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海象的怯懦

海象的怯懦

收录日期:2025-08-07 23:41:36  热度:10℃

四百公里的海滩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数十万头海象。

它们每一头的体重都超过一吨,有的甚至达到了三吨。肥硕的躯体几乎紧贴在一起,它们无法转身,也很难挪动。

有一些海象为了避开这种拥挤而嘈杂的环境,缓慢地爬上了海滩附近的悬崖。

此时,北极熊从悬崖平缓的一侧发起了虚张声势的攻击。本来一头成年的北极熊和一头海象正面对峙时,北极熊几乎不会占到任何便宜。

然而,当海象成群结队的时候,却出现了奇怪的局面:没有一头海象愿意直接去迎战饥肠辘辘的北极熊。

它们扭动着巨大的身躯,都只想尽快躲避“威胁”。

它们无意识地挪动着,越来越靠近悬崖的边缘。

很快最边上的几头海象被挤了出去。它们从几十米高的峭壁掉落,翻滚着坠到下方的岩石上,砸出了几声闷响……

北极熊随即优哉游哉地移步到悬崖下方,开始大快朵颐。

在短短的几天里,有两百头海象因此丧生。

这是BBC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SevenWorlds,OnePlanet)第二集“亚洲”当中的一段镜头捕捉下来的真实状况。

著名的动物纪录片制片人大卫·阿滕伯勒(DavidAttenboroug)以93岁的高龄,再次出马,为此片录制了旁白。

在豆瓣上,此片的评分高达9。8分,当之无愧地获得了2019年纪录片最高分。

“七个世界”分别探索地球上的七个大洲,这部七集纪录片的每一帧画面都美到令人窒息……

惊诧于海象坠崖惨剧之余,不免让人深思几分。

海象们之所以如此愚蠢,部分原因在于全球变暖。

由于北极地区的浮冰大面积融化,原本栖身冰面的海象不得不挤到几段狭窄的海滩上去。

可能它们一时无法适应炎热的環境,而需要到高处吹风散热,从而给了北极熊可乘之机。

这样的视角无疑想要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动物行为本身的确带有很多让人无法理解的“愚蠢”之处。观片时不禁庆幸人类之优越。

不过细想下去,人类能好到哪里去?可以彻底免于海象式的愚蠢吗?

海象是一群“乌合之众”,它们习惯了麇集在集体中,每一个都想从“邻居”那里蹭一寸空间,却没有一个看到大格局。

纵然单个海象拥有一吨以上的体量,却没有一个愿意挺身担当,聚集在一起反而更加虚弱了。

海象之所以坠崖,是因为它们被恐惧支配,自乱阵脚,北极熊还没吼,它们就内心崩溃,赶紧逃命去了。嘲笑海象之余也要承认,其实人类也有几分海象的怯懦。

猜你喜欢

  • 你的亲切就像一缕阳光

    星期六早上,一位老人慢慢走进一家餐厅。老人的夹克外套已经很破烂,裤子打着补丁,鞋子也已穿洞。老人的头有点歪,腰向前弯着,但他的每一步都走得那么从容不迫。 老人慢慢向靠窗的一张桌子慢慢走去。服务员玛丽看见了,马上跑了过去。“这边请,先生。让我

  • 把跳槽当成“撑杆跳”

    在职场,大多数人有过跳槽的经历。烦恼、无奈的时候想跳槽,高兴、快乐的时候也可能会想跳槽。有的人跳得漂亮,来个华丽转身,可多数人却跳得颇为尴尬,跳槽后原地踏步,有的人甚至一蹶不振,顺势下滑。事实上,跳槽是个“技术活”,只有你把跳槽当成“撑杆跳

  • 最后一搏

    刘一鸣今年44岁,是某机关的副处长,把前面的“副”字去掉,是他多年来的梦想。两个月前,机会终于来了,规划处的张处长升任副局长,空出了一个处长的职位,如果论资排辈,他和规划处副处长王晓光是热门人选。 两人比较,王晓光的优势是年轻,他比刘一鸣小

  • 订牛奶的男孩

    这次面试,一个男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应聘者都讲了一大堆光鲜的在跨国公司里的实习经历,他没有。因为是理科生,他所在的学校课业重,问起他社会实践的经历,他坦诚地说没有。再问,他反问:在校园卖牛奶算不算?他说,在BBS上看到一家品牌牛奶公司

  • 送一片温情

    白天亮刚到写字楼当保安,就爱上了一个叫陶丽娜的女孩。可一打听,陶丽娜有男朋友了,叫艾球,是球迷俱乐部的。白天亮正抱怨自己命苦,一个女孩打来电话:“您好,这里是温情帮办公司,送你一片温情,我是腊梅,请问您是姓史吗?”白天亮气大了:“谁姓屎啊?

  • 人心都是肉长的

    吴明跟赵天是同乡,两人好得如同手足,于是便结伴来到城里打工。他们在城里找了好多家企业,可不是人已招满,就是嫌他们没有专业技术而拒绝了他们。眼看身上不多的钱就要用完,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别说回家的路费没着落,就是连吃饭都成问题。因此,他们找工作

  • 背后有人

    巧莲是前年大学毕业的,毕业后信心满怀应试公务员,可惜没考上。于是,巧莲便不远千里来到山海市,应聘到当地一家外贸公司做记账员。巧莲上班后没多久,就同公司老总的干女儿、财务总管小翠相处的万分融洽,一口一个姐把小翠叫的心花怒放。小翠知道巧莲是外地

  • 为了面子

    如今的城里,到处都是废品,捡废品的人很多,收购废品的人却很少。废品别看利润不高,可是前景很好,城里每天都在产生废品,只要买进卖出,那就是钱。于是,曾奇怪开了一家废品收购站。开废品收购站,就得做招牌。曾奇怪找上了广告公司。一见有客户,广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