道:“万幸啊,那可是我半辈子的心血啊……”

经过这么一番忙碌,杨掌柜疲惫之极,回到客房后,头一挨枕头便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他继续赶起路来。几天后,他终于回到了徽州城。

进了家门,杨掌柜将自己没借到银子一事,懊恼地说给杨垒听了,并说出了自己叔父做的那“画饼充饥”之事,然后,他打开那只袋子,一看,那本书却不见了踪影。杨掌柜心想:那本书丢了就丢了吧,反正儿子的书也读不成了。

第二天上午,父子俩正要出门找活儿干,忽然,一个人一头闯了进来。杨掌柜抬头一看,那人竟是张老板。杨掌柜正在诧异,张老板已经张开了嘴,说出了一番话来。

那天早上,杨掌柜离开客栈后,张老板去收拾客房,在杨掌柜住过的房间里发现了一本书,知道它定是杨掌柜所遗落的。张老板记得杨掌柜说过他家的住址,于是一路打听,把书送了过来。

杨掌柜很是不解地问:“张老板,这只是一本书而已,你何必走这么远的路给我送书?”

张老板脸一红,道:“这可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啊!我虽然只是个客栈老板,但我精通古玩,这是一本古籍,值很多的银子呢!说实话,我刚看见它时,曾……”

原来,张老板刚见到那本书时,曾动过心思想把它给昧下来,但他一想到杨掌柜为他的客栈下狠劲地救火,因此保住了他花了半辈子积攒下来的古玩,便决定给杨掌柜送书来了……

杨掌柜听呆了,这才悟出叔父的意思,他不由得惭愧不已:叔父不直接给银子,肯定是考虑到山高路远,世道不太平,带着金银恐怕途中会有闪失,甚至会有性命之忧,于是给了这本一般歹人不会注意的书……之所以不明说,是看透了我咋咋呼呼的性格,怕祸从口出。所以,叔父强调杨垒能看得懂。他这不是抠门,而是用心良苦啊!

想到这,杨掌柜冲着庐州的方向跪了下来,泪流满面:“叔父,侄儿错怪您了……”

送走张老板,杨家父子将那本书以高价卖给了一家古玩铺。杨掌柜用这笔银子,重新开起了杂货铺,而杨垒也安安心心地读起了书。

猜你喜欢

  • 知县招辱

    清朝晚期,吏治腐败,买官卖官成了风气。有一个姓朱的落第秀才家境不错,就拿钱买了一个七品县令,被朝廷发往湖南长沙县任职。朱知县是八月初上任。中秋节的前一天,他谎称是自己四十岁生日,在离县衙不远的东园酒店摆下酒席,发下请帖,请长沙县所属各乡的乡

  • 关帝庙前解纠纷

    在唐县的潘庄,有一个潘姓小康之家,父母亡故,尸骨未寒,兄弟三个就要拆产分家。分家是大事,由舅舅出面主持。可是拆产方案拿出了几个,吵吵闹闹好几天,就是不出结果。这兄弟三个锱铢必较,谁也不让谁,让舅舅束手无策。最后那当大哥的竟赌气出了一个馊主意

  • 23干

    这天,因线路检修,全城停电。偏偏这个时候,县政府接到市政府的电话,说毕市长两个小时后要下来检查农房重建,让仓县长准备一下,到时汇报相关情况。念惯了稿子的仓县长一听,顿时如临大敌。原来,毕市长不苟言笑,面容冷峻,自赴任以来,几乎没人见他笑过,

  • 醉汉与乞丐

    一个盲人乞丐戴着墨镜在街上行乞。一个醉汉走过来,觉得他可怜,就扔了一百元给他。走了一段路,醉汉一回头,恰好看见那个盲人正对着太阳分辨那张百元大钞的真假。醉汉过来一把夺回钱道:你TMD不想活了,竟敢骗老子!”盲人乞丐一脸委屈说:大

  • 信息时代的寒假作业

    寒假的一天,我来到儿子的电脑前,看电脑开着,就顺手一拉鼠标,一则启事跳入眼帘——本人长期代写中学生寒、暑假作业。收费标准:寒假作业(48页,初一至初三年级)50元,(高一至高三年级)100元:暑假作业(62页,初一至

  • 激动时刻的套话等

    昨天。在书上看到一篇关于夫妻吵架时小孩子产生影响的文章,我心里非常难过,因为自己和妻子常常为了一些小事而吵得不可开交,不管女儿在不在跟前,每次都必须争出个子丑寅卯来于是我把女儿叫到身边,动情地说:我的好女儿。爸爸以前常和妈妈吵架。不顾你的感

  • 为官之道

    儿子即将赴任某县一把手,临别前,向曾经位居高位、现已退居二线的老父请教为官之道。父亲思索良久,以八字相赠:不说假话,不说真话。”儿子久思不得其解,请老父明释。老父摇头告曰:不说假话,可以赢得民众的心;不说真话,可以赢得上司的心。

  • 爆笑短信

    上联:风在刮,雨在下,我在等你回电话;下联:为你生,为你死,为你守候一辈子;横批:发错人了。一个四岁的小男孩拉着一个四岁小女孩的手说:我爱你。”小女孩说:你能为我的未来负责吗?”小男孩说:当然能!我们都不是两三岁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