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水到渠成

水到渠成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6:41  热度:7℃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苏轼的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当时着名的古文学家,世称“三苏”。苏轼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公元1057年考进士时,欧阳修见他的文章连称:“快哉!快哉!”这一年,二十一岁的苏轼高中进士。

“自古雄才多磨难”,苏轼也不例外。当年王安石主持变法,苏轼站在对立面,几次向神宗皇帝进言,极力陈述新法的各种弊端。苏轼的言论自然引起王安石的不满,王安石通过亲信网罗罪状,上书弹劾苏轼。苏轼感到在都城举步维艰,就请求到外地做官。公元1079年4月,苏轼到达湖州,到任不久,一场灾祸便从天而降。同年七月,御史台(旧称乌台)派人将苏轼逮捕,押送汴京(今河南开封),罪名是作诗诽谤朝廷。苏轼在狱中被关押了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团练副使。这就是宋朝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被贬官到黄州的一段时期,不但在精神上感到十分寂寞,在生活上也是穷困潦倒,捉襟见肘。当时,朝廷给他的薪金已经用完了,苏家人口又不少,他只得想方设法节约开支。他规定每日的开支不得超过一百五十枚钱,每月初一,他会拿出四千五百枚钱,分为三十份,装在小袋里,挂在屋梁上。每天早晨,他用一根平时取画、挂画的长叉从梁上挑下一袋,然后就把长叉收藏好。当天用不完的钱,则用大竹筒另外收藏,做招待客人之用。当大袋子里攒了不少钱时,就再做别的安排。就这样,苏轼和家人度过了人生中最为惨淡的四年。

苏轼在给好友秦观写信时,曾说:“平时过日子,一点一点地节省,等积多时再做安排,自然会水到渠成,没必要做预先的计划。”在如此落魄之际,苏轼仍然能够做到泰然自若,实在非常人所及。这正是: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猜你喜欢

  • 赚钱是种享受

    富人是最会赚钱的人,他之所以会赚钱,因为赚钱是快乐的。周扒皮从来没有睡过囫囫觉,半夜就得起床,他容易吗?说穿了,还不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如果赚钱没有强烈的快感,周扒皮怎么可能有如此强烈的自觉性! “半夜鸡叫”中的周扒皮只能算个土财主,他

  • 经典小故事管理大不同

    我们总是为管理问题而苦恼,诚然,在创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势必会成为一块难啃的骨头。然而,骨头却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细细烹饪一番,一定会美味无比。以下分享几个经典的小故事,它们好比是“烹饪”管理这块骨头的佐料。 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

  • 史无前例

    一大早,学员队进行了一趟五公里武装越野。第一节大学语文课,就有部分同志昏昏然。年轻的大学讲师难以招架,于是他说:“后面那位戴着眼镜的同学,请你站起来说一下刚才教员都讲了些什么?对。就是你。不用看了!” 同桌愕然,“刷”的一声,笔挺挺地站了起

  • 傻女婿

    从前有个傻女婿。 有一天,贫穷的岳父要来看他。父亲怕穷岳父来家要索取牲畜钱物,而他刚好要出远门,不放心,所以就教儿子:如果你岳父问你“这些院子的牛马是怎么照顾的,长得这么好”,你就说“小小牲畜何必介意!”;如果他问你“家中事业是谁在管理的”

  • 扬眉吐气记

    元旦刚过,阿P就马不停蹄的忙活起来了。这不,阿P刚刚从市环卫局报到回来,明天就要去上班了。说起来这是多亏了春节的忙,这段时间里,上面的大领导小领导接踵而至,隔三差五来局里视察工作,整顿市容。环卫局的一把手吃不消了,急急忙忙招了一批人来,组成

  • 绅士与流氓

    小六子是一个农村孩子,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外闯荡。虽说没有干出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也学得了一些为人处世的礼节,比如:请人帮助要说“请”;得到他人帮忙要说“谢谢”;不小心踩了他人的脚就说“对不起”……。所以在同乡们的眼里,小六子也算一个见过

  • 错出的经典

    梅兰芳的琴师、86岁高龄的姜凤山做客央视做了一期关于梅兰芳的专题节目,他对梅兰芳的为人和演技赞赏有加。期间,他讲述了一件梅兰芳的往事。那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而且,那个错误已经成为沿用至今的经典。 那是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

  • 利人利己的生财道

    杭州有个今年才23岁,名叫宋雅丹的女孩非常“神奇”。她通过开网店卖衣服,一年赚了300万元。 3年前,宋雅丹考入浙江林学院家具设计专业,在许多家长眼中,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大学。宋雅丹家境并不宽裕,父母不可能给她很多的零花钱,大学3年,她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