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求援的小猴

求援的小猴

收录日期:2025-08-08 06:12:38  热度:10℃

小猴背了一袋玉米棒,走了很长的路,很累了,想找个朋友帮帮忙。

小猴看见了一只鸭子就说:“鸭兄弟,我马上要累倒了,你帮助我把这袋玉米棒背一段路程吧?”

鸭子一步三摇地说:“不,不,不,我可背不动呀?”

小猴很不高兴,心里怨恨道:“鸭子是个不帮忙的懒东西!”

这时候,过来了一头驴,身上还驮着两袋沉重的粮食,它已经走了一天的路,累得不停地喘着粗气。

小猴来到驴的跟前说:“驴大哥,你帮帮我把这袋玉米棒背一段路程吧?我快要累死了!”

毛驴一听这话,气得火冒三丈,对着小猴“昂嘶”“昂嘶”一阵大叫,说:“我驮了这么些粮食,走了一天的路,我也快要累死了,你没有长眼睛吗?”

小猴弄了个好大的没趣,心里说道:“大叫驴真不是个好东西,不帮忙就算了,还向我大发脾气,哼!”

夕阳西下,一头老黄牛愉快地哼着快乐的歌曲,慢悠悠地往家走。

小猴远远地向老黄牛打招呼:“牛大叔好啊?”

老黄牛也点头向小猴问好,并且对小猴说:“看你背那几斤重的东西就累得东倒西歪的,来来,把东西放到我的背上,你也爬到我的背上来,我一直把你送到家里去。”

小猴骑在牛背上,高兴地手舞足蹈,放声高歌。


猜你喜欢

  • 上下其手的故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和公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故事

    出处:《三国演义》四十九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成语大全释义: 比喻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故事: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80方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赤壁,企图 打败刘备以后,再攻打孙权。刘备采用联吴抗曹之策,与吴军共同抵抗曹操。

  • 晏子使楚的故事

    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国的君臣想耍笑一下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他们知道晏子是个矮个子,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洞,让晏子从这个小洞进城去。晏子走到小洞前边,看了看,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今天,我是出使楚国,不是出使狗

  • 有备无患的故事

    春秋时,晋悼公当了国君以后,想重振晋国的威名,像他的 先祖晋文公一样,称霸诸侯。 这时,郑国是一个小国,一会儿和晋结盟,一会儿又归顺楚国。 晋悼公很生气,公元562年,他集合了宋、鲁、卫、刘等11国的部队出 兵伐郑。邻简公兵败投降,给晋国送

  • 一败涂地的故事

    秦朝时候,沛县县令叫泗水亭长刘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 接二连三地逃走了很多,刘邦想:这样下去,不等到骊山,就一定会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 治罪,他想来想去,索性把没有逃跑的都释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阳二县交

  • 一发千钧的故事

    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当时的大文豪,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为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他很反对佛教,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谏阻,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的官,他在潮

  • 一钱不值的故事

    灌夫,字仲孺,西汉时代人。他性情刚直,讲究信义,说出的话一定做到。他常侮慢地位比他高的官员,而对地位比他低的,越是贫贱,他越敬重。因此,当时很多有才能而无地 位的人都喜欢接近他。灌夫喜欢喝酒,并且常因喝醉了使性子。有一天,丞相田汾结婚,他喝

  • 一窍不通的故事

    出处:《吕氏春秋·过理》纣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于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承矣。释义:窍”通气的窟跃窟窿,古人把两眼、两个鼻孔、两个耳朵和嘴称为七窍。七窍中没有一个窍是通气的,比喻对事物不理解;一点也不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