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不做二不休

一不做二不休

收录日期:2025-08-07 23:09:09  热度:8℃

【释义】做一件事就不要停下来,不做则已,做了就做到底。

【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

唐末安史之乱的时候,大将王思礼奉命率军平叛。在一场大战混乱之中,他的马被敌将射死,王思礼摔倒在地。万分危急之际,骑兵张光晟骑马赶来,他跳下马把王思礼扶上自己的坐骑,使他逃脱大险。

叛乱平定后,王思礼升了高官,不忘张光晟的救命之恩,和张结为兄弟,并一再向朝廷保举,从而使张的官越做越大。

京师长安发生军队哗变事件。唐德宗仓皇出逃奉天(今陕西省乾县),叛军推立太尉朱驮为帝。张光晟依附了朱驮,做了他手下的节度使。

朱驮自称大秦皇帝,领兵进逼奉天,张光晟当了他的副将。不料出师不利,围城一个多月未能攻克,而各处来援救德宗皇帝的军队纷纷赶来。在这种情况下,朱驮、张光晟只能退回长安。

次年,朱驮又改国号为汉,自称汉元天皇,封张光晟为宰相。这时,唐军将领李晟等已迫近长安。张光晟见朱驮大势已去,便暗中派人与唐军将领李晟取得联系,希望归降朝廷,李晟表示欢迎。

张光晟作为内应,劝朱驮赶快离开长安,并亲自护送他出城。待朱驮逃远后,张光晟又返回长安,率领残部向李晟投降,李晟答应奏告朝廷,减免他叛变投敌的罪行。但是,后来德宗皇帝却颁下诏书,处死叛逆张光晟。李晟无法再为张光晟说情,只好执行。

临死前,张光晟悲哀地说:“把我的话传给后世的人:第一不要做,第二做了就不要罢休!”

后人把他的话简化为“一不做,二不休”的成语。

猜你喜欢

  • 不留平常心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

  • 人应该自重,但不能自以为是

    一只苍蝇停在大象的背上。苍蝇见大象对自己的到来没有任何反应,便说:喂,伙计,我来了好半天了,你一直没有反应,现在我决定走了,你舍得吗?”你什么时候来的,我根本不知道,你走了,我也不会觉得失去了什么,请随便!”大象听后

  • 生活感悟哲理小故事

    我曾见过一只非常美丽的乌龟,壳和头尾都是翠绿色的,在翠绿色的壳上有着深咖啡色的花纹。它的背高高地隆起,就好像是一个篮球的半圆,弧线优美光滑,一点也不像一般的乌龟那样扁平。最奇特的是那乌龟的嘴很大,两边的线条翘起,像是一直在微笑;眼睛炯炯有神

  • 一滴屋檐水-品味生活

    记得有句话说,从一滴水里可以看见海洋,那是一滴什么水呢?雨水,矿泉水?反正我是从一滴屋檐水里窥见了许多。一个月前,有个女人从隔壁单元走过时,被滴落的屋檐水击中了,这是常事,坏就坏在那是一滴很脏的水,又恰好落在她的貂毛领子上,这样,问题就出来

  • 宰相办案

    有位大臣死了,按照遗嘱,他的两个儿子平分财产。刚刚分罢,两兄弟就争吵起来,哥哥说弟弟那份多,弟弟说哥哥那份多。两人闹得鸡飞狗跳,又扭成一团上衙门告状。台府大人判决不下,只好由皇帝批准,请宰相来办案。宰相张齐贤升堂,问道,你们两人告的状属不属

  • 晏子论罪

    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喂养捉野兔的老鹰。有一次,景公出外打猎,叫大夫烛邹把鹰放出去抓猎物,结果烛邹不当心,逃走了一只老鹰。景公知道了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去斩首。晏子走上堂,对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哪能这么轻易就杀了?待我公布他的罪状

  • 窒井碎瓶

    从前,一个村子里有一眼井,井水又清冽又甜美。全村男女老少来来往往到井上汲水。日常的淘米、洗衣、饮用都靠这口井的水。可是大家只管汲水,却不知爱护。渐渐地,井被泥沙堵塞住了,干枯了。村里人汲不着水,围在井边吵吵嚷嚷,却不想法去掏清这眼井,反而气

  • 猎人被吃

    动物中,鹿怕豹,豹怕虎,虎又怕罴。罴披头散发,就像人一样站立,气力特别大,又最能伤害人。楚国南方有个猎人,能用竹管吹出各种野兽的叫声。有一天,他带着弓箭、罐子和灯火到深山里去。起初他模仿鹿叫,用来引诱鹿群;等鹿一到,便举起灯火发箭射它们。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