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油灯中的父亲

油灯中的父亲

收录日期:2025-08-08 03:05:38  热度:10℃

一盏油灯\陪我走过了\一段最孤寂的路\而今\油尽了\灯却未枯。

他俯身在病重的父亲榻前,流着泪读出了这首小诗。床边的小桌上,一盏小油灯点缀着微弱的光芒,在两个男人长短不一的呼吸中摇曳不止。

这盏小油灯比他还要年长,这是父亲当年下乡时母亲送给他的。只是,在他的印象中,母亲的形象早已模糊,她给予他的温暖甚至还不如这盏小油灯。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短暂的知青生涯结束后,父亲带着他回到了城市,陪他一起归来的,不是母亲,而是这盏小油灯。从此后,母亲成为了一个陌生的名词。

关于母亲的去向,其中的真相不甚了了,只在父亲的一次酒醉后稍显端倪。那一次,父亲喝得人事不知,却死死抱着那盏小油灯,他一次次小心翼翼地为它添加灯油,却因为醉眼迷朦一次次将灯油洒在地上,最后,父亲突然哭了起来,他低低啜泣着,嘴中不时搀杂着模糊不清的话语。

父亲说,走就走了,为什么要留下一盏灯,留下这个念想。你知道吗?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没见过娘。

那一刻,时年六岁的他就在不远处的床上假寐,父亲的话更加坚定了他心中所想,一定是母亲抛弃了他和父亲,可狠心的母亲却留下了一盏灯,让父亲在无尽岁月中守侯着孤独。

从此,他恨上了那盏油灯,很多次,他想摔碎这个乌黑破旧的铁疙瘩,可一想起父亲小心翼翼为它填加灯油的模样,他就再也下不了手。

或许是发现了他有毁坏油灯的想法,父亲更加珍视这盏油灯,除了上班,父亲几乎一直把它带在身边,每天晚上,把电灯关闭后,父亲会悄悄点亮油灯。无数次,他午夜梦回,都会见到父亲正在痴痴面对着油灯流泪,琥珀色的灯油在灰黑色的油灯中燃烧,散发出雾白色的光,映照在父亲沟壑遍布的脸颊上,像一场幻梦般挥之不去。

渐渐地,他长大了,习惯了油灯的存在。他渐渐明白,油灯已成为父亲的一种寄托,支撑着父亲走过艰难的人世。这些年,父亲一直没有续弦,父子俩个相依为命,其中的艰辛磬竹难书,他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这样选择,这疑问就像母亲的去向一样令人费解。他发现,自己仍然有许多秘密并不知晓。

他相信,秘密就在那盏油灯里,因为父亲近乎疯狂地珍惜着这盏油灯。他清晰地记得每一次父亲为油灯添加灯油的情景:父亲眼中充满柔情,双手微微颤抖着,一手将灯芯挑起,一手用油壶将灯油缓缓倒入灯槽,那一刻,父亲的神态与平日的浑噩呆板判若两人,他神情专注精神奕奕。他觉得,只有在这一刻,父亲才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终于有一天,趁着父亲上班,他悄悄回到家中,拉上窗帘,点亮油灯,他仔细观察着那盏油灯,认真抚摸着油灯的每一寸身体,竟然在油灯底部发现了一排小小的斑驳,那像是一行字。他翻过油灯,不顾滚烫的灯油流向手背,终于看到了那改变了他一生的八个字:小小油灯,点亮一生。

这如箴言般温暖深情的字句没有任何落款,字体也并不端正优美,甚至有些歪歪扭扭,但当他看到这八个字,却立刻断定,这一定是他未曾谋面的母亲留下的。他看到,那行字虽然经历岁月磨蚀却依然光滑而醒目,这显然要归功于父亲数十年来从未间断的抚摸与擦拭。

以后的岁月里,他一直在思考这八个字的含义,却总是不得甚解。一直到去年,年迈的父亲突然病倒在床,按照父亲的要求,每天夜里,他都要将放在父亲床头的油灯点亮,伴随着油灯的一次次点亮,这些年来,关于父亲与油灯的点点滴滴突然涌上心头,他感到一股难以抑制的情绪在心头翻涌,便提笔写下了一首关于油灯和父亲的小诗。

他把诗读给了父亲听,听着儿子为一盏油灯作的诗,父亲哭了。弥留之际,父亲终于说出了那个埋藏一生的秘密:你娘没有抛弃我,相反,当所有人都抛弃我的时侯是她收留了我。可是,她的命苦啊,你出生时,你娘大出血落下了病根,你两岁时,一场急病就让她匆匆走了,她走前对我说,要我回城后再给你找个娘,她还要我别告诉你娘是个不识字的农村女人。她只留下了这盏灯,每一次点亮灯,我好像就看到了她。

听着父亲吃力的话语,他不由地将目光转移向一旁的小油灯。微弱的灯光中,他似乎看到了那个未曾谋面的母亲,她微微笑着,在模糊的光里凝望着父亲和他,恍惚中,他看到,父亲竟也进入了那盏油灯。

父亲走后,那盏油灯便属于他了。每个夜晚,他都会习惯性地点亮油灯,有时,他发现灯油不多了,便会为它填加灯油,填加灯油时,他目光虔诚小心翼翼,他觉得,这个时侯自己像极了父亲。

猜你喜欢

  • 没有回头率的老师

    办公室里的龚老师德高望重,但他常常自嘲:咱就是一个没有回头率的老师。 我们偶尔背地里也谈论他。 真是的,龚老师咋就是没有回头率的老师呢? 他对学生也不赖啊! 也许,他对学生太严厉了。 也许,他天生不讨学生的

  • 相亲男的饭局表现

    大部分女人相亲,都是从一顿效率高且看人准的饭局开始。一顿饭的工夫,一个男人的品位谈吐爱好习性都将一览无余。 先看选择的地方,是人人皆知的高档餐厅还是深藏不露的私家菜,是路边随意的家常馆还是快餐厅。饭局之地已为此人定下基调,是否有生

  • 阅读让每个人平等地富有

    一天,在高贵华美的伦敦哈罗德百货公司门口,我看见一个60岁开外的流浪汉,坐在铺着毯子的墙根儿下,旁若无人地读小说。他又开的两腿中间,躺着一只肥壮的黑狗。那硕大的狗非常乖,就那么静静地陪伴在那里。 几天后,在牛津街的塞尔弗里奇百货公

  • 无良拍客

    一名乌拉圭女孩,冒着深秋的凉意,跳进西湖去救人。 她觉得这再寻常不过。事后,她说:我感觉我能救她,于是,就脱下衣服,下了水。当她把人救上岸的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周围的环境让人感觉那么不近人情。 她愤怒了。因为周围的闪光灯闪个

  • 把风险转给好胜的人

    瓦努阿图是一个南太平洋岛国,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质量上乘,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一种大海贝,叫做砗磲。据说在所有海贝中,只有砗磲才会长出弥足珍贵的黑珍珠,而瓦努阿图出产的黑珍珠颗粒硕大饱满,色泽光润细腻,受到世界

  • 人走就应该茶凉

    现在有一句话叫人走茶凉,用来形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但是,我觉得人走茶凉是对的,朋友之间也不例外,如果人走茶不凉,朋友陆陆续续地来,你就招呼不过来了。所以不必为此大发感慨。 人走茶凉的事很多,尤其在官场、生意场上。我在一个单位当负

  • 有圈的地方就有套

    据说比尔盖茨从不坐头等舱,当别人问他原因时,他反问头等舱比经济舱飞得快吗?我们知道,交通工具只是代步而已,那么,相同的目的地,如何让比较富有的乘客多掏钱去坐头等舱呢? 答案并不复杂,为了进行有效的价格定位,公司必须拉大最佳服务和最

  • 生与死

    他们并不相识,还隔着一场生死。 梁漱溟在墓地的这一边,七旬老人王泽浦在那一边。 每天,王泽浦将梁先生的墓碑擦拭干净,将被风吹得走形的花束一一摆好,不厌其烦。12年里,日复一日。 初中文化的老人能一字不落背下梁先生的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