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荒年识人

荒年识人

收录日期:2025-08-08 01:58:48  热度:9℃

民国初年,湘南蝗虫肆虐,粮食歉收,殷天引一家在镇上最先断了粮,一家人不得不吃起草根树皮。

这天晌午,一顶软轿停在殷家门口,从软轿里下来的是殷天引的一个好朋友王扬。

王扬一边叫着“殷兄”一边走进屋去,殷天引听到叫声,赶紧迎了上来。王扬拱拱手,说:“殷兄一向可好,我今天去前街办点事儿,路过你家,进来坐坐。”

说到这里,王扬突然盯着殷家窗台上一只香炉走了过去。他伸手拎起香炉,仔细端详起来,这座香炉有点儿与众不同,正方形,上宽下窄,呈斗状,比一般香炉高大,显得凝重、大气。

王扬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放大镜,看底足,看款识,看画片上的树叶、小鸟以及山石间一丛丛小草,足足有10分钟,他才把香炉轻轻放在桌上,喜不自禁地说:“宣德炉,好一只明代的宣德炉。”

殷天引听了,心里一惊,他万没想到自己家还有明代的东西。

王扬继续说:“殷兄,你知道,我喜欢收藏,把它卖给我吧!”

殷天引仔细看了看王扬,见他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这才点点头,说:“若真是宣德炉,你就拿去吧!随便给几个钱就行。”

王扬说:“明代的东西,还值点儿钱,我给你两担大米吧!”

当天晚上,殷天引一家人喝上了香甜的米粥。

第二天,殷天引去了一家古玩店,回来后对家人叹道:“我去‘万得昌’古玩店问过了,咱家的那只宣德炉至少值10担大米。唉,王扬只给了我两担大米,这年头啥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从那以后,殷天引就慢慢和王扬断了来往。

多年以后,殷家终于发达起来,而此时,王扬却病故辞世。殷天引得知王扬病故的消息,摒弃前嫌,赶去吊唁。

那天下午,殷天引进了王家。吊唁之后,王家长子陪着他去后院休息。突然,殷天引一眼看到后院的窗户上放着几盆花草,其中几株兰花草居然栽在一只宣德炉里,他觉得这只宣德炉很是眼熟,捧起一看,立马认了出来,这只宣德炉分明就是当年王扬花两担大米从自家买去的那只。

殷天引不动声色地问王家长子:“你父亲用这么贵重的宣德炉来养花,是不是太糟蹋了?”

王家长子小声说道:“大叔,您错了,这只宣德炉不值几个钱,它是现代的一只仿制品。那年粮食歉收,家父的一个好朋友家断了粮食,家父想帮帮他,可又知道这人清高自爱,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帮助,于是心生一计,故意把他家这只仿制的宣德炉‘考证’为明代的东西,顺理成章送了两担大米给他。只是家父死也没告诉我,他的这个朋友到底是谁……”

听到这里,殷天引当场愣住了。

猜你喜欢

  • 求死的蚂蚁

    夕阳余晖下的撒哈拉沙漠,一只黑色壮硕的马塔贝勒蚁,正在摇晃着毛茸茸的一对触角,四处找寻晚餐。在一处金合欢灌丛下,它发现一个白蚁巢穴,它小心翼翼地上前侦察,里面全是它最钟爱的食物。它飞奔回蚁穴,向蚁后报告。顷刻,以蚁兵为主力的庞大蚁兵团集结完

  • 鳄鱼与黄鹂

    鳄鱼在河岸上唉声叹气。落在大树枝头的黄鹂见状,问鳄鱼:“什么事值得你这样啊?”鳄鱼抬起头,对黄鹂说:“我如果长有你这么一身漂亮的羽毛就好了。我长得实在太丑陋了,在河里,鱼虾见了我就躲;上了岸,兔子、鸡、青蛙、羊和鹿见了我拔腿就跑。你说,我真

  • 姜子牙轶事

    话说商周时期有个后生姓姜,名尚,字子牙,因家中贫困,为了维持生计,子牙十几岁时便到朝歌城里租一店铺,做了屠户。先是杀猪,收拾妥当后,一大早,子牙高兴地打开店铺,准备迎接前来买肉的顾客。谁知,左等右等,没有人来买肉,到了天黑,一斤猪肉也没有卖

  • 龙儿

    佳禾村三面环山,一面绕水。这一年,佳禾村突发大水,洪水摧毁了村里的一切。洪水退却后村民们从山上返回村子整理废墟。佳禾村有位秀才,名叫颜世杰,他家离山脚远,损坏得不算太严重。但家里灌满了积水,颜世杰只得拿上瓢往外舀水。来到门槛处,颜世杰看见一

  • 一笔旧债

    民国初期,袁世凯及其一帮党羽阴谋策划着复辟帝制。在袁世凯的一般幕僚中,有个叫张鹏振的参赞,此人鬼点子很多,帮老袁解决了不少问题,深受主子赏识。却说这天,张家门口来了个衣衫褴褛的中年汉子,两个把门的家丁一闻他身上刺鼻的臭味,便忍不住挥手向外撵

  • 鲍知州二断灰阑案

    元大德年间,绛州知州鲍臻在自家的府衙内边悠闲地哼着小曲,边细细品着小酒。他不时地摇头晃脑,唱至动情之处,还不忘啧啧赞叹一番。让一六品大员如此钟爱,以至于成日地哼唱的,其实便是最近新流行起来的北曲《包待制智勘灰阑记》。鲍臻如此钟爱这曲不是没有

  • 死亡之路

    这一天,是2009年的8月3号,一大早,一座耸立的银行门前,就有许多附近的人群,簇拥在这里,把银行围了个水泄不通,在银行工作的职员,也被堵住了出口,就在几个小时前,开封县内的武警部队接到了,一个非常惨痛的消息,就是有二个身穿蓝色衬衣的某煤矿

  • 鸡心枣的传说

    鸡心枣的传说鸡心枣是河南新郑特产,自古以来就有“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美誉,鸡心枣还有一段传说呢。话说公元774年间,郑国迁都郑地,即现在的新郑,而后郑庄公继位,郑国达到鼎盛,郑庄公更是号称春秋小霸王。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郑庄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