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最后的茨威格

最后的茨威格

收录日期:2025-08-08 02:47:21  热度:11℃

旅居巴西的茨威格先生,是一名虔诚的文学信徒。茨威格一直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他用手中的笔尽情地讴歌人类美好的家园,然而,两次世界大战却给他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法西斯纳粹上台后,根据茨威格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火烧火燎的秘密》在柏林被禁演,他的其他书籍也被禁、被焚。大批具有犹太血统的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作为犹太人的茨威格,自然也没能幸免。

1934年,他被抄家,不得不开始流亡于世界各地。他先后在英国、美国等地居住,最后在南美洲的巴西定居下来,开始撰写自传《昨日的世界》。

在世界文学史上,“流亡作家”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作为流亡者的茨威格,他的内心是焦灼不安的,其实,他是一个像水晶一样脆弱的人。多年以来,他一直在思索“托尔斯泰为什么要出走”,为此还专门写了《茫茫苍天》一书,但他没能找到答案。也许在他的潜意识中,“逃向苍天”这一选择,是托尔斯泰解决自身矛盾的惟一出路。

茨威格是一个具有同情心和悲悯情怀的作家,他对战争中饱受苦难的各国民众的同情,一直是他创作的支点。在那个春意盎然的午后,茨威格与妻子相对而坐、举杯痛饮,当最后一杯酒下肚后,他们微笑着互相道别,然后平静地喝下毒药。当时,阳光灿烂……

茨威格终究没能穿过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在太阳即将升起之时选择了离开。他自杀之前写的自传《昨日的世界》,实际上就是一份“绝命书”。去国离家之后,他成为四海飘零的流亡者,内心的凄楚无以言表。他留给世界最后的文字是:“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也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而我的力量却因长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地、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

猜你喜欢

  • 农人

    有个农人在山下锄草,他的妻子用陶罐给他送饭。他吃饱后,把陶罐放在田埂边。傍晚一看,陶罐里剩下的饭全没了。这种情况发生多次,引起他的怀疑,于是这位农人一边干活,一边注意观察。果然有一只狐狸过来,把头伸进陶罐里。农人背着锄头悄悄走上前,用力打狐

  • 章阿端

    有个姓戚的书生,少年风流,有勇气,敢作敢为。当时,一户大姓人家有一座很大的院落,大白天都能看见鬼,家里的人莫名其妙地一个接一个死去。这大户人家无奈,只好以低价出售房屋。戚生见价钱便宜,就买下来居住。但院落宽敞,人口很少,东院的楼台亭阁,长满

  • 铁匠周大胆

    妻子的娘家在湖南省澧县盐井乡一个叫大桥铺的小村庄。清明时节,我陪妻子一道去大桥铺祖坟插青。大桥铺顾名思义理应有桥有河, 可是这里全是连绵的丘陵, 连像样的小桥流水也没有, 唯有蜿蜒在田间一步能跨过的溪涧里大大小小的鹅卵石, 昭示着这里曾经有

  • 茶壶大帅

    民国时,有一位爱喝茶的胡大帅,对茶叶没多大挑性,却对那烧水的壶有极大的偏好,总是由亲信卫兵抬着一口半人高的龙嘴大铜壶跟随左右。哪怕到了战场上,胡大帅也是悠然自得地喝着茶,由着士兵们在前面拼杀。有位曹司令仗着兵多枪好,带着人马来抢胡大帅的地盘

  • 刘家兄弟

    激烈的枪炮声直直地响了一夜,到黎明时,才停下来,浓浓的硝烟,把整个的天空都弥漫了。此时,正是初春,地上一片片鲜红的血把刚刚露头的麦苗都染红了,到处是人的尸体,到处是被炸死的马匹,断裂的树干,炸断的枪支……这儿刚刚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八路军的县

  • 千古金刀计

    燕国大将军慕容垂千里投奔秦国,一时间天下震动。身为燕国第一重臣,慕容垂乱世叛国的背后究竟有何玄机?一、三英对决公元369年,燕国车骑大将军、皇叔父吴王慕容垂突然率领子侄辈几十人千里奔驰,投奔秦国,顿时,天下震动!当时天下三分,西有氐人苻氏建

  • 小村情仇

    一这天傍晚,门头沟石材实业公司总经理金老三刚从他新买的“凌志”车里钻出来,他的一只眼媳妇花二兰就从屋子里迎了出来。一见媳妇慌里慌张的神态,金老三就知道有事儿。他摆了摆手吩咐司机把车开走,这才和媳妇说话。“啥事不能到屋子里头说?”花二兰将他拽

  • 佛门魔刀

    一、“龙卷风”,“剃头刀”明中后期,豫西多乱匪,最大的一股名唤“龙卷风”,大头领李跃虹,二头领刘海楠,匪众足有数千。这日卯时三刻,“龙卷风”突袭新安,将小小新安四面围困。城墙上下,箭矢纷飞,流血漂橹,战场几成阿鼻地狱。守军为千总钱高仁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