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过把瘾就死

过把瘾就死

收录日期:2025-08-08 03:54:56  热度:10℃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学生的思想自由奔放,怎样极端的都不算珍禽异兽。

我的朋友老鬼同志是另一个极端。第一次碰到这个兄弟时,他正表决心,要求自己四年以内做到不说中国话,不穿中国衣,不吃中国饭,不谈中国姑娘我吓了一大跳,后来才明白这小子倒不是不爱国,而是要求自己为将来出国做好充分的精神物质准备。

这厮条件太好,北京的,没户口问题,英语又好得一塌糊涂,膀大腰圆敢闯敢干,毕业分配最好的一个单位就是他的,而且和他的理想极为接近中国远洋航运总公司。

毕业后两个月,我找老同学喝酒,人家告诉我:老鬼同志出国了。

羡慕,好小子,有志者,事竟成。

又过了两个月,我坐车去远郊县。路上比较颠簸,有一个人趴在窗口对着外边呕吐。我冷眼一看,吓了一跳,哎,这不是我们老鬼么?

我赶紧上前招呼。此公面色枯黄,瞪着一双死鱼眼,在他女朋友的搀扶下,颤巍巍地和我嗨了一声。

他女朋友说是到远郊区找一个老中医,给他治病去。

下了车,我也不办事了,先找个地方和老鬼叙旧吧,这国怎么出成这样了?

敢情老鬼和我们大多数朋友一样,大学毕业都不但把自己当螺丝钉,还把自己当棵葱。在单位中枢工作,相当敬业,三下两下就给上边写了十几条改进意见。老大看了笑眯眯,没说什么,过几天对老鬼说:想不想出国锻炼一下啊?我们这儿有押船任务出去,不过您这样的大学生

一听出国,老鬼的那根神经马上被挑起来了,毫不犹豫地答应,喜出望外,外加感恩戴德。

这个兄弟有点儿二百五的猛劲儿,连目的地是什么样儿也没打听,套了几千美元就上了船,后来才知道这条船是去南美的。出国的感觉就像鱼入大海,鸭入平湖啊。

还没出国门呢,我们老鬼就开始吐了,这才发现自己是一只晕船的鸭子。他自己也纳闷这儿也没浪啊,我怎么就吐了呢?

要说初次出海,难免吐一吐,人家水手告诉他不要紧,吐吐就好了。可这小子偏偏违反自然规律,越吐越厉害,没半点儿收敛。后来发现他有一种罕见的前庭器官综合征,那是怎么锻炼也没用的。大浪大吐大恶心,小浪小吐小恶心,没浪不吐从心里往外恶心

老鬼半道上就开始盼着船快靠岸,可是中远公司根本不可能为了他找个港口停两天。

海上什么也没有,好容易过波利尼西亚群岛碰上几个划独木舟的,拿椰子龟壳来换东西。老鬼给人一卷美元换椰子,扁鼻子的老哥脑袋一晃,No,no,no,这东西我们那儿没法用。当地工人还处在以物易物时代,不懂货币概念呢。老水手早有经验,都带着香烟方便面换纪念品,老鬼是有钱也没法花啊。

晃了20多天,终于,船长说了,第二天到达目的地,入港上岸。老鬼听到这个消息,差点儿哭出来。谁知老天大概想让他真正哭出来,免得生病,第二天一早,船长忽然召集大家开会,严肃地宣布:上岸取消。

原来,这个国家日前爆发了未遂军事政变,政府军正在搜捕叛乱分子。

有老海员表示:那我们离出事的地方远点儿,在港口周围逛逛不行吗?

不行,船长说,这次叛乱背后有亚洲某国的背景,现在全市戒严,政府军看见黄面孔就开枪打!

保命要紧啊,老鬼只有眼巴巴看着踏踏实实的美洲大地,看得比哥伦布还心酸,最后连一步也没踏上去,又晃悠着回来了。

返航的路上,他说,倒也不是太痛苦,反正最后几天他也半休克了。

后来他才知道,他们老大另有用意。当时正做干部考察调整,他的意见给上边或者对立面看了,多少会是个不稳定因素。你不是爱出国么?好,送你完成心愿吧。他回来时,老大的地位已经很稳固,可以虚心纳谏了。

但老鬼就惨了,在船上延误治疗,症状加重,回来怎么治都没效果,医生嘱咐他不能坐船,不能坐飞机老鬼急了,我要出国呀!大夫想想,对他说,这也不妨碍出国,改个方向就成,您去苏联?要不,朝鲜也行

是不是有那样一句歌词?生为一只鸟,却有恐高症。

前几天联系,这兄弟还在中远坐办公室呢,每天上班骑自行车二十分钟,不会吐,也不会恶心,英语还是呱呱叫。

我想起美利坚合众国马丁路德金大师说过的那段话:I have adream

猜你喜欢

  • 请在心中留两份友善

    以手相助为友,不怀恶意为善。身边有一些友善的人,他们可能是与我们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可能是朝夕相处的朋友、同学。他们常常尽力去帮助别人,只求不负己心。如果遇到了这样乐于助人的人,请一定好好珍惜。我身边有這样一位朋友。她在班里并不经常公开发言

  • 杀手之死

        黑夜像汹涌的潮水,淹没了村庄。欧阳燕子般轻落院里。远处有隐约的犬吠。这户人家很殷实,有十多间房屋。他干净利落将这家人做完后,正欲离开。突然,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走出里屋,出现在他面前,明亮的大眼睛定定看住他。欧阳如风惊恐又紧张。很快

  • 严格,成就别具一格的自己

    我一直认为,人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严格了,你才能保证你的品格,才能最终别具一格。说实话,任何人都不想走别人的老路,都想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你问下自己,你想成为某某人的翻版或盗版吗?我敢肯定,没有人愿意这样做。

  • 这事很糟,但比你想的要好

    我的一个熟人又要回北京这个嘈杂、令人焦虑,但是性感且充满诱惑的城市生活了。说又要回来,是因为他曾经离开过两年,现在要回北京找工作。当初离开,并不是因为雾霾或者房价,而是因为离婚。那是两年前,他还爱着他的前妻,但前妻却不爱他了。这真的是一件非

  • 彼得的小愿望

    彼得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基督徒。彼得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爸爸特意把这最小的儿子取名为彼得,意味着希望他能成为耶稣的弟子彼得那样的人,忠诚又善良。在彼得五岁的时候,当时的他不知道为什么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天,他和姐姐蒂娜抢玩具

  • 在失败中选拔人才

    一些求贤若渴的企业家陷入了一个常识性的误区,就是只把成功者视为人才。他们没有意识到,在众多的失败者中间,存在着一个更为巨大的人才宝库。MBA教科书上有一个经典的故事:某公司部门副经理在一个交易中因失误损失了100万元。在董事会上,董事长提议

  • 巴克卖刀

    有个叫巴克的年轻人拜圣地亚哥著名的铁匠史密斯为师,学习打制刀具。几年后,巴克手艺学成,史密斯骄傲地说:“你学会了我的手艺,一辈子就不愁吃穿了!”没想到巴克并不急着开自己的打铁作坊,而是去了外地征询别人对刀具的意见。有屠夫告诉他说,如果刀能够

  • 欲望的树

    文中母亲杞人忧天,过度的压抑,反而促成了孩子无节制的欲望。真应了这句话:凡事物极必反。为人做事应该有个度,把握了度,才能把握准则。教育孩子、自我管控都是如此。对待欲望,一味地打压并不能解决问题,合理疏导才是正道。1。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