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珍惜生命,远离股市

珍惜生命,远离股市

收录日期:2025-08-08 01:01:58  热度:8℃

我进入股市的时间是2006年7月,也就是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因为几个月前中国股市大盘指数跌破了1000点,我认为最佳入市时机已到,就找人借了10万块钱去炒股。

那个时候钱真好挣啊,不管买什么股票都在涨,每隔几天就能撞见一次涨停。但是我并不满足于跟着大盘涨,还想赚得更多。我开始买书来看,把什么《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波浪理论》《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等有关股票投资的“名著”都找来看了一遍。

那时有一种幻想,觉得靠炒股票赚钱很容易,以后就可以靠这个吃饭了,也就懒得去找工作。此前还打算跟几个朋友一起创业,那10万块钱既然被我用来炒股,创业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当大盘指数从6000点开始下跌的时候,我在过去一年多挣的钱就开始一点一点往回吐了。这时候我发现,自己曾经非常得意的那些“炒股技术”,没有一种是真正有用的,买什么股票都会跌。一直回吐到3600点,亏得还剩不到10万块钱了,我终于受不了了,斩仓出局,把剩下的钱全部转回到银行卡上,从此退出股市。这个时候算下来,在接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实际上只挣了大约10万块钱。即使纯粹算一个收入账,也变得非常不划算了。

更要命的是,这个时候我再去找工作,已经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同一届毕业的同学,都已经工作了快两年了。一般比较好的大公司大企业会给应届毕业生提供一些很好的岗位,一旦不是应届生,就会对工作经验有要求。我既不是应届毕业生,又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我连续给一些大企业投了简历,却没有收到一个回复。

没有办法的时候,我才想起来重新回学校去读书。还好我考试的功力还是有的,经过几个月的准备,我终于考上了博士。后来就一帆风顺起来了,我去了剑桥、哈佛、麦肯锡,出版了《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

那一段炒股经历,让我刻骨铭心。我知道了什么叫作“珍惜生命,远离股市”。

人的一生,从20岁到30岁这一段时光——如果你不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是比较艰难的。包括像任正非、柳传志、马云、刘强东这些白手起家的大牛人,他们在这个年龄的生活也是比较黯淡的。因为这一段时期,从学校走进了社会,要自食其力,但是资历、经验、关系网络等资本都不具备,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这段时期应该是一个半工作、半学习的时期。即使去机关、企业工作,也带有学习的性质。所以机关或企业并不会按照你的付出程度支付“足够”的报酬,因为你的工作能力和其他各方面还很不成熟,他们同时也在为你提供一个学习进步的环境。

如果不考虑家庭因素,同龄人之间在20岁到30岁这段时期并不会拉开很大的差距。没有飞来横财的话,大家都过着一样平凡的日子,默默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努力着。但是过了30岁以后,差距就会拉大了,成功的人可能非常成功,变身为社会名流;而没有成功的人可能会原地踏步,还是原来那样的地位或收入。

正因为如此,年轻人如果把时间放到炒股上,每天被行情的波动折腾得对本职工作心不在焉,最大的损失不是钱,而是耽误自己能力素质的提升。

股市上挣的钱能够立竿见影地看到:行情最火爆的时候,一两个月就能翻一倍,是很刺激的。但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炒股根本不挣钱,挣到的还会赔回去,得不偿失。在工作学习上所花的时间,短期内很难挣到什么钱,你工作努力一点还是敷衍一点,上班时间是一有空就看看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书籍,还是偷偷摸摸地打开电脑看股票,每个月都是那么一点工资收入,并不会增加。但是,从长远来看,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最终会在关键时刻让你脱颖而出,并因此而受益终身。这种回报,比股票市场上能够挣到的钱,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可靠多少倍。

股票市场制度的设计,本来就不是让普通人赚钱的。一个人要想稳定地获得某种形式的收入,都要对应一种这个人所掌握的资源。他要么掌握生产性要素进行创造获利,要么掌握破坏性要素进行破坏获利。

比如,你精通计算机软件,那么你就可以通过编程赚到工资;如果你精通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你就可能成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就是从别人手里掠夺财富来获得收入,这叫“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

不管是生产性还是破坏性要素,你总得占有一样。如果你一样都不占有,纯粹就是去赌钱玩,那么最后一定会得到一个平局:一会儿输钱,一会儿赢钱,最后不输不赢。

但是在真正的赌场里,输钱的总是赌徒,赚钱的总是庄家。这是因为庄家掌握了“破坏性要素”,就是可以通过操纵规则和作弊来掠夺赌徒的钱。

那么到了股市——这个不停波动的市场里,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们掌握了什么资源可以参与股票市场的财富分配?有生产性要素吗?没有。那些能够经营企业上市的企业家才有。有破坏性要素吗?还是没有。那些操纵股市的庄家才有。那我们这些普通的年轻人,凭什么能赚到比钱存在银行吃利息更多的钱呢?相信什么波浪理论、什么趋势线,你能玩得过那些金融、数学专业毕业的研究团队吗?

把这个道理想清楚,我们就不难发现,我们去股市赚钱,最好的结果,就是不亏本,能够不被别人掠夺,挣点跟银行利息加社会最低工资标准差不多的收入就到头了。

不管是哪一种结果,我们的时间都耽误不起。有人会听信关于“价值投资”的谎言,说我就长期投资,学习巴菲特,放在那里不动,又能挣钱又不耽误本职工作。这种想法同样是行不通的:如果你只用很少的一点钱去炒股,比如收入的10%,这点长期“价值投资”的收益其实对于你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如果你投入大钱去炒股,股市的波动会影响你的生活,那么虽然你心里想着价值投资,但还是会变成一个赌徒,每天除了关注股市行情以外,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能够掌握的那一点点资金,根本不值得我们浪费时间去“理财”。最需要“理”的“财”,是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如果我们真的要玩股票,学习巴菲特、索罗斯,那应该做的不是拿着自己的钱去玩,而是像他们一样,学一个金融或者数学的学位,然后进入金融行业工作,争取成为基金经理,拿着别人的钱去玩,赚了拿提成,亏了也不管。

如果你不打算这么干,那么,请远离股市,最好是碰都不要去碰;如果你已经进入了股市,最好马上清仓,把所有的钱转回到银行卡里,然后专注于自己的梦想,把它一点一点变成现实。

如果你还是对股市恋恋不舍,还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那么,你生活的价值,无非就是花一些时间在电脑屏幕上观察布朗运动罢了。

猜你喜欢

  • 活成一盏煤油灯

    小学位于村口一处高岗上,村里的孩子上学都要过一条小河。河边的黄茅白苇十分茂盛,放眼望去能一洗尘目。河道里摆着几块垫脚的石礅,踩着可走到河的另一边,爬上斜坡就是那所不大的校园了。我读小学时,教室里没有电,每天晨读或者晚自习,都要点起煤油灯照明

  • 上帝没空来救你

    有个人不小心掉进河里,惊慌失措地在水里边挣扎边大喊“救命”。拿破仑恰好打这里经过,他没有命令卫兵下水救人,而是果断地从贴身侍卫手里夺过一把枪,朝落水者附近区域连开数枪。奇迹发生了:听见枪响,落水者猛然一跃而起,迅速游上岸。很显然,落水者并非

  • 成功或失败的理由,我没有时间

    有个人很喜欢绘画,小时候被人称为神童画家,他的心里便有了当画家的梦想。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先是忙于考理想的大学,又在大学毕业后忙于找一个好的工作,工作后为了发展还要忙于业务和人际关系,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一天,他找一份资料时。不经意间发现了

  • 上帝和撒旦

    常常在想一个问题,撒旦是罪恶的主手,上帝为何不杀了他,而将他打入地狱。年龄大了,渐渐通了。亚当忤逆了他的父亲,因此亚当就必须遵守他的誓言,不得背叛夏娃,而夏娃也必须慬守誓言,撒旦是他们的见证。于是,便有了病毒,便有了爱滋病,那不过是撒旦的化

  • 成功背后的酸甜苦辣

    “假如他当初失败了,屈服了,那他在人们的眼里,不过是个疯子。幸而他成功了,所以他是个天才。”美国橡胶工业之父、发明家查尔斯·古德伊自传里的这句话,道破了世态炎凉,也是他饱尝人生酸甜苦辣的真实写照。19世纪初,世界的橡胶工业刚刚起步。但是,着

  • 无用于事,有用于心

    20世纪80年代,一个美国人参观了北京、上海、西安几所中小学,回国后写报告说:“中国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中国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教师解释,它是学校作业在家庭中的延续。中国把考

  • 谁都无法替你买单

    那天放学后,他忐忑不安地回到家,猜测父亲会怎样“修理”自己。吃完饭,父亲说:“一会儿你到我书房来一下。”他的心陡然又紧张起来,看来父亲是铁定了要教训自己的,讲那些耳朵都听出茧子的大道理,或者干脆武力解决。他把刚才的柔软和温情一并收拾起来,身

  • 先给别人找理由

    数日前,曾看过一期访谈。主持人问著名影星葛优面对狗仔队恼人的偷拍时,都采取过哪些措施。“嘿,巧了,前几天我刚在家被人偷拍,”葛优摸着自己光亮的脑袋说,“不过这事儿啊,我是这么想的,我不生气,你想想拍照片的这小孩,他冒了一挺大的危险,他得潜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