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最好的管理

最好的管理

收录日期:2025-08-08 03:46:51  热度:9℃

古代军队夜袭敌方营寨时,为了在黑暗中让己方人马保持安静,达到突袭的效果,发明了一种奇特的管理方式:让己方人马“人衔枚,马勒口”。通俗一点讲就是,让士兵们嘴里横衔一枚像筷子一样的东西,再用器具勒住战马的嘴。谁出声,谁的战马嘶鸣,事后都有据可查,可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样一来,人人都得管住自己的嘴,约束好自己的战马,谁也不敢大意。

几千人马在晚上行动,要保证所有的人、马不出声音,难度很大。人多的时候,总是免不了有人会说话。黑灯瞎火的,也不知道是谁说话,事后也无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那该怎么办?军官直接呵斥?声音更大,更容易暴露自己。即便管得了人,也管不了马呀!马忍不住嘶鸣,只要一声,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偷袭肯定失败。

好了,有了“人衔枚,马勒口”这一管理方式,可以保證人马都不出声。如果有人发出声音,那一定是他嘴里衔的“枚”掉了,事后也可以追究责任,予以重罚;战马嘶鸣,那一定是没勒住战马的嘴,马的主人便逃不了干系。

最好的管理,永远是“错位”的,重在管事,而不是管人。

猜你喜欢

  • 詹何钓鱼

    楚国有位垂钓高手名叫詹何,他的垂钓不同凡响:垂钓线只是一根单股的蚕丝绳,垂钓钩是用如芒的细针曲折而成,而垂钓竿则是楚地生产的一种细竹。凭着这一套钓具,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作诱饵,用不了几多时候,詹何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急流当中钓出的鱼便能装满一

  • 驼背翁捕蝉

    孔子率领学生往楚国采风。他们一行从树林中走出来,看见一名驼背翁正在捕蝉。他拿着竹竿粘捕树上的蝉就像在地上拾取工具一样自若。“老师长教师捕蝉的手艺真崇高高贵。”孔子恭顺地对老翁暗示奖饰后问:“您对捕蝉想必是有甚么妙法吧?”“方式必定是有的,我

  •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一个农人,天天在地步里劳动。一年四时,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扛着锄头往郊野走;薄暮太阳快落山了,又扛着锄头回家。他其实是很辛劳。有一天,这个农民正在地里干活,俄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驰,不意一会儿撞到

  • 纪昌学射箭

    甘蝇是古时辰的一名射箭妙手。他只要一拉弓射箭,将箭射向野兽,野兽就回声而倒;将箭射向天空翱翔着的飞鸟,飞鸟就会瞬息间从空中坠落下来。只要看到过甘蝇射箭的人,没有哪个不奖饰他是射箭妙手,真是箭无虚发,百步穿杨。甘蝇的学生叫飞卫,他随着甘蝇学射

  • 寻找千里马

    伯乐长于识别千里马,他想把本身的儿子也培育成相马的妙手。因而他给了儿子一本《马经》,要儿子依照《马经》上画的图样往寻觅千里马。儿子找啊,找啊,他每碰到一匹马,都拿《马经》上的图样来细心查对,看看与书上画的特点是不是符合。可是每次总有些细节对

  • 鲲鹏与蓬雀

    传说古代在很远很远的北方,大地以草木为毛发,而阿谁处所天气异常的严寒,牛山濯濯,因而人们把阿谁处所叫“穷发”。在阿谁牛山濯濯的处所,有一片大海,是大天然培养的一片广宽的水域。在这片水域中,糊口着一条硕大非常的鱼,这条鱼的身体有几千里宽,而它

  • 铁棒磨成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年少时便读那些经籍、史乘,那些书都十分深邃,他一时读不懂,便觉死板无味,因而他丢下书,逃学出往玩。他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他看见一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气专

  • 宓子贱与巫马期

    本来,宓子贱做过单父的处所官。常日,大师只见他成天抚琴作乐,落拓自得,底子没见他走出过公堂。但是在他的治理之下,单父这处所糊口充足,人心安宁。后来,宓子贱分开了单父,代替他的是巫马期。巫马期天天天没大亮,星星还没消逝就出往了,一向忙到夜里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