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秀才吟诗气死娘

秀才吟诗气死娘

收录日期:2025-08-08 03:04:42  热度:5℃

话说乾隆年间,有一叫施秀才的人,此人自持文才横溢,于是乎到处卖弄。有一次,他的亲娘舅家里砌房,正在建上梁。各方的亲朋好友都来道喜,施秀才自然是少不了要来的。老娘舅见到亲外甥来了很是高兴。

施秀才却见上梁上少了一副对联,于是决意要为老娘舅作一副对联,以示祝贺。老娘舅正愁缺了一副对联,见有人主动来为他写对联,高兴不已,直夸道:“到底还是自家的亲外甥。”

施秀才提起笔一看,正看见老娘舅家的十个女儿都出来凑热闹。心里打了个激灵,大笔一挥写下一副对联“家藏万金却不富,纵有五儿亦绝户”横批“寡人一个”

众人不解,面面相觑。

施秀才得意的一笑,解释说:“我家舅父有千金十位,岂不正好是万金?可到头来却都要嫁出去,还得个个赔钱,必然不富。”

众人问:“下联是何意?”

“都说一个女儿半个儿,十个女儿不就是五个儿么?可又不能给他老人家续香火。到最后他老人家还不是“寡人一个”!

众人一听笑得肠子差点都要回出来了。

老娘舅在一旁听得满脸通红,破口大骂:“你这个畜生!畜生!”顺手抄起身边的扫帚直往施秀才身上扑,打得秀才抱头鼠窜。

一日外出,施秀才见一妇人在井边打水,弯着腰,屁股翘的老高。不想提水时用力过大,放了个响屁.妇人见有人,羞得满脸绯红。施秀才突出一诗:“妇人立井旁,翘臀又放屁,其状似雷声,好臭!”妇人一听骂他是流氓,拿挑水扁担追了施秀才几里路.

施秀才要去进京赶考,施秀才的老娘心中很是不舍,老娘一直都贯着儿,依着儿,这一走自然是很不放心,哭着送了施秀才很远,送儿千里终有一别。老娘抹着眼泪,流着鼻涕说:“儿呀,路上可要小心呐!”

施秀才此时看到老娘鼻涕横流,一阵感慨,诗兴大发:“山下飞出两白龙,不知不觉过草丛。眼看游到黄河边,‘嗖’地一声回龙洞。”

老娘一听气的不行:“你这个逆子,逆子呀!”一边骂着一边脱下脚上的鞋,举起手就要打。

施秀才一看老娘举起鞋要打他,又吟了一首:“老娘举鞋欲打儿,朽腿一抬如斗鸡,娘疼孩儿吾心知,装样!”

老娘一听顿时两眼一翻。几天后,施秀才的老娘死了,到底是怎么死的,人们说不清,这事其实只有施秀才最清楚。

猜你喜欢

  • 骄兵必败

    “傲卒多败”出自东汉 汉代时,戎行常常在周边地域和匈奴国的戎行产生战争。公元前68年,两边又产生了一次战争,汉军占据了车师国,匈奴因而派马队攻击车师国。听到这个动静,那时的天子汉宣帝赶忙召集群臣筹议对策。在

  • 滥竽充数

    “滥竽凑数”出自《孟子》。滥竽凑数的故事告知人们: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可是没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候的考验,毕竟会露出破绽的。嘲讽了混进熟行,假充有本事而无真才实学的人。也有报酬了暗示谦善......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后人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成语,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起头的。比方工作的成功,是从......

  • 天下无双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 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后,怕哥哥魏王究查,避居赵国。他传闻毛公和薛公很有才能,便往约请。但两人不愿来见。他探问到毛公躲在赌徒中,薛公躲在卖酒人家,便往寻访,终究结识了两人。平原君知道后,说

  •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年龄 有小我要偷一口钟。钟很大,他抱也抱不动,背也背不走。怎样办呢?他想不如把大钟砸碎了,把碎铜一块一块搬回家往,因而举起铁锤就砸。没想到大钟“当”地一声,把他吓了一大跳。他只怕让他人

  • 狐假虎威

    “恃势凌人”出自西汉 在一个丛林里,住着一只山君,有一天山君的肚子很饿了,想找个小动物当点心,他在路上走着走着,碰见一只瘦小的狐狸。因而山君就扑了上往,没想到狐狸大呼一声:“哼,丛林里大师都知道我是大王,大

  • 一言九鼎

    成语“出言如山”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高文用。故事首要讲述:战国时,秦国的戎行团团包抄了赵国的国都邯郸,情势十分求助紧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往求援…… 战国时,秦国的戎行团团包抄了赵国

  • 草船借箭

    这个成语来历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故事是作者虚构的,为了美化诸葛亮而居心贬低周瑜,正史上并没有此事,而且周瑜气量也很是宽宏,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完全分歧。 周瑜看到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