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父母在,不关机

父母在,不关机

收录日期:2025-08-08 02:14:16  热度:9℃

我有下班关手机的习惯,有时狐朋狗友吆喝着三缺一、有时领导半夜三更交代任务,时间都归属他人了,不爽。我是个睡意重的人,若是睡不够8小时,浑身都软塌塌的,也没有精神。最让我心烦的是诸如房产信息、药品传销、要账讨债之类的骚扰短信,深更半夜这些垃圾短信总是把我吵醒,害得我后半夜无法入睡,于是我就养成了下班关机的习惯。

前些日子与徐兄一起出差,两人同寝,徐兄不喜欢熬夜,晚饭后到外面散散步,就回到了房间,看会电视就洗洗睡了。徐兄生活习惯与我差不多,但有一点,却让我难受,他晚上不关手机,有时刚刚熄灯睡了,就有电话打来,喊他去玩麻将;或是子夜了,铃声猛响,有朋友喊他去吃夜宵。睡眠正酣,听见徐兄含恼带怒在那里骂娘,原来是连连有骚扰电话,害得我一夜无眠。第一夜,忍忍,算了;第二夜,再忍忍,也算了。

等到第四天,我就对老徐说:“老兄,晚上你把手机关了吧,影响休息。”老徐说:“老弟,手机不能关啊,我家里老母亲都80岁了,身板倒还硬朗,只是老年人了,要是夜里起床摔倒了,或是突然生病了,她打我电话打不通,那可糟了。”我说:“你在外地,即使那些事情发生,你也赶不回去啊?”老徐却说:“一是我接电话,对于老人而言,是安慰,电话通了,老母亲感觉我就在她身边,她就踏实些。二是我可以想办法,比如联系邻居,或是联系医院去急救。三呢,现在交通方便,我可以马上回去,很多病症,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就多一分安全把握。总不能因为有人打扰你,你就连父母的事都不管了吧。被扰事小,父母事大。”

听老徐一说,我忽然想起了我父亲。我父亲70岁那年突然得了脑血栓。那天,父亲早晨起来漱口,一头栽了下去,我母亲赶紧打我电话,我马上叫母亲喊了一辆车,把父亲送到医院,医生说,幸亏来得早啊,不然就危险了。后来,父亲治疗了几个月,基本痊愈。

两年前,我父亲脑血栓突然复发,是在夜里11点多钟,我手机早已关了,妻子也关机了。我母亲、弟弟、姐姐、妹妹轮流给我打电话,都打不通。那个急啊,没经历过亲人生命垂危的人,是感受不到那种心情的。一直到次日上班时间,家人才把我的电话打通。等我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走了,留给我的是终生内疚:在父亲能够睁开眼睛,能够含含混混说话的时候,我不在他身边;等我回去,父亲的眼睛再也不能睁开,嘴里再也不能说话,父亲没能看我最后一眼,我也没能听父亲最后一言。

父母在,不远游。晨省晚拜,或者可以不管;远游去了,谁给老父老母去井里挑水喝?米筒里没米了,柴屋里没柴了,菜园里需要挑粪施肥了,水稻田里需要插秧杀虫了……这些事情,老迈的父母谁不靠着子女?古人没电话没飞机,一旦有事,万一不测,哪里去找子女?所以古代做子女的,信守一条:老父老母若是健在,活动范围只在十里之内,不去百里以外的地方。

随喊随应,电话已给我们解决了;随呼随到,交通已经给我们解决了。甚至扛煤气、煮饭买菜、插田割麦、给父亲揉揉肩、给母亲洗洗碗等,都有物业服务、家政服务、雇工佣工给我们解决了,但有一点,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不管科技如何发达,做子女的责任,是其他任何人任何科技都解决不了的。这就是说,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做儿女的,每日每夜都必须在父母的服务区之内,每时每刻都必须在子女的责任区之内。

父母在,不关机。听了老徐一席话,从此我夜里也不关机了,我手机24小时都开着,保持电话畅通状态,因为我父亲虽不在了,但我老母亲依然健在。

猜你喜欢

  • 义和团扶清灭洋

    义和团扶清灭洋在中国的历史上,义和团运动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事件,该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的清朝时期。作为一个故事专家,我将为你讲述这个关于“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故事。故事的开始是在19世纪末的中国,这个时期正值清朝内外交困,国家面临着来自西方列强

  • 英国强占香港“新界”

    英国强占香港“新界”在20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英国对香港的霸占开始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这一时期,被称为“英治时期”,英国与中国签署了《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并将香港岛租借给英国99年。然而,英国并没有满足于仅仅掌控香港

  • 六君子血溅菜市口

    六君子血溅菜市口在一个古老而繁华的城市里,有一个叫做菜市口的地方。这里每天都人声鼎沸,摊贩们喊着叫卖声,熟悉的氛围总是让人怀念。然而,这个平凡的菜市口在某个晴朗的秋日,发生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血案,成为了城中谈论的焦点。事情发生得如此突然,就像

  • 康梁推动变法维新

    康梁推动变法维新康梁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变法维新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一批尊儒护法的士人,积极地推动变法维新,试图在中国社会中引入一系列的改革,以使中国能够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 爱国士子“公车上书”

    公车是城市交通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每天都会承载着成千上万的乘客来往于城市之间。然而,在这些乘客之中,有一位特别的爱国士子,他通过在公车上写书,换取一份光荣。这位爱国士子名叫李明,是一名年轻的大学生。他自幼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深深热爱着祖国

  • 左宗棠收复新疆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位杰出的将领和政治家为国家的统一和边疆安宁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左宗棠(1811年-1885年)无疑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人物。他在19世纪中叶,通过自己的才智和勇敢,成功收复了当时深受民族分裂和暴乱困扰的新疆地区。当时,新疆

  • 李鸿章主管洋务

    李鸿章主管洋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角色,他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洋务运动是指中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通过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学问,推动国家现代化的一次重要事件。而李鸿章作为这一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和管理者,被誉为中国近

  •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清朝末年的权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垂帘听政的皇帝。她崇尚封建礼教,秉持着强权政治,对于国家大事有着深刻的影响力。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不仅是对她个人权力的展示,更是对整个清朝政权的巨大挑战。慈禧太后生于1835年,成为咸丰帝的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