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历史上真有李元芳吗?李元芳简介

历史上真有李元芳吗?李元芳简介

收录日期:2025-08-08 04:23:26  热度:10℃

狄仁杰是唐和武周时期重要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和断案奇才。历史上关于狄仁杰断案的故事数不胜数,后世因此而创作出的影视小说也比比皆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断案大手狄仁杰身边总会跟着一个叫李元芳的助手。就像是福尔摩斯和华生一样。

李元芳是狄仁杰的卫队长,武艺高强,在保护狄仁杰之外,还能给狄仁杰提供办案的想法和帮助。前几年流行语元芳,你怎么看?便是出自于此。

历史上是否真有李元芳这个人呢?像狄仁杰那样!还真有,但不是在狄仁杰时期,也不是在唐朝,而是在明朝。

李元芳穿越到明朝,是明朝嘉靖年间大臣,文武双全,尤其以他在断案上面的才能最为出彩。在没有狄仁杰的时代,李元芳不是助手,而是主导者,断案如神,平定冤屈,成为百姓敬重的官员。

李元芳从小聪明伶俐,稍长以后就跟随叔父学习经史,在乡里很有些才名。明正德年间中举,嘉靖年间担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刚上任不久,李元芳就被三个案子难住。

第一是建昌侯张延龄侵占民地。第二有人举办惠安伯张伟私藏罪犯。第三东厂恶意诬陷张仲金等七人。

张延龄是皇亲国戚,姐姐是孝康皇后。背后因为有皇后撑腰,张延龄平日里干些私占民田的事情,官员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而财产受到侵害的百姓,胳膊拧不过大腿,也只能闷头吃亏。

李元芳上任之后,对于此事一点也不马虎。他可不管张延龄是皇后的弟弟,当朝国舅爷。干脆利落的派人前往调查,然后将张延龄侵占民田的恶行写成此材料上呈张皇后。

这边堵住张皇后嘴,那边就当庭审判。最终判决张延龄将侵占的民田还给村民,并作出赔偿。当然因为建昌侯毕竟是皇亲,具体的惩罚交由皇帝决定。

第二个案子,李元芳依然刚直不阿,不畏权贵。他给惠安伯张伟呈递正式文书,勒令他交出私藏的罪犯。

张伟原本不愿意的,但是李元芳态度刚硬,并表示若是不服从,就上报朝廷,由皇帝决断。张伟考虑到李元芳在处置张延龄问题上的说一不二,最终做出了妥协,交出罪犯。

第三个案子虽然没有涉及皇亲,但却是最难的。因为涉案的是皇帝心腹东厂,而且一般进了东厂大牢的人很难有活着出来的。

李元芳查明张仲金7人确实是被诬告的之后,立马就开始行动。他找到朝臣中与东厂负责太监相熟的人,帮他牵线搭桥,最终与东厂负责的太监见面。

李元芳当面据理力争,经过前后多次努力,最终使得张仲金等七人死罪得免。

宛平县因为处于京城近郊,百姓们时常受到皇亲国戚的欺辱。同时还有着严苛的赋税,贫苦百姓难以负担。所以每年都有很多百姓,为了逃避赋税,逃亡免遭杀害的人数不胜数。

李元芳上任之后,切实查明当地情况。向嘉靖帝呈递了宛平县民众受苦七事,为百姓请愿。

当时嘉靖帝沉迷修道长生,不愿搭理朝政事务。更何况是李元芳这样,直接上来就指着说他治下哪个地方有问题的。

一般如此的,都杖诛大臣无虚日。朝臣们见李元芳力谏,都纷纷猜测他最后会被杖责还是被杀头。

李元芳在进谏之时,就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所以并不惧怕。他布袜青衣,坦然自如地拱手等待。等到后来圣旨下来,却是准奏的,大家都很震惊。

不管是唐朝的李元芳,还是明朝的李元芳,都是值得人尊敬的好官。

猜你喜欢

  • 我不是好人

    一这一天,对于多数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对于吴宇来说,他作了一个决定,一个改变他平静生活的决定。这个决定是这样开始的。他的为数不多的一个朋友问他,哥们,我在网上认识一个妞儿,一起来玩玩。他犹豫着犹豫着,竟破天荒的说道,好啊,什么时候?

  • 尊严

    一夏日,一如既往的炎热。而这天,对于孙斌来说,除了闷热还有一丝的不安与紧张。这是一个看榜的日子,一个关于他未来道路的一天,自从中考之后,他似乎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的带来而已。而当这天真的到来的时候,他又有些怕了,有一丝退缩,他怕他的分数对不起

  • 老不死的

    (一)吃过早饭,洗碗筷,把灶台也擦拭干净,刚好八点一刻。取下挂在墙上的公文包,出门上班。所谓公文包,里面并没有任何公文,只是装着我的身份证,记者证,几百元零用钱,一张信用卡,和一副老花镜。这个公文包是我最后一次评先进生产者时的奖品,已经很老

  • 老季

    退休五年,老季养成了极为规律的生活习惯。吃过午饭,帮老伴收拾过了,看会电视新闻,两点钟开始午睡。三点钟起床,喝茶,吃一点水果,然后到小区斜对面的小公园遛弯,和老张老李一帮都是退休的老人聊天。老季很喜欢在那儿聊天,按他新学的名词,戏称退休吧。

  • 早春二月的那个晚上

    他在办公室里一直磨蹭到晚上7点多钟。没有多少工作需要急着处理,之所以懒得回家只是因为还没有一点儿饥饿的感觉。回家则一定要吃饭,如果回到家里说句我回来了”然后便坐在沙发里看电视,全家妻儿老少就会莫名其妙紧张兮兮小心翼翼地围着他问是

  • 傻瓜

    我八岁了,仍然没上学。一起玩的伙伴们早已背上书包进了学堂,只余我开始了极其孤独的童年。于是,我一个人便常常光着脚丫去田里玩泥巴,搓汤圆,捏泥人小小的我一直不知道大人为何不送我上学。那年夏天的某个夏午,妈妈到玉米地里除草,我便背着背篓前去割猪

  • 乌鸦嘴

    幼年时,我老是煮不熟饭,再加上我说话有些口齿不清,把三念成探。为此,我没少受皮肉之苦。其实,我内心是说的三,可发出的音听起来就是探,我自己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因此,父母以为我是傻瓜,对我一点不好,从来不疼我。邻居阿姨有时都看不下去了,开玩笑问

  • 手抓布谷鸟

    五岁那年冬,天飘着雪,一只布谷鸟受伤了已不能飞行迁徙,奶奶抓了回来炒了,小小的我正在她家,吃的时候喂我尝了点儿。真好吃!”我说:奶奶,这是什么肉?”奶奶:布谷鸟。是不是还想吃?不给你了,叔叔爷爷他们要吃。&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