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袁雪芬的“两不”

袁雪芬的“两不”

收录日期:2025-08-08 08:10:57  热度:11℃

在中国戏曲界,上海越剧院前院长袁雪芬绝对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她是越剧界顶尖级的旦角,当年在上海唱一天戏的报酬是黄金一两,获得过包括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全国第二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在内的诸多重要奖项。早年的代表作有《香妃哭头》《忠魂鹃血》《山河恋》《王昭君》《西厢记》《绝代艳后》《祥林嫂》等,她饰演的香妃、祥林嫂、崔莺莺等戏剧形象使人久久难忘。

袁雪芬的唱腔旋律清脆优美,节奏灵活,感情深沉,韵味醇厚,委婉缠绵,声情并茂,深受观众喜爱。名声这样响,打她坏主意的、希望以她的出场来衬脸面的人自然很多,袁雪芬却非常珍惜自己的“羽毛”。她给自己确定了“两不”的生活原则:一是不应酬,二是不唱堂会。旧时代,做演员的一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社会地位很低,女演员又大多长得漂亮,时有官僚、商人、流氓地痞纠缠。为了躲开无聊的应酬,袁雪芬选择了吃素。生意人忌讳吃素,认为那样会冲了自己的“财气”,袁雪芬自然落了个清静。袁雪芬也坚决拒绝唱堂会,所谓唱堂会,就是戏班子“上门服务”。1946年,宋美龄来沪想看袁雪芬的戏,派人叫袁雪芬去府上演出。对这位当时的第一夫人的要求,袁雪芬断然拒绝,她说:“我从来不唱堂会,任何人要看我的戏,请到剧场来。”1947年底,袁雪芬参与演出的《山河恋》被勒令停演。当时恰逢上海大亨杜月笙过生日唱堂会,有人向袁雪芬建议说:“你到杜月笙那儿唱一次堂会,然后请杜月笙向当局说一下,事情不就解决了?”“我不去。”袁雪芬斩钉截铁地回答。

袁雪芬坚持“两不”的人生底线,当然是想守住自我的高洁。不应酬,是要守住身子的清白,常在河边走,难免会湿鞋,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不到欲望的河边去;不唱堂会,是要守住艺术的尊严,唱堂会,人家出了钱,想听啥你就得唱啥,艺人没有自主权,不利于艺术的提高。袁雪芬深知:一个戏曲艺人的灿烂和辉煌,是靠好噪子、高超的技巧以及求新求变的精神支撑的。前两者奠定了艺术的基石,后者可以保持艺术的新鲜。

猜你喜欢

  • 能防小偷的臭鼬锁

    丹尼尔·艾德斯诺克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因家境不好,2009年高中毕业后便辍学到一家自行车车行打工了。一天中午,他问老板,为什么他最近看到很多来买自行车的人都是刚来这里买过的,老板说现在丢自行车已是家常便饭,在美国每年大概会有1500万辆自行车

  • 我这么没耐心的人,竟爱了你那么多年

    ~~~01~~~秦城是个暴躁男孩。“林园!你能不能快点儿啊?再晚动车又该迟了!”“来了来了……急什么呀!”我上气不接下气,拉着装满家当的粉色行李箱。秦城特嫌弃地瞥了我一眼,自然地接过我手里的箱子,粉色和一米八的搭配实在是有些滑稽。~~~02

  • 猩猩造新房

    猩猩的老房子又小又破旧,住在里面很不舒服,下雨天房子还要漏水。猩猩准备拆除老房子,重新建造一幢既漂亮又牢固的房子,舒舒服服地过日子。猩猩把新房的设计图纸画好后皱起了眉头,拆除老房建造新房光靠自己怎么行?猩猩灵机一动,找到了猴子、黑熊和大象,

  • 在海底静静等待的鱼

    海底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鱼类众多,要想生存下去,无外乎倚重速度或者力量,可是有一种鱼却反其道而行。毒鲉又称海底“忍者”,可以说一点优势都没有:速度奇慢,力量也不大。按理说它们应该很快消亡,但研究发现这种鱼却有上千万年历史,它们是怎么活下去的

  • 千万不要让母亲知道

    那天早晨我刚起床,手机突然响了,一接听,是大哥微弱的声音:“我们的车出事了⋯⋯”等我赶到医院时,大哥已在手术室抢救,大嫂头部受到撞击,脸上缝了十几针。见了我,大嫂忍着痛楚叮嘱我不要将车祸的事情告诉母亲,担心因鼻咽癌化疗的母亲经受不了如此沉重

  • 没有念出来的婚礼致辞

    不久前,我参加了一位同学的婚礼,看到她的父亲在台上做了一份深情的致辞,让我既感动又羡慕。其实,两年前我的婚礼也有这一程序,但我事先并不知情,当听到司仪在台上说要女方父亲致辞时,我一下子就紧张起来,因为父亲是一位最底层的劳动者,从来没在大场合

  • 幸福的大苹果

    有一座山,山上长着许多苹果树。苹果树的叶子绿油油的,蝴蝶喜欢飞来躲在树叶里捉迷藏。过了一些日子,树叶中长出了可爱的苹果。有一只苹果特别大,沉甸甸的挂在树枝头。大苹果看见一只花蝴蝶从高高的地方飞下来,一会儿停、一会儿跳、一会儿趴在自己的头顶上

  • 千里马

    有一白一黑两匹马,其中白色的是千里马,天生就拥有强壮的体魄,另外一匹黑色的马稍微差一些。两匹马一块儿给主人干活。由于主人收入不稳定,所以给它们的食物有时好,有时就坏。于是,白千里马根据食物的好坏来决定奔跑速度,吃得好就跑快些,食物不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