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小胖猪搬家

小胖猪搬家

收录日期:2025-08-08 02:18:14  热度:12℃

小胖猪又要搬家了。他一连搬了五次,算这次该第六次了,是小猪喜欢搬家吗?不。是邻居不好吗?也不。哎,小胖猪只怪自己晚上睡觉爱打呼噜,呼噜噜,呼噜噜,象天上打雷似的,邻居花公鸡`小山羊`小灰兔……都睡不好,第二天,个个眼睛熬红了,无精打采,一个劲儿打哈欠。小胖猪看着挺难受,象做了错事似的,觉得对不起大家,急着要搬家,就这样,搬了一次又一次。

今儿个一清早,小胖猪背着背包又要去找新邻居了。他想,这回一定要找个独家村自己住,不再影响别人。他这么想着,觉的心里轻松了许多,随口还哼起了小曲:“呼噜噜,呼噜噜,小胖猪爱打呼,朋友睡不好,哎呀呀,怎么办,只好自己盖房住。”他哼着哼着,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山村的树林里。树林里大树小树一排排,葱葱绿绿真好看。哎,就在这里安家吧!他放下包想拣一些枝条盖房子。咦,离地不远,发现有一堆摞得整整齐齐的木头,每根有碗口粗,用来盖房子再合适不过了。

这是谁的呢?他走上前左看右瞧,四周空荡荡,没有别人。小胖猪大声叫:“谁的木头~~~~~~?”除了森林里的回声,一片寂静小胖猪一拍脑门,乐了:准是土地公公心肠好,送木头给我盖房子。他挽起袖子,吭哧吭哧的搬动木头,从包里拿出榔头、钉子,乒乒乓乓地动手盖起了房子。

当新房子快要盖好的时候。嗵嗵嗵,不知从那里冒出一头大象,他晃着长鼻子嗡声嗡气地责问小胖猪:“你怎么随便拿我的木头"“什么,你的木头?”小胖猪一听傻了眼,“对不起,大象哥,我真不知道是您的”。小胖猪耷拉着脑袋不知怎么办才好。 大象看小胖猪 憨厚老实 ,气消了一半,和蔼地说:“小胖猪,这样吧,我砍木头 ,你盖房子,你我都出了力,新房子我俩住!”“好呀!”小胖猪满心欢喜,但又立即改变了注意,“不,不~~~~~~”“怎么不愿意和我一起住?“不、不是、我愿意,只是,我晚上睡觉爱大呼,会吵的你睡不好觉。”小胖猪难为情的说。“ 哈哈,打呼噜,我不怕。你看,我有两只像蒲扇一样的大耳朵皮,盖住了什么也听不见。

“大象哥,你真好。”小胖猪开心极了。”

夜深了,当银色的月光静静地洒在新房子里的时候,小胖猪和大象已经进入了梦乡。小胖猪照例打着雷声般的鼾——呼噜噜,呼噜噜;大象呢,大扑扇似的耳朵罩住了耳朵眼,鼾声再响也不在乎。

从这以后,小胖猪再也不搬家了。他和大象成了好朋友,直到现在,他俩还快快乐乐得住在一起。

猜你喜欢

  • 鲤鱼跳龙门

    在很早以前,宁河龙溪河畔的乡民男耕女织,过着安居乐业的美满生活。一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条大黄孽龙,作恶多端。它不是呼风唤雨破坏庄稼,就是吞云吐雾残害生灵,把整个峡谷搞得乌烟瘴气,不得安宁。每年六月六日它生日这天,更是强迫人们献上一对童男童女

  • 中国古代女子怎么过“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银河的日子。故时人亦称其是中国的“情人节”,而中国古代则称为“女儿节”或“乞巧节”,并留下许多别致有趣的风俗。七夕这天,江南一带的女子都要以槿树(做菜园或家院篱笆的矮树木)叶洗头发。相传,这天晚

  • 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

  • 绝处逢生

    松滋县大山里头有个奇童叫刘聿(yù),说出他的故事定叫你啧(zé)啧称奇!这年春天,几个孩子在山上寻花摘草抓蝴蝶,玩得很开心。有个红衣小孩在捉蝴蝶时,不慎一个跟头摔倒在悬崖边,头上的一顶红帽子不偏不倚飞到了长在崖边的一棵小树上。红衣小孩爬起

  • 鲤鱼跳龙门

    在很早以前,宁河龙溪河畔的乡民男耕女织,过着安居乐业的美满生活。一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条大黄孽龙,作恶多端。它不是呼风唤雨破坏庄稼,就是吞云吐雾残害生灵,把整个峡谷搞得乌烟瘴气,不得安宁。每年六月六日它生日这天,更是强迫人们献上一对童男童女

  • 潘金莲的凄惨命运与爱情悲剧

    奇书《金瓶梅》对若干市井女性形象的塑造无疑是鲜活的,尤其对潘金莲的刻画更是栩栩如生。作者不仅让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其他几房妻妾及一帮姘头争风吃醋,还安排她与若干男人私通,从而让潘金莲成为在民间知名度很高的“淫妇”典范。其实,这潘金莲原本也是良家

  • “知母”的故事

    从前有个孤寡老太婆,无儿无女,年轻时靠挖药为生。因她不图钱财,把采来的药草都送给了有病的穷人,所以年老了却毫无积蓄。这苦日子倒能熬,但老人有块心病就是自己的认药本事无人可传,想来想去,她决定沿街讨饭,希望能遇上个可靠的后生,认作干儿子,了却

  • 老方丈智解双龙劫

    北京城外西山之上,过去有一座寺庙,叫红莲寺。庙里当家的,是一对师徒,老和尚叫处机,小和尚叫辩机,师徒二人能言善辩,颇有心机。北京城里的名商大贾、高官宠宦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儿,常到庙里请他们指点迷津。这一天,秋高气爽,红莲寺里香客如云。一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