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掏耳总统

掏耳总统

收录日期:2025-08-07 13:06:18  热度:11℃
一个从乡下来到城里的年轻人,不知奔波了多少天也未谋到职业,身上带的盘缠早已花完,口袋里只剩下一个在家给他奶奶掏耳矢用的掏耳勺。
身无分文,又一无所长,看来,要不想饿死,就只有靠这掏耳勺来谋生了(好在在家时经常给他奶奶掏耳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虽然,掏耳矢这个职业不算显赫,但毕竟是一种正当的劳动,何况从眼下看,还没人注意到这个行业,说不定还是个冷门儿,真能找来饭吃呢!
重要的是行动。好吧,就从掏耳矢干起吧!年轻人下定了决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开始热情地询问一个个行人,需要不需要掏耳矢的服务,但都被行人们拒绝了。年轻人不明白,陌路相逢,人们是不会轻易相信他的;何况大多数人行色匆匆忙着办事,根本无暇顾及耳朵问题;再者,在马路边让别人掏耳矢,也不大适宜。
一个好心人向他建议,不妨到医院耳科病房去试试,看能不能找点这方面的工作。
一句话提醒了他。于是,年轻人来到一家医院的耳科,请求医生能给他一份掏耳矢的工作。这里每天都有很多耳病患者,人手不够,也确实需要一个临时工帮助医生清理耳垢,于是就留用了他。
耳科病室耳病患者很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病例类型十分丰富,加上年轻人虚心求教,服务周到,他掏耳矢的技艺提高得很快。不管患者有多恶劣的耳矢状况,他都能够手到病除,应付自如。他还潜心研究耳病,发现了不少与耳矢有关的耳病类型,并把他的分析意见及时提供给医生,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医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医生和病人对他都很满意,尊称他为“掏耳先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掏耳先生经过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努力,终于成了全国闻名的掏耳专家了。他的医术已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程度,他不仅能从病人的耳轮、面容、眼神、嘴角和脖颈的倾斜度以及回答问题的语音上分析判断出病人耳矢的厚度、分布、病理类型,更为神奇的是,即使在离他几十米远的地方,他也能从病人的走路姿势中判断出他的耳病状况。
掏耳先生的事迹轰动了全国,不久传到了总统那里。
这个国家的总统因忙于政务,无暇顾及耳朵情况,竟积了很多的耳矢,耳朵里整天轰轰隆隆地响,严重影响了总统的听力。虽然总统也有保健医生,但大都是教授、博士之类名人,总统不好意思让他们给掏耳矢,他自己也不敢在耳朵上乱掏,怕一旦捅破耳膜,后果严重。总统很想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因为耳矢堵塞的缘故,听不见或听不太清楚。比如,人民说要增加工资,他听成了“增加工时”;人民说要增加福利,他听成了“征加税利”等,闹了不少笑话和误会。人民群众很有意见,批评他是聋子总统。他自己也感到很苦恼。
因此,他决定聘请掏耳先生到总统府来为他专门掏耳矢。
掏耳先生凭借着他高超精湛的医术,很快为总统清除了耳患。他在给总统掏耳矢的时候,一边工作,一边娓娓动听地给他讲述掏耳矢的道理,还提出一些防止耳矢积累、保持耳朵畅通的建议。总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耳目顿时为之一新。鉴于总统耳朵是事关收听国家信息的重要器官,对国家治理干系重大,掏耳先生被聘为总统耳道畅通顾问。
总统的耳道畅通后,能够经常听到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见,这才发现各部部长及地方长官的耳朵问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装聋作哑和工作上的敷衍塞责现象,联系到自己的耳朵问题,总统心想:他们是不是也是耳矢堵塞之故呢?
于是,他便派掏耳先生对各部部长及地方长官进行了一次耳道检查。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这么多的官员耳内几乎都有堵塞,但奇怪的是,堵塞的不是耳矢,而是人为的堵塞物。
好好的耳朵为什么要用东西把它塞住?总统百思不得其解。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总统专门召开了耳朵问题会议,责成这些官员们在会上说清楚。在总统的再三追问下,塞耳的官员们才不得不透露了真情。原来,他们的耳朵并没有问题,后来发现总统的耳朵经常失灵,误以为总统不想倾听下面意见,故意塞住了耳朵,因此才竞相效法。现在回想起来,深为自己的鼠肚鸡肠感到惭愧;深为有负于总统的栽培和人民的信任,感到万分的痛心。
耳朵问题会议召开得很成功。大家心情舒畅,畅所欲言。总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把耳朵问题的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使与会官员们深受感动,一个个表示今后一定要彻底保持耳朵的畅通,及时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老老实实当好人民的公仆。不久,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总统和人民都感到满意。鉴于耳矢问题引发出如此重要的意义,朝野上下有识之士一致认为:掏耳先生掏的不仅仅是总统和长官的耳矢,也是国家和政府的耳矢。这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巨大贡献。
掏耳先生的威望越来越高,他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并荣获“掏耳大师”、“伟大公民”的荣誉称号。在总统换届选举的时候,选民们心想:连掏耳矢这样微小卑琐的工作,掏耳先生都能够干得那样精彩有致,由他来担任总统,一定会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于是便纷纷投票,选举他做了总统。

猜你喜欢

  • 人应该把避雷针装在心中

    我带孩子到南部乡下去玩,顺道参访南台湾的寺庙,才发现台湾的大佛愈来愈多,而且好像在比高一样,十几层楼高的大佛到处都是。有一些很小的寺庙前面也盖了大佛,在视觉上造成一种荒谬之感。有一天,我带孩子去参观一座刚落成不久的大佛,有十几层楼那么高。孩

  • 敢于退后也是成功的一步

    不知捕捉黄鳝的人将他手中的那个小小的竹笼子申报了国家专利没有,我觉得那东西完全可以得到一个专利号,.因为它十分巧妙,做起来也不费事,却实用得很。一束细篾编织成拳头粗细的笼子,笼子尾部是进口处,一圈轻而簿的篾瓣朝里形成一个漩涡状茬口。黄鳝被笼

  • 学大雁,别做海鸥

    很容易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海鸥——俯视礁石嶙峋的海港,我看到一只海鸥在自由地飞翔。它的双翼强劲地向后拍打着,越升越高,越升越高,直到高过所有其它海鸟,然后滑翔出一个个华丽的弧圈。它不断地表演着,好像知道一架摄像机正对准

  • 他把花都给了人

    我爸爸,一位牧师,开始担任新一任牧师职务。他猛地想起前任牧师种下的鳞茎成了问题。因为孩子们到附近学校上学都要横穿他的地块,并且折断刚刚开出的花。一天早晨,爸爸站在花园中,孩子们正向学校走。有一个小男孩走近他,问道:我能折枝花吗?&rdquo

  •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

  • 量力而行

    想到父亲就感到荣耀,”小狼对狐狸讲,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在整个地区曾引起何等的敬畏呀!他一个接一个地战胜了两百多个敌人,把他们肮脏的灵魂送进了地狱。奇怪的是,他终于被一个敌人打败了!”致悼词的人可以这样表达,&rd

  • 平庸之辈只会拼凑

    很久以前,一位哲学教授厉声斥责我:你毫无想象力,你将一事无成!”我觉得他太不公道,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就和他顶撞起来。教授微笑着,叫我到黑板前面去,画一头想象的野兽。我拼凑了一头野兽:教授的头,猪的身子,鹰的翅膀,鱼的尾巴和鹿子的腿

  • “死”而复生

    曾听说——一位工人野外作业时被电击而心脏停止跳动,做人工呼吸无效。在旁的一位医生身边只有一把水果刀,情急之中医生用这把小刀切开他的胸腔,以手折断肋骨数根,将手探入胸腔提动心脏使之恢复跳动,工人死”而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