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清廉节俭佳话

清廉节俭佳话

收录日期:2025-08-07 21:56:52  热度:8℃

季文子戒奢华

春秋时代,鲁国的季文子官居宰相,生活却十分俭朴。他的全家老小都不着绸缎,而只穿布衣;他家的骡马不喂粟米,而饲以青草。有人讥之为“吝啬”,季文子答道:“我何尝不愿穿绸着缎、乘车骑马呢?可眼看着黎民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我心中不安啊。我只知道用自己的高风亮节为国家赢得荣誉,没听说用自己的美妻良马能给国家带来光荣的。”这样,原来讥笑季文子吝啬的人,也模仿季文子的做法。当时,因为受季文子的影响,鲁国上下崇俭戒奢,蔚然成风。

诸葛亮俭以养德

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官居蜀国宰相,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事奉节俭,力戒奢侈。他的家业仅存钱800铢、田15顷,作为妻室儿女的生活来源。他本人的衣食用度,由朝廷配给,俸资之外,分文不取。更为难得的是,他在暮年立下了这样的遗嘱:“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据史料记载:“及卒,如其所言。”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话已成为千古箴言,被后人奉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苏东坡安贫守志

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官至翰林院学士。因为他抨击朝廷横征暴敛,结果被贬谪黄州,薪俸也随之锐减,每月仅有4500个铜钱。苏东坡乐道安贫,节俭度日。
一天,他的一位老朋友来访,见客厅的大梁上悬挂着31个竹筒和一个大竹筒,心里十分纳闷。这时,苏东坡嘱咐家人备一席酒菜,要与老友痛饮三杯。家人应诺后用叉挑下那个大竹筒,退到内屋去了。这位老友见状,忍不住向苏东坡发问:“东坡兄,不知你这屋梁上挂的是啥?”苏东坡没有马上回答,只是起身又叉下一个竹筒,倒出筒中数十枚铜钱置于桌上。这位老友仍是不解。苏东坡朗声大笑,说出了竹筒之谜。原来,苏东坡为了做到计划开支,量入为出,把每月领到的薪俸分为31份,然后装入竹筒中挂在屋梁上,每天早上用木叉挑下一个竹筒,作为当日开支。每日节余部分,集中贮放在大竹筒中,逢年过节或有来客才从大竹筒中取出备办酒席。这位老友听了,十分感动,称赞不已。


猜你喜欢

  • 闪着荧光的外衣

    他和她,只是那么普通的一对夫妻,他们的家坐落在一条匆忙的国道边上。一天晚上,正在做饭的她听说又发生了车祸,死去的是一个骑车的男子,女人的心一紧,第二天,她给丈夫买了一件新衣,那是一件很普通的衣服,在衣背上镶着几道荧光彩条,一到暗处便会闪光的

  • 你是一棵长头发的树,我是一棵短头发的树

    我问陈初:你的心像切开的蛋糕,一块给学业,一块给足球,一块给社会工作,一块给那些随时准备叫你为他们两肋插刀的朋友,给我的,还剩多少呢?”陈初简明地回答我:我的心不是蛋糕。”与陈初的恋情,始于大二的秋天,在电影院看《闻

  • 用尺子衡量的爱情

    她一直对母亲把一颗心都掏出来给父亲的活法,颇有微辞的。她不怎么喜欢父亲,过半百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似的任性顽固。脾气暴躁不说,对母亲讨好他做的一切事,向来都要横挑鼻子竖挑眼地发几句评论。每每母亲都温顺地站在一旁,洗耳恭听着,眼里,竟是含着笑的

  • 每个人爱的方式都不同

    我告诉你说:我今天扫楼梯时,差点儿从楼梯上摔下来。”本来我以为你会安慰说:亲爱的,小心点儿。”但你说:扫慢点,不就得了。”我伤心,我觉得你一点儿不爱我,不在乎我。后来,我发现我们的楼梯异常干净,干净的都不

  • 用哭来表示的幸福

    去会那个女孩之前,他总会揣上七颗神秘的安定。他第一次见她,就知道她失眠得厉害。脸色苍白,神情疲惫,这是失眠的主要特征。所以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也许你需要安定。”他用了也许”,是因为他见过很多娇揉造作的女孩,明知道自

  • 听故事的人,多半是善良的

    他俩讲的是同一个故事。 他是这样讲的——— 这几天风声越来越紧,为了保住我们在这个城市惟一的联络点,我们不得不一再搬家。每天清晨,我望着在睡梦中仍带一丝惊恐的她,心中十分歉疚,我决心与她分手,提出这话时

  • 没有耳环的耳环眼

    在认识他之前,她从不知道男人也会有耳环眼。 是中学时代一个秋高气爽的游园日,他们在东湖划船。他先上船,回身来接女孩子们。她小心翼翼地跨上船舷,船一个摆荡,她踉跄地跌靠在他肩上,一眼看见,不禁低呼:呀,你有耳环眼。”他早用力一捏

  • 伪造的情书

    平生伪造过的文字,是一封情书。 北大荒,一年的日子,有半年与白雪相对。雪之单纯、单调让人觉得无聊。打发日子最好的办法是打赌,其次是恶作剧。 壶盖是我一校友的外号,缘自何起因已记不起来了。壶盖比我们年长一两岁,以脏、懒、馋而遭人厌。壶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