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别把丈夫调理成“办事员”

别把丈夫调理成“办事员”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1:10  热度:8℃

当我们办公室里的人半开玩笑地将菲姐称之为女皇的时候,她欣然笑纳。说起来,她可真称得上是我们这些所谓的贤妻良母的反面教材。

我们见过菲姐在家里威风八面的情景。几位同事在客厅里高谈阔论,菲姐的老公系着小围裙跑前跑后地忙碌着,不时地端上水果与饮料,还附和着我们的话题。

这个男人心甘情愿地为我掏腰包,贴心肺!这是菲姐对老公的评价。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眉眼间闪着一种得意。事实上,说菲姐把老公调理成了办事员一点也不过分,这个男人为她打点着生活中的一切。

菲姐最经典的做法就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嗑瓜子,却吩咐老公端茶倒水。说实话,这样的老公确实让我们感到几分眼热,每当我们感叹自己的老公不具备这种优良的好基因时,菲姐却不屑地说:唉,他在单位就是办事员,干的也是端茶倒水的事情。到了家中,他只不过是犯犯职业病罢了,别把他想得那么高尚。

你们知道我过得多么不容易吗?菲姐说着,开始诉苦。家里的财政权虽然握在手上,可是一切与钱有关的事情都需要她来操心。从买房子到装修,从购家具到买家电,哪一样不是她冲在最前面?最重要的是,家里收入的三分之二是靠她当业务员挣来的,回家之后不享受女皇的待遇,叫人情何以堪呀!

事实上,菲姐的做法未必是聪明女人的做法。想想看,如果男人在家里没有一点地位,那么他在外面又怎么能抬起头?女人在家里调教出一个听话顺从的办事员,男人有可能永远没有进步。打消他们的傲气和志气,是一种比没收他们的信用卡更可怕的事。

女人们总是幻想,自己的老公最好俯首称臣,被呼来喝去才甘心。好像这种百依百顺的精神,才是体贴,才是爱。其实,喜欢这样做的女人,又何尝是贤惠爱家的妻子?女人是舒服了,男人的面子却得折叠起来,塞入口袋,藏在见不得人的地方。这样的滋味,他们不一定喜欢。所谓爱情的奴隶,平时客串一把还可以,但要长期地唱下去,任谁都受不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女人感叹,婚前男人恨不得匍匐在地上表忠心,婚后却是翻身农奴把歌唱。其实,不是男人变了,只不过是他们恢复到了过日子的正常状态而已。

有的男人看似温柔似水,脾气好得胜过客服人员。事实上,他们骨子里有着天生的男子汉情结。这种情结是与生俱来的,会随着自己的经历进行改变。如果女人一味打压他们的这种情结,剥蚀他们的信心和勇气,算计如何让他们在家里多做一些事情,那么这个调理男人的过程只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男人被女人调理得越来越没出息,甚至要靠吃软饭活着;另一种就是男人的骄傲和自尊演变成了一条潜伏的毒蛇,它可能冬眠,也可能会随时出洞,咬伤自己,也咬伤女人,甚至有可能将婚姻吞噬。

如果女人能激发男人的斗志,让他勇往直前,以积极的态度和热情活着,那真是比捡到一个聚宝盆更有用。当然,我并不是讲家务活非要其中一个人全包。事实上,家务需要两个人一起承担,要任何一方来完全承担家务都是影响家庭和谐的做法。聪明的女人,懂得分配任务,在做家务的时候,也叫上他。分工合作而又配合默契,这才是理想的家庭模式。

聪明的女人,要懂得前进,也要懂得储备后退的路,把握老公不是把他训得像办事员一样俯首帖耳就万事大吉了,更重要的是两个人携手并进,你刺激他奋斗,他鼓励你上进,两个人撒着欢儿地朝前奔,这日子不幸福才怪!

猜你喜欢

  • 成功的本能

    上个世纪初叶,科学家们还搞不清楚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到底是怎样在“有目的”地工作,如何达到其目标。他们通过长期而细致的观察认识到了某些现象,但是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将这些现象联系成一个有意义的概念。然而,当一台台“电脑”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大行其道,

  • 心理测验

    有一位教授做了一次心理实验。在五百个学生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五名学生,参加一次学习竞赛。他先在五百个学生中,挑出五十个优秀生。然后在这五十个优秀生中,再挑选出五个特别优秀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这五名学生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习竞赛。事后,一

  • 潜能是金

    一百多年前,著名的坦普尔大学创始人拉塞尔康韦尔,是美国费城一位博学的牧师。他曾为创办一所服务于贫穷学生的大学所需的一百五十万美元奔波了五年,但收效甚微。后来他在受到一个偶然的启发后,意识到应当从自身的内部潜能挖掘开始,发挥自己的优势,满足他

  • 人的差异

    一个城郊的居民区住着三户人家,他们的平房紧紧相邻着,三个男人都从农村招工进了一家炼铁厂。厂里工作辛苦,工资又不高。下了班,三个人都有自己的活。一个到城里去蹬三轮车,一个在街边摆了一个修车摊,还有一个在家里看书,写点文字。蹬三轮车的人钱赚得最

  • 人生的大门没有钥匙

    两个儿子大了,老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让哪个儿子继承遗产?富翁百思不得其解。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时代,他忽然灵机一动,找到了考验两个儿子的好办法。富翁锁上宅门,把两个儿子带到一百里外的一座城市里,然后给他们出了个难题,谁答得好,就让谁继

  • 听比说更能解决问题

    美国汽车推销之王乔吉拉德曾有过一次深刻的体验。一次,某位名人来向他买车,他推荐了一种最好的车型给他。那人对车很满意,并掏出一万美元现钞,眼看就要成交了,对方却突然变卦而去。乔为此事懊恼了一下午,百思不得其解。到了晚上十一点他忍不住打电话给那

  • 阿傩取水

    有一次,佛祖经过一片森林,那天烈日当空,特别热,他觉得口渴,就告诉侍者阿傩:“我们不久前曾跨过一条小溪,你回去到小溪边帮我取一些水来。”阿傩回头去找那条小溪,但小溪实在太小了,再加上有一些车子经过,溪水被弄得很污浊,水不能喝了。于是阿傩又返

  • 呆若木鸡另解

    《庄子》载有这么一则小故事。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养鸡,这些鸡不是普通的老母鸡,而是要训练好去参加比赛的斗鸡。纪先生才养了十天,齐王就不耐烦地问:“养好了没有?”纪先生答道:“还没好,现在这些鸡很骄傲,自大得不得了。”过了十天,齐王又来问,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