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林经理”林志炫

“林经理”林志炫

收录日期:2025-08-07 22:18:18  热度:9℃

在粉丝中,林志炫还有个别名,“林经理”。

这是因为林志炫除了唱歌,当明星,还担任着家族印刷厂的经理。厂子规模不大,只能接接学校校刊或者公司的宣传资料这种单子,早年由他父亲创立,后来交给他。在他没有演出的时候,他都要回到印刷厂里去管账、跑业务,人手不够的时候,还要兼顾小工和送货员。很多人都想象不到,那个台上光芒四射的大明星,居然在业余时间会是个一手油墨的印刷工人。

林志炫自己说,他一直过着“灰姑娘一样的生活”。最红的时候,他送货到客户那里,客户还以为他是林志炫的弟弟,对他说:“回去告诉你哥哥,他唱歌真的好听。”他说:“一定一定,我一定转告。”

能在两种身份中间游刃有余,林有诀窍,“我告诉自己,当我眼镜戴上的时候,我就是歌手,我自己的心态就可以调整到舞台上,具有光环的;我要把眼镜拿下来,我就说,我现在是印刷厂的业务经理林志炫”。

他做到了,在台湾南部的学校,很多人都看到过这位高高瘦瘦的印刷厂业务员来送货,“有一次我要把四大包书送上六楼,有学生找我签名,我的条件是帮我把书送上六楼,他们答应了,我好开心,签个名就有人帮我扛书”。他到写字楼送货,遇到粉丝要求合影,林志炫规规矩矩穿着工作服站在粉丝身边,毫无明星范。

在奇葩遍地的娱乐圈,刚刚有点名气就自命不凡两眼向上气焰熏天的各路“明星”多的是,林志炫和他们相比,无疑算是一个奇迹。他曾经很红很红,红到路人皆知,又因为想要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而进入事业的低谷,年青一代在《我是歌手》中看到他,还以为是新人刚出道,这一切,都没有改变他以“林经理”的身份来生活。

娱乐圈的繁华和喧闹,只是一件华丽的衣裳,他也知道披上去的时候,自己有多么光芒万丈,他爱这种感觉,称只有听现场的观众才是真正会听歌的人。但他穿得上去,也脱得下来。他不会让这件衣服成为自己生命的负担,不会因为迷恋上更完美的自己而忘掉真正的自己。有魔法的不只是他的眼镜,而是他淡定的心。

在上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之后,林志炫重新被更多人所了解,很多人惊叹他47岁还能保持着年轻儒雅的容貌,这或许就是因为他内心淡泊,心态平和,没有被欲望和名利绑架。有人说,三十岁以后人就要为自己的相貌负责。是的,年龄可以带来生理上的衰老,但我们的这张脸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内心的安稳与动荡。

这是一个崇尚成功的年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被成功学所渗透。人们追求成功,是因为要补偿自我的缺失,总觉得要达到某个高度“我”才能成为“我”,只要达不到自己就是失败的,不成功的。这种成功的代价就是失掉自己真正的名字,变成某某家、某某领袖、某某明星,为了维持别人眼中的传奇,时刻不能松懈。到最后,华服变成了绳索,捆绑了自己。

人的一生只有一个名字值得人终身相随,那就是,“我”。正是牢记着“我就是我”,林志炫在明星和经理之间穿梭自如,对高潮与低谷都淡然处之,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担得起。而从少年就红极一时充当着“美国甜心”的布兰妮终于崩溃了,是因为她一直在做着别人让她做的事情,不是在做自己。她的成功,不是自己的成功,是别人的成功,所以就显得那么重,重到无力承受。

猜你喜欢

  • 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辰,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què),他从小就很英勇,也很有理想。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甚么志向,宗悫回覆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必然要冲破一切障碍,一往无前,干一番事业。宗悫颠末好学苦练,尽力奋斗,终究成为一名能

  • 杞人忧天

    杞国有一小我,总是怕天塌下来,怕地垮下往。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觉也不敢睡,饭也不想吃。他的伴侣看他总是耽忧,倒替他耽忧起来,跑往跟他说:“天不外是很厚很厚的大气。你成天呼吸步履,都在大气里,干嘛要担忧它会塌下来呢?”阿谁人听了可加倍耽忧了

  • 大公无私

    年龄期间,晋国有一个操行高贵的医生,名叫祁黄羊。一天,晋平公召见祁黄羊,问:“此刻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派谁往比力适合呢?”祁黄羊说:“叫解狐往吧。”晋平合理:“解狐不是你的敌人吗?你们见了面彼此连号召都不打,你怎样会保举他到如许主要的处所当

  • 一发千钧

    西汉期间有个闻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善于写辞赋。一起头,他在吴王刘濞(bì)那边做郎中,没想到刘濞是个有诡计的人,他一向筹谋着要叛逆朝廷。枚乘知道今后,就写了一封名叫《谏吴王书》的信给刘濞,很峻厉地劝阻吴王说:“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

  • 弄巧成拙

    北宋期间,有位画家,叫孙知微。专善于人物画,一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拜托,画一幅《九耀星君图》。他专心将图用笔勾好,人物绘声绘色,衣带飘飘,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后一道工序。刚好此时有伴侣请往他喝酒,他放下笔,将画细心看了好一会,感觉还算对劲

  • 塞翁失马

    在两个国度的边疆上,住着一个老头儿。有一回,老头儿家的一匹马跑丢了。摆布邻人知道了,都来抚慰老头儿。老头儿其实不焦急,他说:“这算不得甚么。跑了一匹马,未必不是件功德。”过了几天,跑丢的那匹马本身回来了,还带回来一匹千里马。摆布邻人知道了,

  • 完璧归赵

    战国时辰,赵王获得了一块宝贵宝玉“和氏璧”。这件工作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往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贯是只想占廉价,不愿吃亏的人。这一次怎样这么风雅呐?要不承诺吧,怕秦国发兵来进攻,

  • 嗟来之食

    齐国大饥馑。有小我叫黔敖[qián至áo],他煮了一大锅粥,摆在亨衢边上,布施受饿的人。有一小我饿得有气没力,跌跌撞撞地从亨衢那头走过来。黔敖看见了就高声吆喝说:“嗨,到这儿来!我让你吃个饱!”阿谁人抬开端来,瞪着眼睛对黔敖说:“你吆喝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