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不完美,才美

不完美,才美

收录日期:2025-08-07 20:10:20  热度:6℃

宋代《墨客挥犀》中记载了一则轶事:“吾生平所恨五事。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橘太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五恨虽然不多,但也有刻意追求完美的嫌疑。

鲥鱼是“长江三鲜”之一,因“鱼肉细嫩,富于脂肪”而闻名于世,吃到嘴里,细腻醇厚,鲜美无比。但鲥鱼的刺却多如牛毛,很难令人大快朵颐。许多人难以抗拒美味诱惑,想吃又怕刺,两难之中,令人生“恨”。如果鲥鱼无刺,还会这般令人念念不忘吗?

民国才女张爱玲平生也有一恨,那就是:恨《红楼梦》未完。作家张爱玲的“恨”事其实也是很多人心中的憾事。

清人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是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从谋篇、布局、埋线,都堪称匠心独运。从衣食住行、人情世故、生老病死,到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花草药典,可谓大手笔。这样一部鸿篇巨制,可惜只存世间半部,让人捶胸顿足,成为“恨”事,虽然续作多如牛毛,但终归有狗尾续貂的嫌疑。半部《红楼梦》,旷世绝响,让世人越发痴迷。

清代文学家张潮有十恨,他在《幽梦影》里说:“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

相对比,清人张潮的“恨”事最接地气儿,书被虫儿蛀了,夏夜被蚊子咬了,让人好不着恼。花有刺,豚有毒,太让人扫兴了。桂花和荷花也动不动就谢了,太不知趣了。可是这桂花也好,荷花也罢,如果常开不谢,还会这么喜欢吗?残荷听雨就不说了,桂花谢时,满地米粒一样的黄花铺地,香气宜人,是不是從中看到了另外一种美?

不完美,才美。因不完美而衍生出来的美学境界,让人更加难以忘记。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完美的事更是数不胜数。所谓的“恨”,其实就是恨自己喜欢的人、事、物的不完美,或者说不够完美。说到底,“恨”没有任何意义,接纳才是正道。

猜你喜欢

  • 开宝马车的丹尼尔

    去年,我作为学校的国际交流生被派到德国海德堡大学交流学习。初到德国,由于对当地的风俗习惯不甚了解,就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只是偶尔会到学校附近的一家中国餐馆吃宵夜。店里的服务员是一个叫丹尼尔的小伙子。我去的次数多了,两个人就成了朋友。那天,我正

  • 陨落的“中国帕瓦罗蒂”

    前方是绝路,幸福在拐角。我的座右铭是生命在于静止”,高中三年,从不参加学校的运动会。高二那年,人家参加运动会,我在广播室里播报各班来稿。那次,运动会结束,团委书记王浩找到我,说要带我去见一个人。我跟着他走进一间办公室,里面坐着一

  • 重游

    太阳很灼人。 他迟缓着脚步走进校园。操场上正在举办热闹的运动会。他夹进人群。很多家长都在忘情地给自己的孩子鼓劲。 他不由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时他是百米跑冠军。妈妈奖励给他两个煮熟的鸡蛋。老师奖给他的则是一本田字方格本,外加一支钢笔。 那

  • 董Sir

    董Sir走进教室,我就想,这是个怪胎吗?1997年,我刚升入县一中高中部,董Sir是我见到的第一位老师。锅盖刘海、起褶的西装以及一双双星”牌运动鞋,残忍地暴露了他的凤凰男身份。这还不够,董Sir一开口全班哗然,一口地道、纯正的河

  • 晶莹的泪滴

    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我要求休学一年。我敲响了教务处的门板。获准以后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先生正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握着长杆蘸水笔在一厚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

  • 梦里花落知多少

    很少人知道我当过中学语文教师,因为相对于二十来年的记者生涯,它太短了,仅一年。可我经常怀念那一年。1983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被分配在市里的一所中学教初一的语文,还兼班主任。生性率直的我,感觉这个不苟言笑的职业太痛苦了。初来乍到发生的一

  • 荒野之鹰—与高中生共勉

    台湾著名作家简媜告诉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困境不同,但仍然要相信,对生命热爱、对梦想追寻的这份毅力,会引领我们脱离困境。不要轻易认为今天就是末日,因为明天的太阳跟今天不一样。宁愿是荒野上饥饿的鹰,也不愿做肥硕的井蛙!”执

  • 做个眼神犀利的人

    眼神特别犀利的人,有他的思想,知道他的方向。上研究生时,带我的导师就是眼神特别犀利的一位老师。毕业多年后,我和导师在校园里偶遇。他已经退休一段时间了,身体不太好,行走不便,看起来不那么严厉了。我跟老师说:我现在好像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了,似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