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我终于懂得了婚姻

我终于懂得了婚姻

收录日期:2025-08-08 02:24:45  热度:10℃

我现在的老婆是我的结发妻子,她没有读过书,叫陈凤英,人很好。几十年来,帮我煮饭、管小孩,连电话都不接,她觉得自己讲不好普通话,人家会笑她。但是,我这个家现在所有的财产都记在她的名下,我控股的公司也是她在当董事长。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呢?因为在我还没有富起来的时候,我曾经对婚姻徘徊过。

我从23岁结婚到现在,已过了几十年。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这里面的道理我也是后来慢慢悟到的。

我老婆嫁给我的时候,我们的结合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前两个人连面都没有见过,仅仅看过对方一张很小的黑白照片。那一年是1969年,我家非常穷,生活很苦,母亲又生病了,所以家里人就希望我先结婚,找个老婆来照顾我母亲。我答应了。

我们刚结婚,我就把她的嫁妆全部卖掉了,卖了一点钱,这些钱就是我做生意最初的本钱。然后我就开始种白木耳,再拿到江西去卖,来回一趟可以赚七八百元钱。这样跑来跑去,没有想到,才跑到第四趟,货就被人家扣了,不但本钱赔了进去,还欠了村里人1000多元。她一句怨言也没有。她非常纯朴,她认为嫁给我了,就是我说了算。我们30多年的婚姻生活中,她一直是这样的,再苦再难也不会抱怨。新婚,嫁妆卖光,钱全给我拿去做本钱;她在家里伺候我生病的母亲,我在外面跑生意,一年到头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贫贱夫妻百事哀”,有些事情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里面的甘苦,所以说我们是患难夫妻。

当时很多人来向我要债,家里能卖的东西全都卖掉了,最后只剩下一小间房子。这时生产队里又来人找我,他们说我跑去做生意,欠了做水库的义务工,有二十几个工日,如果不去做,要按照一个工一天3.5元钱交钱,我一算又得100块钱。我想我在家里也没有事做,去做工一天还能赚到3.5元,不如去做工。结果没有想到,原来整个生产队都没人愿意去做,就我一个人去做,这等于是我去替别人出工,做了工以后按照一天3.5元的价钱卖给他们。

工地很远,我走之前,送我老婆去她的娘家。她一个女人带一个孩子,丈夫又不在身边,家里一贫如洗。所以我就对她说:“我现在一无所有,只余下一个人,如果实在不行,你可以再嫁人。”我丈母娘说:“你胡说八道,你这么聪明,困难一定会渡过的,你放心回去吧,你的老婆和孩子我给你管着。”

我和我老婆就是这样的感情,平平淡淡,无论我好、无论我坏,她都相信我。

年轻的时候,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不同的女人,那是一个让我想把家都扔掉的女人。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我写信给我的太太,她不认识字,所以信是我妹妹读给她听的。后来等我回到家,她见了我也只是说:“我知道我配不上你,知道你是会走掉的,你要是真想走,那么把房子和3个孩子留给我。”我听了以后非常伤心,觉得自己非常对不起她。

我那个时候非常痛苦,当时我们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但还只是一个富裕起来的农民家庭而已,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有能被称得上是事业的企业。就在那个时候,我爱上了一个女人,那是真正的相爱。她为了帮助我,为我做了很多事情,我们都很投入,彼此觉得找到了一生的知音。

我面临着选择。一面是我的结发妻子,她为我默默地奉献了那么多年,吃了那么多苦,纯朴善良,永远无条件地信任我;另一面是我的红颜知己,我们有刻骨铭心的感情,有共同语言。我真的很苦闷,不知道以后的路应该怎样走。后来我就去做调查,去了解别人的生活。

我选了100对有代表性的夫妻,有工人、医生、干部,有老师,也有老板,我发现并不是只有我对自己的家庭不满意,这100对夫妻中没有一对夫妻对自己的家庭是完全满意的。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是福州水表厂的一个朋友,他和太太两个人,一个是科长,一个是团干部,郎才女貌,是谈了3年恋爱才结婚的。在我看来,他们应该幸福得不得了,没有想到,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我跟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以后,有几次,喝酒聊天说深了,才知道他们双方都对家庭不太满意,两个人互相指责起来,痛苦一点不比我的少。

当时是1980年。我对我能搜集到的婚姻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一个家庭是绝对幸福的。

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后来我想明白了——两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受的是不同的教育,这样就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观念,谈恋爱的时候,可能是求同存异,一旦真正生活到一起,就会有很多问题。所以我觉得,幸福这东西讲起来都是大同小异的,就是有吃有喝、子孙满堂这些东西,可是如果往深里去想,世界上有绝对的幸福吗?没有,所以也不会有绝对幸福的家庭、绝对完美的婚姻。既然是这样,我认为我不需要再去考虑什么重组家庭的事情了。

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对于我来说,家庭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两个人素昧平生,然后成为一家人,同在一个屋檐下,这是缘分,应该好好珍惜,和睦相处,有困难的时候能够同舟共济,这就足够了。

真正的幸福不仅在家庭,还在事业。做事业的人绝对不可以为了感情而放弃事业,这是我的看法。我还有一个看法,就是男女之间还是要有真的感情,像我和我的妻子,虽然直到现在我们也很少有时间交流感情,可她和我是患难夫妻,我们一起经过了多少事情!这就是感情。在我被人家追债追到连房子都要卖掉的时候,她还是信任我,跟着我。现在我发达了,她不管我有多少钱,也不势利:你有多少钱、怎么花,我也不管,反正我相信你。这是一种始终如一的感情。很多感情不是真感情,是因为没有建立在一个牢固的基础上。

中国有句话:“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道;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什么意思呢?第一句讲的是“孝道”,说看一个人是不是符合“孝道”,不是看他有没有给老人买贵重的东西,而是要看他心里有没有老人;第二句说的就是“性情”,只要是人,就不会对异性没有感觉,但是有感觉是一回事。“论心世上无完人”说的就是不能以“心里有没有感觉”作为依据,如果以这一点做依据,世上就没有好人了。因为很难有人一生一世,心里从来没有被其他异性感动过,从来不曾为其他异性泛起过一点水花,所以儒家讲“发乎情,止乎礼”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结婚这么多年,很少刻意培养、经营感情。像电影电视里送礼物让对方惊喜或者相约吃烛光晚餐,在月光下说些缠绵悱恻的话,我们都没有。我们的感情就像涓涓的溪流一样,无声无息。

一想到她嫁给我的时候是那样一个纯朴的少女,这么多年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她都始终如一地听从我的安排,我就觉得要尽到自己的责任。所以我所有的财产、我的公司都在她的名下,我要让她觉得安心,觉得这辈子有依靠。我们虽然没有那些激情如火的海誓山盟,但是我们毕竟是从年轻相伴到白发,中间所有的悲伤和快乐都是连在一起的,这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感情,没有经历过的人体会不到。

许多人为了做事业,经常要处理家庭和工作间的矛盾,可是对我来说,这个矛盾根本不存在。我的老婆从来不会要求我这个要求我那个,她不需要我去哄她,现在想一想,这种安静本分的感情难道不是一个专心做事的人最需要的吗?

猜你喜欢

  • 浙江女子尽封王

    镇海城里有个地名叫朝宗坊”。南宋时,宋高宗逃难来到镇海,就在这里接见文武官员,并下旨赐浙江女子凤冠霞披和半付鸾驾,在出嫁时准以王妃礼仪,鸣锣开道,所到之处,不论官民肃静回避,不得侵扰。因此,当地有浙江女子尽封王”的

  • 张礛碶布拦扯大旗

    明州东海边有个小村庄叫张礛碶,这里的村民半农半渔,虽说不是丰衣足食,但也过得安宁、温馨,人称浙东桃花源。村里有个姑娘名叫张布兰,聪明伶俐,心地善良,深得村里老小喜爱。靖康元年,金兀术统兵南下,攻破开封,俘钦、徽二帝及后妃、宗室三千多人北上,

  • 张太傅一怒斩卞彪

    在镇海城北有一座小山,叫做巾子山。巾子山石如壁立,和招宝山隔路相望,犹如一对孪生姐妹屹立在东海边。因其山形卓立如巾帻”而得名。古巾子山与招宝山一起曾有挡潮护城之功,十里城塘合一的后海塘由此而起绵绵向西,就像山海关的老龙头一样昂首

  • 鞠会东岳

    第一回———话说齐国蹴鞠队蹴遍中原各诸侯国,不亚于一场旋风。正当齐国在研究举办国际蹴鞠大会之时,忽有殿外禀报:韩国使臣紧急求见。齐威望立即停止议事,召见来使。原来,魏国得知齐国蹴鞠蹴到了国外,庞涓岂肯会坐

  • 蹴鞠迷太后

    汉武帝刘彻出宫蹴鞠的事,早有人报与太皇太后窦氏。开始窦氏不以为意,时间一长,这老太太就不高兴了。太皇太后把汉武帝叫到后宫,对他作了严厉的训话:彻儿,听说你常常出宫蹴鞠,是真的吗?”汉武帝知道是瞒不过耳目灵通的老太太的,便说:回太

  • 赛鞠开封说水浒

    话说水浒梁山越闹越大,朝廷震动,有人主张发兵围剿,有人主张招安。最后主张招安派占了上风。但是,对于招安,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绝大多数不同意。说他朝廷凭什么招安我梁山?有能耐来刀对刀、枪对枪的干好了。宋江哥哥就是皇帝,我们跟朝廷平分江山!宋

  • 大唐盛世兴蹴鞠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从谏如流,励精图治,国家兴盛,百姓乐业。经济发展带来文化繁荣。诗赋、音乐、杂技等逐渐兴起来了。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蹴鞠游戏,也进入了鼎盛时期。话说长安城百业兴旺,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这一切,心中十分得意。有时间还微服出宫

  • 睿稚集团:天才宝贝的口碑营销

    孩子出生后,时任Doubleclick(现已被Google收购)台湾总经理的刘慧琴无意中接触到天才宝贝课程,当时她对幼儿教育非常关注,正在急切寻找一个有益于自己宝贝成长的幼教课程。在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搭档推荐下,刘慧琴特地到美国考察,结果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