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文人的背功

文人的背功

收录日期:2025-08-07 22:09:56  热度:8℃

文人的背书功夫大小,与他的学问成就成正比,这个结论大体上是不会错的。

早年,章太炎在台湾做记者。一次与同学李书聊天,他自信地说:“在我所读的书中,95%的内容都可以背诵出来。”李书不信,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于是把自己读过的经书全搬了出来,想考倒他。不料,章太炎如数家珍,连哪一句出自哪本书的哪一页都丝毫不差,让李书佩服得五体投地。有这样的背功,章太炎后来成为海内外闻名的国学大师,想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1933年9月,钱钟书在私立光华大学外文系任讲师,兼做国文教员。当时,钱钟书和同事顾献梁同住一个房间。一天,他看见顾正在埋头钻研一本外国文学批评史,于是随便说了句“我以前也读过这本书,不知道现在是否记得其中的内容,你不妨抽出其中一段来考考我”。顾不信钱钟书有如此好的记忆力,于是专门挑出最难念的几段。而钱钟书却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十分流利地全部背了出来。钱钟书后来被誉为“文化昆仑”“民国第一才子”,就与他的过人背功不无关系。

大数学家苏步青背数学公式肯定是如数家珍,没想到背古文也是他的强项。他读小学的时候,天天背诵《左传》《唐诗三百首》。到毕业时,这两部书他已能背诵如流。刚进中学,老师不相信他能写出《读〈曹刿论战〉》一文,顺口举出一篇《子产不毁乡校》让他背。他一口气背完,说:“整部《左传》,我都可以背下来。”文理相通,互相促进,苏步青的成就又是一例。

也有一种观点说,背那么多东西没用,净浪费脑细胞,需要的时候去查一下,不就全有了。这话固然有理,但别忘了,如果没有查阅条件时,肚子更没有装上几十万字的东西,那可就抓瞎了。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即兴发挥,用了那么多典故、名言,他上哪去查啊?文天祥在牢里写成的《正气歌》,广征博引,洋洋洒洒,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和记忆,恐怕也是难成其事的。

背书还有一种特殊用处。资中筠在《冯友兰先生的“反刍”》一文中讲到一件事:冯友兰晚年失明以后,完全以口授的方式“吐”出其所学,继续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他自己把这戏称为“反刍”。

陈寅恪先生也是如此,他55岁时失明,在以后的24年里,一直凭着以前熟背的东西在大学里传业授课,著书立说,成就斐然,令人敬仰。

还有唐代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后,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他惊人的记忆力,努力弘扬佛法,纠正日本佛经中的错漏,传播中国文化,并讲授医药知识。

试想,如果万一我们也双目失明,不能再阅读和查询,肚里还能有多少东西可以供我们驱使呢?经验告诉我们,会背的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杜工部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一是弄懂,二是熟记。所以,民间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话糙理不糙。

博闻强记的背功从哪里来?靠过目成诵的天赋,这种人少之又少,如同凤毛麟角;再就是靠苦读苦背,“三更灯火五更鸡”,舍此没别的捷径可走。当然,背书不是死记硬背,还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这才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 三个瘸子相亲

    邱财主有个女儿,年方十七,黑不溜丢,其貌不扬,为小女的婚事,邱财主心里很着急,这种事,急不得火不得,有人给邱财主宽心,是小女婚姻大门还未开启,姻缘未到。说不着急,那是假话,这邱财主话里话外,把女儿的婚事挂在嘴头上。这天,管家见了邱财主,走上

  • 赞助

    市里“三帮五联”活动安排多管局赞助两家单位,一家是城郊的黄沙滩小学,一家是雁南看守所。办公室甘主任收到上级来文后请示局长景山,景局长作了批示:党委班子集体讨论。两天后,局班子讨论赞助一事,几个副局长除了出差在外的舒副局长外,一个个只顾低头喝

  • 美女卖车

    天空下起了小雨,金鹏广告公司总经理陈刚开着一辆宝马车在大街上奔驰。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刚好红灯亮了,陈刚停下了车。这时,他看见一个长发飘飘的漂亮女孩,穿着一身素雅的连衣裙,女孩竟吃力地蹬着一辆三轮车,从陈刚的眼前驶过。看着女孩漂亮的脸蛋,陈刚

  • 张大嘴请客

    同事张大嘴是个出了名的铁公鸡,平时我们几个轮着请客,可是直要每次轮到张大嘴那儿,一准要卡壳。每次张大嘴不是说家里有事就是说口袋里没银子,弄的我们几个心里老大的不痛快。怎奈我们天天在一些上班,早不见晚见,为了这么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得罪人实在不

  • 一只呼唤“自由”的鹦鹉

    有一位为了自由而战的斗士,不停地奔赴各地演讲、宣传。一天,他选择在一家宾馆住宿。宾馆老板有一只漂亮的鹦鹉,它一看见斗士就开始尖叫:“自由!自由!”自由斗士觉得鹦鹉太可怜了,它理应得到自由,这正好也是自己分内的事。夜半三更,当宾馆老板熟睡的时

  • 陈三吃面

    星期天休息。陈三起床时已近中午,饥肠辘辘,就去了一家面馆。“一份炒面,一份小菜。”他嚷道。“稍等,马上就上。”他在紧贴窗户的座位上坐下。面上来了。他吃了一口。不对,怎么感觉有人看他。他一瞅,是里侧邻座一姑娘在瞟他。陈三对自己的相貌向来很有信

  • 都怪狗太能生

    这天,小刘背着旅行包去外地一旅游村体验生活。一路上沿途欣当地的风景。走着走着忽然一阵内急,可眼下找了好久也见着个厕所,正当他焦急之时,他一眼瞥见了前面巷口有一个电线杆。这段路正好不是十分热闹,偶尔才有几个人经过。小刘心想,管他三七二十一,先

  • 魏大娘走亲戚

    魏大娘湖北某县人氏,能说会道,可惜嫁了个佃户人家,日子过的紧紧巴巴,当然也没什么好吹嘘的了。算命的说魏大娘命硬。生了有三个女儿,个个如花似玉。老大,老二嫁的人家都一般般,魏大娘一心希望老三嫁个有钱人,三女没有辜负她的期望,找了邻县赵员外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