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倚门望母

倚门望母

收录日期:2025-08-07 15:34:15  热度:8℃

我回到家的时候,堂屋的门半掩着,午后的阳光晒进屋里有两尺,都堆在沙发边的棉花上,而母亲就在阳光边一针一线缝着小被子。

母亲一听说我怀了二宝,就开始去商店里扯布,四处打听哪儿有高质量的棉花卖,张罗着给二宝做小褥子、小包被、小棉袄。一如给大宝准备的那些。

我劝母亲别忙活了,商店都有卖的,去买点就行。母亲说,买的都是用丝棉做的,没有棉花穿着舒服。我继续劝说,我可以买了棉花,扯了布,去找人加工的。母亲摆摆手说,哪有我的针线活儿好。

母亲执著地开始缝制起来,鼻梁上架着老花镜。我记得母亲给大宝做棉袄的时候,眼神还好,用不着老花镜。只短短三年的时间啊,我内心隐隐地酸涩起来。我突然想起上个月,大宝要上幼儿园了,母亲按照幼儿园发的被套尺寸给大宝做了被芯,并在被套上一针一线地绣上了大宝的名字,怕幼儿园老师把被子弄混了。可直到绣完才发现,被套的侧缝上本有标签,可以写上大宝的姓名和所在班级。“那么大的标签我都没看见。”母亲说给我听的时候,我也哈哈大笑。不曾想,母亲眼睛花了,母亲真的老了。

母亲专注地做着手里的活儿,仍然没有发现我在倚门望她。

母亲微微低头,手拿着针在头发上磨了磨针尖。小时候,母亲给我纳鞋底做棉鞋时经常有这个动作,那时母亲满头乌发,油滑光亮。而现在,母亲的发根是常年的白色,虽然每月都要染发,但是白发长出来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从发根向发尾延伸,依次是白色、灰色、黑色,像一面斑駁的老墙。母亲的发量也越来越少,头顶越来越稀疏,露出了灰白色的头皮。岁月是最残酷的。

母亲的手变得又粗粝又笨拙,不复往日抚上我额头时光滑细腻的触感,也没有了往日的灵巧,穿针引线、上下翻飞——我记得小时候写作文这样形容过母亲的手:像一只高速运转的梭子。

等阳光漏进门口只有三寸的时候,母亲才发现门边有东西挡住了她的光,她抬头向我看来,眼神有片刻的空洞,一时都没有认出我来,而我早已泪流满面。

猜你喜欢

  • 毕业离歌

    伤感的怀念实习结束,毕业在即,我回到了荆州,我的大学。并不喜欢这座城市,却难舍那城墙和古道。每次走在城墙边的古道上,总是习惯一只手扶着灰黑的古老城墙,然后抬头仰望墙缝里生长出的繁茂树枝,任高跟鞋在石板上敲击着,把它当音乐来聆听。城门外的墙根

  • 粉红的围巾

    我永远记得粉红的杜鹃花盛开的那年春天,我们班上转来一位叫晴的漂亮女孩。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三男孩来说,晴的出现无异于在我们灰色的天空划过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我敢说我们班的每一位男生都喜欢晴,因为她有着一头乌黑卷曲的长发。灿烂的笑容。

  • 最后一次支离破碎的善意

    她是班里最让人心怜的差等生。起初,很多人不明白,为何她的成绩如此要命,学校还三番五次地为她召开募捐大会。直到那次体检之后大家才知道,她不但是个色盲,反应速度也有着极大的问题。于是,先前那些对她冷嘲热讽的同学,忽然悔憾起来。要知道,在竞争如此

  • 我是否能再温柔一些

    转接这个班时,原来的班主任特意在花名册上圈出了他,并在他的名字旁写下了不必理睬”四个字。我心里顿时有些惶惑,想要明白,到底是什么样儿的学生,竟能让这样一位颇有经验的老师彻底放弃。第一天上课,我便刻意点了他的名字。全班同学无不诧异

  • 有本事,你也撕

    我高中时候,有个数学老师,姓王。他上课,常常讲不到十分钟时间,就会有细小的白沫子,挂在两嘴角边,像刷完牙忘记了擦一样,很扎眼。有捣蛋的学生,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王白沫”。那时候,他住在校里,经常自己做饭吃。晚自习辅导的时候,给我们

  • 那个迎风流泪的少年

    她刚来那天,楼上的一群坏男生争先恐后地吹起了响亮的口哨。教导主任站在楼下大喊:楼上是哪个班的学生!?楼上是哪个班的学生!?”坏男生们鸟兽般散去后,我才懒洋洋地从宿舍里探出头来一看究竟。不管对于何事,我总是要慢上旁人一拍。譬如,前

  • 把爱画在岁月的脸上

    A刚下课,江子若就从书包里掏出镜子来,她一只手捏着,另一只手在脸颊上轻轻地拍打,然后又理了理刘海。照完镜子,才满意地跑出教室,找同学聊天。坐在她后排的杨小琼,见状,不屑地笑了笑。杨小琼是从农村中学考进来的,她穿简单的T恤和洗得发白的牛仔裤,

  • 青涩岁月里的那个黄昏

    13岁那年,我便离开了父母,只身到离家七公里远的镇上读初中。当时,学校的寄宿生活条件极差,尤其不便的就是用水问题,一两百号寄宿生,只有一个水龙头,而且每天只能放两次水,早晚各一次,一次一小时。为了解决每天清晨的排队之忧,我们每个人都备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