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世上最好的房子

世上最好的房子

收录日期:2025-08-07 22:04:21  热度:10℃

那年,大红的结婚证上,他俩的脑袋虽然勉强贴在了一起,两个人的肩膀却各自生硬地朝着外侧别着。他和她,心里都像镜子一样明了:他们的婚姻和爱情没有多大关系,最多只能说,他们彼此不反感。

他们是为了房子而结婚的。

当时,单位福利分房,按照规定,已到婚龄的他,必须要持结婚证才能分到一套40平方米的房子。他是家里的长子,要是分到房子,弟弟将来结婚用房的压力就会小些。而她的哥哥一直等着结婚,她却腾不出家里的房子来。

媒人把两边的情况一介绍,两人都问了同样一句话:身体没什么残疾,也没不良习惯吧?等见了面,看对方胳膊腿儿的都很齐全,模样也看得过去。聊了一会儿,她觉得他还算本分。他觉得她心眼不差。然后,他们分头给媒人回话说:行。

结婚那天,两人都觉得很幸福,那是因为有了房子。他觉得自己快30岁了,总算有个安身的窝了;而她高兴的是,再也不用看哥哥的脸色,让父母跟着为难了,她嫁了个有房子的男人,虽然房子只有40平方米,但她感觉简直就是自己的宫殿。

日子流水一样很快过去,他们有了女儿。当女儿在那个家里一天天长大的时候,她和他才同时感到,40平方米的房子实在是太小了。但是,想要通过福利分房换到更大的房子,已经不可能。他的工厂早已改制,他买断工龄后在一家购物中心当电工,她是一家药店的营业员。

女儿渐渐大起来,他开始睡客厅沙发,她和女儿睡在卧室。但是后来女儿说,她需要一间独立的卧室。不然她都没法带同学到家里来。女儿的话让他们心酸。

那天。她忽然对他说。她从药店辞职了。他很生气,说这样的事为什么不商量一下。她说,以前有什么事不也都没商量过吗?他这才意识到,结婚16年,他很少过问妻子的事,而他自己的事,也很少跟妻子说。做了16年的夫妻,他们的肩膀似乎还是朝不同的方向别着。

她说,她应聘到保险公司当业务员了。本来人家嫌她年纪大不要她,但是她磨了好长时间才打动对方。

3年后,她拿出6万块钱交给他:新房子的首付交了就可以入住,我都打听好了,想和你一起去看看。

75平方米,两个卧室,大的那间给女儿。看房的时候,他俩同时说。

接下来的日子,她整个人又有了当年看着窗帘摇曳的欢喜。他们有了大房子,女儿有自己的卧室了。他工作忙,她就一个人跑装修市场买材料,一会儿是地板,一会儿是顶灯,一会儿是油漆,一会儿是马桶。整整两个月,她忙得昏天黑地,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儿。

新房子总算装修好了。但她却病倒了。她一个人去医院,以前去看头疼脑热的病,她从来没让他陪过。这次,当医生要求和她的家属谈话时,她仍旧固执地说,丈夫出差了,她能对自己的病情负责。

星期六,女儿要求去看新房,她带女儿去了。女儿兴奋地在新房里转圈、跳舞,搂着她的脖子说,妈妈。明天就搬家吧。

从新房出来,她带女儿去了麦当劳,然后又去了游乐场。女儿显然对这些都没兴趣,不停地说,妈妈,我们赶快搬家啊。

回到家,墙也斑驳了,窗帘也褪了色,水泥地有数不清的小凹坑,这套她曾经想搬离的老旧的房子,却让她有了不舍。她对女儿说,急什么,反正已经装修好了,这套老房子是我和你爸爸当年的婚房,也是你出生的地方,这么快就搬走,有点舍不得,再住段时间。他大声喝斥:都装修好了,为什么不搬?不是为女儿高兴吗,要是旧的好,那干啥买新的啊。她不出声。他说不上多关心她,但却很少对她发这么大的火。

那天觉得精神好的时候,她把女儿找来,抱住女儿坐在老旧的沙发上,哭了起来。她和女儿谈了很久,15岁的女儿泣不成声,不停地说:妈妈,我陪你一直住在旧房子里。

她还是没能住太久。医生原本告诉她还有3个月的时间,但刚刚过了2个月,她就要走了。那天,一家人在客厅的茶几上吃完了晚饭——这么多年,他们在阳台上做饭。没有餐厅,就一直在茶几上吃饭。放下筷子。她靠在沙发上,掏出新房的钥匙交给他,又把女儿的手放在他的手心里,然后,她的身体渐渐从沙发上滑落下去。

女儿扑在她身上,号啕大哭。是女儿告诉他的,她已是脑瘤晚期,因为觉得没救了,她也不想去医院了。她不搬家,是因为如果她死在了新房里。那就没有人愿意住那个房子了。但是。她那么地希望以后能有个女人住进去,照顾他。所以,她要留下全新的房子、吉利的房子,给他和他的未来。

他一直都觉得,妻子是为了房子嫁给他的,而妻子死去的那一刻他才知道,16年的共同生活,妻子对他的爱,已经充满了房子的每一个角落。

猜你喜欢

  • 简单为尚

    走在一条路上,我们从来不是一个人,转角在卖早餐和顾客攀谈的大哥,迎面走来和孩子嬉闹的妈妈,手中智能手机在人人网和微博里大量浏览着信息。我们一个人走,听着属于一个人的歌,却有太多的信息束缚着我们,没有时间独自思考,我们看似自由不羁却被束缚

  • 结果子的树

    在南方,看到一种树,高大,树干光溜溜的,很暄胖的样子。没记住树的名字,也许是不很喜欢的缘故。暄胖的枝干把树皮撑得没了一点褶皱,光滑细白到人们在上面写了很小很精致的字: love , 到此一游这树让我想起那种暄胖的男人,细白、慵懒、表情模

  • 小国有道亦有谋

    在从奥地利奔向瑞士的途中,我们意外地增加了一个游览国,这就是列支敦士登。虽然只能途中观赏,但幸而车子开得特别慢,可让我们一瞥又一瞥。 天堂躲藏在山水之间。山是阿尔卑斯山,水是莱茵河。难怪该国的国歌就叫做《在年轻的莱茵河上》。从

  • 开玩笑的文明

    最近网上涌现出来了一大批杜甫人像的涂鸦。最早的源头,是有人给历史课本里的杜甫手中加了一把狙击枪,大家看了,都觉得很好笑,于是群策群力,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杜甫时而化身灌篮高手,时而变成绿林大侠,一会儿骑上摩托车,一会儿跳起了钢管舞,层出不穷。

  • 坠入琥珀之城

    一 在一次朋友家的聚会上,我和一位英国老先生有过一场小辩论。 我说我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要保留Mill Road上的那些老房子。如果是保护国王学院、三一学院之类的地方,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它们历史悠久建筑壮观,但是Mill Ro

  • 那些可能被放大了的年轻焦虑

    如果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年轻人的情绪,10年前大概还是忧伤,10年后的今天,忧伤已被焦虑替代,年轻人集体焦虑于物质、生存、身份、职场等各种压力。于是,在各大门户网站、论坛、微博上,各式各样的哭穷帖此起彼伏。比如,月薪1万才配谈恋爱、两房一车

  • 愿每个人都能被温柔善待

    一天,我梦见我的太姥姥,养育过我、临死前叫着我的名字的太姥姥。光头,短短的白发茬儿,目光平静如水地看着我。 我开始后悔为什么没有去参加她的葬礼,他的葬礼,他们的葬礼?我非常后悔。为什么我那么软弱,那么怯懦?我一直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

  • 很高兴,我不认识你

    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 一张,两张,三张庄笑颖数了数手上的明信片,从今年1月底开始参加换片(交换明信片)以来,她已经收到了60多张明信片。 换片的寄者全都素不相识,不停更新着帖子:有人推崇手绘,有人喜欢原版,有人等着在拉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