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蔡元培的富贵

蔡元培的富贵

收录日期:2025-08-08 07:07:40  热度:8℃

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人。在这方面,张謇、章太炎等人旧而少新,胡适、鲁迅等人新而少旧,只有蔡元培先生在新旧、士仕、政道之间出入自如。

说蔡先生之传统,有很多角度,其中之一是蔡元培一生没有置备私产。他亲历满清、北洋、民国,为国家社会服务多年,地位不可谓不高,为家为私的机会多多,但他没有谋私谋家,一生搬家多次,只是租居而已。这样的国士或说“国之重臣”,确实有着传统中国文化中士大夫的品德,那就是以国事天下事为念,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念兹在兹。

蔡先生病逝,国民政府给蔡元培先生发布了褒扬令,称赞他,“道德文章,夙孚时望”,“推行主义,启导新规,士气昌明,万流景仰”……毛泽东在唁电中称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蒋梦麟的挽联是“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吴稚晖的挽联是“平生无缺德,举世失完人”。

千金散尽

蔡元培的做官机会太多,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甚至富贵于他是可望可即之事。但蔡先生属于那种对钱没有概念,大手大脚之人。跟一般寒酸文人不同,蔡先生生性豪放,不拘小节,爱花钱,爱请客。据说他第一个妻子王昭为此非常不满,丈夫乱花钱,根本不是过日子的态度。两人经常吵架。蔡先生的儿子蔡怀新证实,父亲置业并不困难,后来不仅没有置业而且没有积蓄的原因是,收入多,支出也多,主要支出除购买中外图书典籍外,还用来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及接济有困难的亲友、学生。

一生受惠于蔡元培先生的人太多了。我们随便即能想到陈独秀、鲁迅、胡适、梁漱溟、毛泽东、刘开渠、王云五这些人,还有众多的学生、看门人,都得益于蔡元培先生。甚至到晚年,仍然如此,有人回忆:先生晚年旅居香港,生活极端拮据,仍不忘周济他人。当时有一位广东籍诗人名叫廖平子,恬淡高洁,不屑钻营,家无隔夜之粮。廖平子时常将他写的诗作呈蔡元培。蔡元培知道廖平子生活清贫,即赠廖法币拾元,每月皆然,历数年而不断……

可见蔡先生的豪情出于至诚。

一般的官吏极易为官场习气所染,他们习惯了当官做吏后,再难以回归平实,再难以自食其力。这方面,蔡元培先生的自信自足是包括官吏在内的中国人中少有的。1907年5月,40岁的蔡元培放弃国内的身份地位,在驻德公使孙宝琦帮助下前往德国,入莱比锡大学听课,再次学习了4年之久。

因为公派留学机会搁浅,蔡元培没有放弃,决定自费。当时他还需要抚养妻儿四口,孙宝琦答应每月资助银子30两,让他在驻德使馆中做兼职,但使馆只应允照顾食宿,不提供职务和薪金。为此,蔡元培给当时在德学习的唐绍仪侄子唐宝书、唐宝潮兄弟四人做家庭教师,为他们讲授国学,每月报酬100马克。他还通过同年同乡挚友张元济先生向上海商务印书馆商洽,特约蔡元培在欧洲为该馆著文或编译,按照千字3元(编译)和5元(著述)的标准,每月稿酬100元(约合今人民币7000元左右),如此保证留学所需,并维持国内妻子儿女的生活。

辞职,辞职

他自称“好好先生”,但其实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他终生都涉足官场,辞职之烦扰于他几乎是家常便饭。

1890年,24岁的蔡元培应邀出任上虞县志总纂。他所定的编写条例得不到各分纂的赞同,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辞职。

1898年,32岁的蔡元培时任翰林院编修。传统中国社会,中进士点翰林后,就意味着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更意味着身系国之重望参与写史的行列。但当年戊戌政变后,蔡元培仍选择了辞职。

1900年,34岁的蔡元培已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一年多,学堂新旧势力争执不断,他支持新派,遭到出资人的干涉。蔡元培断然辞职,后勉强留任。次年,因办学经费的事再起矛盾,蔡元培就辞职离开。

1902年,36岁的蔡元培时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一年多,学校发生学潮,蔡元培支持学生退学,他自己则是辞职。

1917年,51岁的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7月3日,因抗议张勋复辟,向总统黎元洪提出辞职。后复任校长。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部分学生被捕,蔡元培四处奔波救助被捕学生,7日上午10时,被捕学生终于悉数获释。8日蔡元培向总统徐世昌递送辞北大校长信,并发表《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当晚离京。后放弃辞职。

1922年,56岁的蔡元培痛感对北大学生“平日训练无方,良深愧惭”,愤请辞职。后经多方挽留而复职。

1923年,57岁的蔡元培为抗议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干涉司法独立,向总统府提出辞去北大校长职,并发表《关于不合作宣言》。

我们由蔡元培的生计及态度可以试图接近这样一位圣贤的心地。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曾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蔡先生的贡献可谓大哉。恩格斯曾称赞但丁,“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我们看蔡元培先生在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转折中的位置,庶几近之。

猜你喜欢

  • 索尼巨人——盛田昭夫

    索尼巨人——盛田昭夫财富档案索尼产品行销世界各地,家喻户晓。索尼公司成功的秘诀就是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新制胜。索尼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不惜投入搞新的过程。索尼公司平均每日推出4种新产品,每年推出1000种,其中800种是原均每日推出4种新产品的

  • “卡丹王国”的缔造者——皮尔·卡丹

    “卡丹王国”的缔造者——皮尔·卡丹财富档案著名服装品牌“皮尔·卡丹”的缔造者皮尔·卡丹,是法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服装设计大师,他曾三次获得法国服装设计的最高奖赏——金顶针奖,1992年,作为惟一的服装设计师入选精英荟萃的法兰西学院,成为终身

  • 妙笔写传奇——著名武侠作家金庸

    妙笔写传奇——著名武侠作家金庸财富档案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亲手创办《明报》,现在已是中国报道的权威。1991年香港《资本》杂志评出“90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查良镛以12亿资产列第64位。企业类型报业。成长记录金庸的大名,在华人世界应

  • 从“珠宝巨子”到“地产天王”——郑裕彤

    从“珠宝巨子”到“地产天王”——郑裕彤财富档案周大福珠宝行始创于1929年,为香港十大财团之一,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主席,被誉为地产界四大天王之一,个人财富约有30亿美元,在香港富豪中名列第三。企业类型珠宝业、

  • 不死之鸟——和田一夫

    不死之鸟——和田一夫财富档案和田一夫将一家乡下蔬菜店,建设成为在世界各地拥有400家百货店和超市,员工总数达28000人,鼎盛期年销售总额突破5000亿日元的国际流通集团,旗下多家公司的股票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上市。在半个世纪中,和

  • “英特尔”的心脏——戈登·摩尔

    “英特尔”的心脏——戈登·摩尔财富档案在IT行业有一个神话,这个神话就是一条定律把一个企业带到成功的顶峰,这个定律就是“摩尔定律”。信息产业几乎严格按照这个定律以指数方式领导着整个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个定律的发现者不是别人,正是世界头号CPU

  • 投资之神——沃伦·巴菲特

    投资之神——沃伦·巴菲特财富档案20世纪最伟大的投资家。1999年末,美国《纽约时报》评出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巴菲特依然名列榜首。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最受尊重的企业家中,1999年巴菲特名列第六。2001年《福布斯》杂志富豪排行榜,以

  • 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

    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财富档案全球最大的投资者,与别人合伙成立了“量子基金”,曾获利20多亿美元,被称为“打垮英格兰银行的人”,索罗斯个人收入达6.5亿美元,在1992年的华尔街十大收入排行榜名列榜首。企业类型投资业。成长记录乔治·索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