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烧香为何忌两短一长?烧香几炷最佳?

烧香为何忌两短一长?烧香几炷最佳?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1:55  热度:8℃

烧香的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相传在神农时代,就已经有采集植物焚烧以达到驱邪避讳的目的。

那时人们无意中发现,某些植物花朵以及果实、树脂等香气盈人,闻之令人身心愉悦。当时的人们对神明有着极高的崇敬,因此发现有好东西之后,立马就想到了将此敬奉给神明。

最开始只是将有香物质供奉给神明,到后来则出现烧香,并且专为宗教祭祀所用。周朝之时,就已经有了焚烧祭祀。

当时是将牲畜供品放置在柴上,焚烧后以烟告示天地。《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熈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而发展到了现在,就是烧香了。无论是敬神礼佛还是祭祀祖先,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是烧香敬神。

逢年过节,烧香是必不可少的习俗。特别是在新年之时,腊月三十烧香祭祀先祖,正月初一前往寺庙道观烧香求得来年顺遂。

为求得正月里第一炷香,高价竞争、提前排队挤爆寺庙道观的新闻比比皆是,由此足可见大家对烧香祈福的重视。

烧香这事儿大家应该都干过,通常而言,都是烧三支香。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通常烧三支香吗?

道教烧香三炷香插在香炉之内,香与香的距离不得超过一寸,所谓烧香不过寸,过寸神不信。

佛家三根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第一支插中间供养佛,第二支插右边供养法,最后一支插左边供养僧。

烧香一般来说都是为了祈求佛法的加持,三香即可不必多烧。

但也有说法,烧香烧三支是为自己祈福,六支则为两辈人祈福,九支则是为三代人祈福。因为最高是十三支,所以有说烧十三支香就是高香,功德圆满。

小的时候喜欢看林正英得僵尸电影,虽然现在来看画质和特效显得有些劣质,但故事却仍然吸引人。

年幼之时看电影,电影里英叔烧香之时有一句台词,至今令人记忆犹新。他说:人最怕三长两短,香最忌两短一长。

三长两短和两短一长都指的是意外的事故,或者什么灾祸。人为何怕三长两短,因为古时候棺材没有钉子,都是靠皮条、绳子等固定。而一般束缚棺材都是横向三次,竖向两次,所以三长两短代指死亡。

而对于两短一长,有说法说的是鬼怕两短一长。既然烧香是敬鬼神的,自然要避开鬼神的忌讳。所以才有人最怕三长两短,香最忌两短一长的说法。

猜你喜欢

  • 叫你一声妈

    做不了儿媳,就做女儿吧屋子里空荡荡的,沈姨不在家,估计她又去昌平常去的那些地方了。两个月前昌平去世,沈姨就跟丢了魂似的,整个人心不在焉。到几个熟悉的地方找,都没找到,最后在派出所门口发现了她的踪影。她在马路对面一动不动地站着,眼睛直愣愣地瞧

  • 在生命的最后遇到你

    “为丈夫征婚。”《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冯莹道出自己的梦想。二十出头的年纪,本该是青春韶华,拥有健康,能够随时享受爱情,但对冯莹来说,却是奢侈品。她只能为他征婚,让更好的人去爱他。而那个敢在她处于濒死边缘时爱她、娶她的男人要求不多,只是希望

  • 咸鱼翻身

    姜涛是一家服装厂的老板,年轻时辛苦打拼,积累下了不小的家业。谁知他有了钱,就只顾玩乐,厂里的生意自然是一落千丈,最后连工人的工资都快发不出了。姜涛的岳父开了一家水产店,家境殷实,本来借钱给姜涛周转不成问题,可姜涛这人屡劝不听,岳父看不惯他的

  • 到底谁漂亮

    孔雀妈妈有三个孩子,他们分别叫绿孔雀、蓝孔雀和白孔雀。弟兄三个在一起和睦(mù)相处,团结友爱。有一天,森林乐园猩猩园主要选一位最漂亮的孔雀参加舞蹈比赛。当孔雀妈妈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她感到为难了。到底选谁去呢?当孔雀妈妈在孩子们面前透露这

  • 爱不失聪

    老林是一家小采石厂的爆破员,年初采石厂发生了一场事故,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那一天,老林为了排除一枚哑炮,进入了爆破区,可还没采取措施,那枚哑炮突然炸响,老林当时就被震晕了。老林是在医院醒来的。医生告诉老林,他的左耳耳膜被震裂,只剩一点残余听

  • 羊老师的怪招

    下课啦,小动物们争先恐后从教室里涌出来,他们要玩游戏啦。咯咯鸡没有出来,她趴在座位上一动不动。羊老师笑眯眯地走过来,俯下身子关切地问:“怎么啦?”“呜呜,这里不舒服。”咯咯鸡指着自己的肚子哭着说。羊老师抱起咯咯鸡,轻轻地摸了摸她的肚子,哎呀

  • 姿态好看的不是真爱情

    姿态要好看梁好28岁生日那天,赵楚然去了北京。其实早一天晚一天去北京,并不会影响赵楚然的大好前程。作为男朋友,留下来陪女友过个生日,就算不是天经地义,至少也是理所当然。但赵楚然只是订了束花,说了句生日快乐。梁好请假去机场,礼貌地和赵楚然告别

  • 不和谐婚姻

    不管爱情上演得多么猛烈,进入婚姻后,我们都想它能过得安稳一些。若是心有灵犀琴瑟和鸣,便是最和谐境界。但天生默契的婚姻如今稀罕得像童话,难觅踪迹。更多正处于进行时的婚姻,都在权利之争和价值冲突里充满不和谐声音,时时事事,都无法省心。似乎没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