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刘少奇的故事:面对一张打倒他的标语

刘少奇的故事:面对一张打倒他的标语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7:41  热度:8℃

毛泽东的“倒刘”檄文《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曾几何时成为我们60后学生必须“天天读”的课文,文中那些“一言九鼎”的“警句”,我至今还能倒背如流。毛泽东号召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红卫兵大造刘少奇的反,把他打成“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和“睡在毛主席身边的赫鲁晓夫”,最后给他定的罪名一大串:“叛徒”、“内奸”、“工贼”、“反革命”、“修正主义头子”……刘少奇被打倒后,惨遭迫害致死,死时不仅在京城没有“葬身之地”,而且在外地火化时连真实姓名也没有。一个堂堂国家主席竟然如此被“打倒在地”——九泉之地,可谓也是史无前例。

刘少奇面对一张打倒他的标语

一九六一年初春,刘少奇主席轻车简从,回到老家炭子冲。这天,刘少奇在山边小路散步。路过一根电线杆子时,发现上边贴着一张上面写着“我们饿肚皮,只怪刘少奇。打倒刘少奇!”的纸条。

刘少奇一愣。字迹歪歪斜斜,笔画稚嫩,显然是小孩子写的。刘少奇忽然产生一股冲动,他希望见见小纸条的作者。童言无忌,也许他能说出许多大人不敢说的意见来。

回到住地,他交代工作人员,纸条贴了就贴了,不要大惊小怪。如果有可能,他倒希望见见这位小朋友。工作人员连忙跑过去,电线杆上的小纸条却忽然不见了。

小纸条是让一位早起的民兵揭走了。民兵报告了公社公安员,公安员又向随同刘少奇回乡的省公安厅长李强报告。李强指示:暗地侦察,不要扩散,也不要向少奇同志汇报,等查出眉目来,再视情况而定。

不到半上午,案子就破了。作案嫌疑人是花明楼区完全小学四年级学生肖伏良,一个10岁的孩子。

学校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刘少奇主席38年才回家一次,老家的学校却有人张贴打倒他的标语,这是现行反革命行为!为了挽回影响,校长提出三条处理意见:一、开除肖伏良学籍,交司法机关处理。二、班主任郑淑梅管理不严,要追究政治责任。三、对全校学生作一次摸底排队,及时发现苗头,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在这同时,校长和教导主任都向上级写了报告,检查自己严重失职的错误,请求给予处分。一时间,花明楼区完小人心惶惶,草木皆兵!第二天傍晚,刘少奇记起电线杆子上那个纸条,忙去省公安厅长李强住的屋里,说:“李强同志,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瞒着我,不好对我讲?”

李强分明在躲闪着什么,支吾着。刘少奇说:“电线杆子上那个纸条是怎么一回事?”

李强连忙解释说:“我见少奇同志这几天很忙,想等破了案子再向您汇报!”

“那个人找到了没有?”李强说:“我们在花明楼完小和大队小学都作了调查,对了学生们的笔迹,是一个叫肖伏良的学生写的,他本人也承认了!”

刘少奇着急地说:“嘿,把学校也搞得很紧张!”

李强说:“学校已作出决定,开除肖伏良的学籍!”

刘少奇摆手说:“不要开除学籍。小孩子吃不饱饭,有怨气。我是国家主席,当然有责任。至于校长、班主任,更不要责怪,怎么能怪他们呢?我倒想见见这个肖伏良,他写那个条子,一定事出有因!”民兵很快把肖伏良带来了。

刘少奇诧异地说:“怎么,是你?一个小不点儿的孩子!”

肖伏良使劲往后蹭。一抬头,站在面前的却是一位和善的白发老人,他恐惧的心理稍有缓解,说:“您就是刘主席呀,我不反对您了!”

屋里的人都笑了。民兵训斥他:“纸写笔载的东西,贴了出来就由不得你了。写反动标语是要坐牢的,你知道吗?”

“什么,还要坐牢?”肖伏良哭了起来。

刘少奇对李强说:“写这种东西只是反映了一种意见,一种情绪,算不得是反动标语。请你告诉学校,校长不要检查了,班主任也不要停职反省了。有意制造一种压抑的政治气氛,今后谁还敢说话呀!”刘少奇微笑着踱了过来,把肖伏良拉到自己身边,又说:“小朋友,不要哭。怎么会叫你坐牢呢?那是人家故意吓唬你。你说说心里话,你为什么要写那张纸条?”

父亲去修水库,他和妈妈在公共食堂每餐三两老秤米,实在吃不饱。长期营养不良,妈妈得了水肿病。小伏良很难过,他作过许多设想,一定要使妈妈吃一餐饱饭。前天放学回家,妈妈病在床上走不动,叫他去食堂打饭。那会儿,食堂开饭的高潮已过,又恰巧炊事员不在厨房里。肖伏良爬上灶台,饭甑里有两瓦钵饭。一瓦钵是他家的,另一瓦……他将那不属于他家的一瓦钵饭塞进了书包,一溜烟跑出食堂。

猜你喜欢

  • 百发百中

    在楚共王时,有一个善射的人,名叫潘党,能每箭射中箭靶的靶红心。养由基对他说:“这还不算本领,要能在百步以外射中杨柳叶子,才算差未几了。”潘党不服,立即选定杨柳树上的三片叶子,并标明号数,叫养由基退到百步以外,挨次射往。养由基连射三箭,公然,

  • 笨鸟先飞

    东汉期间,乐羊子的老婆是一名贤德的女子。一次,乐羊子拾到了一块金子,欢快地拿回来交给老婆。老婆说:“有志气的人会严酷要求本身,把捡来的工具拿回家是废弛本身的名声。乐羊子深感忸捏,就把金子放回原处,然后说:“你很笨要笨鸟先飞,要出外肄业往。”

  • 画蛇添足

    有一家人家祭过了先人,赐给家丁们一壶酒。家丁们看壶里的酒其实太少,如果每一个人尝这么一小口,那多没意思呢,还不如让一小我喝,让他喝个利落索性。可是到底让谁喝呢?有人想了个法子,对大师说:“我看这么办吧,我们来角逐画蛇。谁先画好,壶里的酒就让

  • 水落石出

    那时,十月夜晚的月光额外洁白明媚。苏轼和他的两个伴侣洗澡着和煦的金风抽丰,兴趣勃勃地一路在城外漫步。清风明月的斑斓夜景,使他们诗兴大发,和伴侣相聚,畅叙友谊,更使他们健忘了一切懊恼,他们和歌吟诗,各抒己见,欢喜之至,无以形容。苏轼俄然想到了

  • 井底之蛙

    有一只小田鸡,他一向都呆在一个井里,历来都没有出往过。有一天,它昂首看着天,这时候候一个小乌龟途经井边。这只小田鸡就满意地对小乌龟说:“伴侣你好啊,你看我糊口在这里多欢愉呀!出往玩的时辰,我可以在井上跳来跳往,进来歇息的时辰我有这么大一个坑

  • 叶公好龙

    畴前,有一小我,他最喜好龙了。他穿的衣服上绣着龙,戴的帽子上也绣着龙。他住的屋子,墙壁上画着龙,柱子上刻着龙。这些龙都牙齿尖尖的,爪子尖尖的,很凶悍的模样。有一天,天上的龙传闻有小我很喜好本身,就飞下来找他了。龙来到阿谁人的家里,他的头才伸

  • 狐假虎威

    在一个丛林里,住着一只山君,有一天山君的肚子很饿了,想找个小动物当点心,他在路上走着走着,碰见一只瘦小的狐狸。因而山君就扑了上往,没想到狐狸大呼一声:“哼,丛林里大师都知道我是大王,大师都怕我,你敢吃我?”山君看狐狸又瘦又小,不相信他说的话

  • 东施效颦

    好久好久之前,有一个很标致的姑娘,她家住在一条小河的西边,所以大师都叫她西施。那条小溪的东边,也住着一个姑娘,长得很丢脸,大师都叫她东施。东施听大师说西施长得标致,就想要跟西施学,西施穿甚么衣服,她就穿甚么衣;,西施梳甚么头发,她就梳甚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