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你也可以拥有一匹马

你也可以拥有一匹马

收录日期:2025-08-07 16:42:53  热度:10℃

一提起骑马,人们总是想到贵族运动。想当马主,必须得先做土豪?错错错,这是个误会。在高大上的马术圈子外,爱马人还有一个玩疯了的“野骑圈”,在这里,想要成为一名马主不是什么难事儿—花几万块钱就可以买一匹马。

这匹马属于你,你可以骑着它去爬野长城,去穿越喀纳斯无人区,去亚龙湾的沙滩散步,甚至,去登阿尔卑斯山。而且,你不是孤独的堂·吉诃德,你的身边都是马背上的朋友。

马背上的春节

春节,“马疯窝”骑士运动俱乐部“窝主”刘振东率领二十多名马友,浩浩荡荡地开始了骑行穿越之旅。

这样的春节骑行已经持续七八年了。11年前,酷爱骑马的刘振东在网上建了马友论坛“马疯窝”,每个周末都召集马友们一起去郊外骑马,回来后又在网上互相分享。

“中国至少有47万骑马爱好者。这还是前几年的数据了,这几年增长得很快。”中国马术网总编乌扎拉说。他还曾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竞赛的国内技术官员。马场马术与野外骑乘本是两个不同的圈子,乌扎拉却恰好是对两个圈子都熟悉、热爱的人。这位马术专家,始终钟情于野骑。

从2005年开始,乌扎拉的网站每年都要在北京组织一次环官厅水库骑行之旅。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马友参加,年龄最小的只有11岁,五六十岁的马友也很多。150公里的长途跋涉中,他们要一起穿过田野、沙漠、河流、沼泽。

每年6月,他还会组织一批人去新疆喀纳斯骑马穿越无人区。“不用多么高超的骑术,学一二十个鞍时就可以了。也不用多少钱,不算机票,七天五千多块钱就够了。冰川、雪山、松林、花海,那里绝对是骑马的天堂。”

汗血宝马真的好骑吗

经常去骑马,自然而然就想拥有一匹属于自己的马。“老换马没法了解它的能力和脾气。有一次和马友长途穿越,我那匹马走不动掉了队,月黑风高的,把我吓坏了。”马友曾繁文经常跟着“马疯窝”一起出去玩,那次掉队经历后,他在京西草原旁的农户家买了一匹马。骑了一段觉得过于温顺,缺乏挑战性,他就转手卖了。

他又在这里花五万块钱买了另一匹马。“这是一匹英国半血马(汗血宝马的一种),高大健硕。满足我对马的所有审美。但是它脾气很大,摔我好几回了。”曾繁文给它取名叫“疯子”。

京西草原、涿州、坝上、海拉尔、锡林郭勒等养马人聚集的地方,马匹交易都很活跃。野骑圈子发展起来后,城市周边的草场、农户也早就有了马匹寄养的业务。曾繁文就把“疯子”寄养在农户家,一个月交一千元左右的饲养费。

去年,“疯子”与一匹纯血马(原产英国的特定马种,该品种在英国赛马骑师俱乐部的马血统记录总簿或其他国家类似俱乐部的血统记录簿上注册)交配成功。“它的孩子相当于有75%的贵族血统了,价格会比较高,卖个五六万没问题。”

如今,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约两千匹马,到岸价在30万到200万人民币之间。乌扎拉说:“那些进口马都是竞赛运动马。其实野骑的话,国产马就可以了,如蒙古马、山丹马等,个头矮,外形也一般,却有着纯血马无可比拟的耐力和生存能力。国产马一般价格在3万到10万之间,便宜的才几千块钱。”

在乌扎拉看来,很多马主买进口马只是给自己增添吹嘘的资本。“他们总是看血统,看外表。就像汗血宝马在国内被传得神乎其神,其实这种马无论是速度,还是耐力都不是最好的。”

而对于野骑来说,一匹普通的国产马都有可能成为马主的良驹。刘振东现在的坐骑“小黑”是一匹国产马,当初是花了不到四千块钱在一个农民家买的。“如果没有经常训练,它就是农村一匹最普通的拉车马。”

如今,它已经成了圈里的一个传奇,刘振东带着它在很多比赛上都拿过好名次。仅2012年,它就为刘振东赢得了10万元的奖金。“它就是比较有个性。每次耐力赛,它跑一段后就停下来等别的马追上来,然后它再继续跑,比较吃亏。要不然,它的成绩会更好。”说起自己的爱驹,刘振东像在说一个调皮的孩子,又是得意又是惋惜。

穷得只剩“杠杠”的身体了

很多马友爱上骑马都是源于偶然的景区游玩,第一次翻身上马驰骋时突然感觉自己血液里沉睡的激情被点燃了,从此变成不折不扣的“马疯子”。

“真正绝美的风景是在人的双脚和车轮难以到达的地方。”乌扎拉说,“人的双脚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但它的问题是太慢。而马的通过性又大大超过汽车。无论是在冰川达坂还是在几乎垂直的横断山脉,马都可以通行。”

2007年,他和几个朋友从四川木里出发,骑着马翻越三座神山,最终来到稻城亚丁。一路上,人迹罕至,唯有湖泊、雪山、野花相伴。

伴随着马的足迹,他走过新疆的喀纳斯、西藏的神山、三亚的海滨沙滩、内蒙古的锡林郭勒草原、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曾繁文经常用一句很俗但很实在的话形容自己对马背生活的痴迷:“工作挣到的一点奖金全得瑟在马背上了。”迷上骑马的两年来,他买鞍子、买各种装备,再到买马、养马,甚至为了到郊区骑马方便,他还特地换了一辆SUV。

在香山马场,马场主人对曾繁文说自己经营宾馆、餐馆所得的收入全投入到马场了。马场主那钢板一样的小腿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作“骑马穷得只剩‘杠杠’的身体了”。

但他们都心甘情愿,因为马背上的欢乐是无与伦比的。曾繁文曾描写过那种乐趣:“当‘嗒嗒’的马蹄声响起,一份沁人心脾的轻松与愉悦充满着整个世界,工作的压力、世事的烦恼全被忘却于九霄云外了;当策马飞驰于辽阔草原,听着耳边呼呼的风声,看着马道上扬起的尘土,一种超越的激情瞬间迸发,久久飞扬于草原之上;当骑马穿越草场、树林、湖畔、田间,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尽收眼底,镌刻于脑海之中,留下的是令人心驰神往的一幅幅画卷。”

小心骑得万年马

俗话说“上马三分险”,骑马是一项有危险的运动。尤其对于新手来说,会被马儿颠得五脏六腑翻个个儿,腰酸腿疼磨破皮那是家常便饭,甚至摔个晕厥、骨折也是时有发生的。

“现在旅游景区的骑马项目都很不规范,给游客骑的马有些根本没经过调教,破鞍子、破笼头,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每年坝上草原、木兰围场,骑马运动都有很多死伤的事故,只是没公布而已。”乌扎拉自己曾摔坏了半边脸,过了一年,伤痕才慢慢淡去。他还曾经亲眼见过一位马友因为手捏胡萝卜喂马而让马一下子咬掉半根手指头。实际上,喂马的正确姿势是手掌一定要摊平。为此,乌扎拉特地编写了一本小册子《轻轻松松学骑马》。

从基础的骑坐到熟练地推浪、压浪,从悠闲地慢步到自如地快步、跑步,靠的是一个一个鞍时的积累。曾繁文说:“马是很有灵性的动物。你一上马,它就知道你会不会骑,能不能驾驭得了它。当它发现你不行时,它就欺负你。有一位骑马的前辈说,你在马背上先待够100个小时,才能跟人说你会骑马。”

刚学会骑马时总是想着要策马狂奔,享受速度带来的刺激感。所以,还有一种说法是“当你感觉自己会骑马了,那离摔也就不远了”。曾繁文去年就曾被摔到大脑空白,由此才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学会控制马。历经一百多个鞍时,一次又一次的腰酸背痛,一遍又一遍的磨破腿脚,再加上几次三番的摔马,曾繁文总算可以说“我会骑马了”,但绝对还不敢说“我骑得很好”。

猜你喜欢

  • 等长的跑道

    小学的时候,第一次参加800米赛跑。抽签是第六跑道。起跑前,我站在最后面,其他选手却远远站在前面,心里当时就怯了。 人小,又是农村采的孩子,不敢提拙抗议,只在心里暗暗嘀咕:他们大概是欺负我吧。 裁判员一声哨响,六位选手如脱弦

  • 退路与出路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

  • 天黑时你会看到更多的星星

    有一次,生活失意的我,在路上与李老师巧遇,李老师关心地询问我的近况。我经昔日的恩师这么一问,仿佛久早逢甘霖一般,将自己从离开学校、进入目前工作的单位之后所有遭遇的不顺利情形,一五一十地对李老师尽情倾诉。 李老师耐心地听着我的抱怨,

  • 美国孕妇的选择

    女友的美国同事做孕期的血液检查时。医生怀疑孩子有可能是唐氏儿,又叫蒙古症痴呆儿。后来给她做了羊水穿刺,确认孩子确实是,也确定了性别是女孩。 她在午餐时间很随意地告诉了同事们这个消息,情绪没有什么起伏。就像是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 天使也有犯错的时候

    她出生在澳大利亚的一个普通家庭。10岁那年,父亲爱上了别的女人,母亲伤心地远走他乡。她从幸福的小公主一下子变成没人管的野孩子。不久,父亲将继母娶进家门。拂去了母亲残留的气息,也破灭了她让父母团圆的梦想。 她怨恨父亲,也不喜欢继母。

  • 穿越千年的酒香

    说到喝酒,我常常有深深浅浅的愧意。我出生塞外,长于草原,虽无彪悍的身躯,却生就一张黑脸,加之北方的硬风在面上行走多年,留下数不清的印记。每逢酒场,总被认定海量。草原上的男人岂能怯酒?或看你就是个能喝酒的。虽非苛责,却有扫人兴致之嫌。彼时

  • 不轻易说出的秘密

    20世纪初,光学玻璃的制造技术是个秘密,只有德国、英国和法国掌握了这种技术。当时的俄国政府下决心要揭开光学玻璃制造技术的神秘面纱,因为,光学玻璃是国防工业上的重要材料。 1916年,俄国政府派遣几名技术人员乘船到英国,拜访当时英国

  • 等雨猫的秋吉

    秋吉转来我们班的那天,我心里特别郁闷,因为外面的雨一直在下,我都不能出去踢球了。就在这时,秋吉被老师带到班上。我没心情去理他,哪怕老师就把他的座位安排在我旁边直到快放学了,我才注意到他。 放学铃响了,秋吉向我微微一笑,道:真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