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清朝宰相纳兰明珠怎么样?他为什么自认谋反

清朝宰相纳兰明珠怎么样?他为什么自认谋反

收录日期:2025-08-08 02:12:25  热度:10℃

贪污受贿和谋反哪个罪名更大?只要不傻的人都知道,那肯定是谋反呀!如果你是古代的一位朝廷命官,被人弹劾贪污和谋反,一定要认罪,你会选择哪一个?

相信很多人都不用考虑,肯定选择贪污受贿。毕竟贪污再惨也不过个杀头,而谋反就是族诛的大罪了。但是历史上有一位宰相,别人弹劾他贪污受贿、结党营私,他直接承认自己谋反了!

这位牛人,就是康熙一朝著名大臣纳兰明珠。纳兰一族与爱新觉罗家有着亲戚关系,而纳兰明珠在康熙一朝坚定的拥护康熙政策,诸如撤三藩、统一台湾等。

统一台湾不用说,议撤三藩在当时是困难重重,支持康熙决定的大臣很少,纳兰明珠是其中一位,因此康熙对纳兰明珠十分倚重。在康熙朝,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是赫赫权臣。

帝王之道讲究制衡之法,纳兰明珠越做越大,朝中形成明党,康熙自然不会视而不见。于是在康熙的扶持下,索额图上位,渐渐与纳兰明珠平分秋色,形成索党。

两位都是康熙朝的权臣,最后却都卷入了皇权之争中。索额图一党和纳兰明珠一党的争锋,康熙心里是有数的。两者相制衡,保证皇权的超然,是康熙的目的。但是当这两位都卷入皇权之争,扶持皇子争斗时,康熙就不能视而不见了。

当时索额图支持太子胤礽,纳兰明珠一出手就几乎将太子一党全部构陷排挤。太子胤礽是康熙最爱的孩子,在彻底对他失望之前,康熙是一心想将太子培养上皇位的。

纳兰明珠和索额图之间的争斗,已经介入到皇位继承人上面,康熙于是想对纳兰明珠下手。正好当时有直隶巡抚于成龙向康熙帝密奏,言:官已经被纳兰明珠和余国柱卖完了。于是在康熙的授意下,御使郭琇上疏弹劾纳兰明珠结党营私、排斥异己。

纳兰明珠被关进监狱,明珠一党也开始被康熙帝一步步清理。眼见一切成空,自己也快要没了性命,关押在监狱中的纳兰明珠寝食难安,这可怎么办是好呀!火烧眉毛,还真让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暗中吩咐明党成员,在朝堂上弹劾说自己涉嫌谋反。第二天此事一出,索额图一党十分高兴,纷纷站出来复议。

索额图一党原本是想要趁他病要他命,一举将纳兰明珠给铲除干净,却不想中了纳兰明珠的计谋。

高坐堂上的康熙帝,眼见索额图一党纷纷出列,气势汹汹的样子。一下子就想到,自己把明珠一党给铲除了,到时候岂非索额图一家独大。这么一来,实在不妙。

所以原本康熙帝打算将纳兰明珠彻底铲除的,最后只下旨罢黜纳兰明珠大学士,交给侍卫酌情留用。后来纳兰明珠还被重新起用,不过却始终不得重用,不复往日光彩。

虽说如此,但好歹保住了性命!为纳兰明珠的机智点赞!

猜你喜欢

  • 相隔万里,从未如此亲近

    亲情成为最远的水接到母亲病重的电话时,我人在纽约,正在和3岁的儿子玩游戏。电话是家里的阿姨打来的,她说母亲本不让她给我打电话,但她知道,母亲是想让我回去看她的。阿姨最后说:“贺贺,阿姨也不希望你有什么遗憾。”高中毕业后,我就出国留学了。同为

  •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

  • 成功为何只青睐某些人

    我们总认为有些人有过人天赋,因此才获得成功。其实不然。真正带来好运的因素,即帮助世人收获美誉和崇高地位的东西,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事有始有终,但首先要学会应该开始干什么,不要开始干什么。请尝试回忆过去两年,让我们以此为例子分析一下,你发现了什

  • 金雕失手的启示

    在北半球广阔的大草原上,长腿大野兔是金雕最喜欢的食物之一。金雕是一种广为人知的猛禽,有一对约两米长的翅膀,是最大、最为残忍的肉食鸟之一。这种空中捕猎者经常在方圆二十多公里的视野内来回飞翔,伺机而动。一旦有机可乘,它们便以每小时约520千米的

  • 扛着竹筏赶路

    惠能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有一天,他外出去讲经,在路上看到一个人正扛着一个竹筏赶路。他好奇地问:“你扛着竹筏是要去哪里呢?”那人回答:“我要去城里看个生病的亲戚。”惠能禅师又问:“这竹筏是给亲戚送去吗?”那人回答:“不是的,是我自己用的。”惠

  • 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

    古时候有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言,即使誓言不切实际。一次次碰壁。也将错就错,死不回头。这年春天,他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便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但此次鱼汛他遇到的全是螃蟹,只好空手而归。

  • 幸福是“藏锋不露”

    平常之人的幸福,是达到目标后所获取的东西,认为拥有就是幸福。而不平常之人的幸福是经历过程的心态,是领悟。那么一个诗人的幸福又是什么呢?诗讲究的是蕴藉敦厚、深沉含蓄,所以诗人的幸福应该是“藏锋不露”。如果说,做事是一座山峰,那么做人就应该是山

  • 婚姻“四可”

    当他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彼此的好感是强烈的。他性格里有一种温情的东西在,温文尔雅的样子似乎能包容一切,而这恰是她过去没有得到过的。随着交往加深,她觉得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内心的爱欲一下子被激起,两个人很快就结合在一起了。她的儿子老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