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不辩是最好的应辩

不辩是最好的应辩

收录日期:2025-08-08 01:09:15  热度:9℃

马钧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发明家和机械制造师,他一生发明过许多生产工具,最有名的当属龙骨水车。马钧虽然聪明过人,但他却为人谦逊平和,从不炫耀张扬。

当时,有个出色的制图家名叫裴秀。此人虽然满腹才华,但却有点小心眼,老是看不惯比他优秀的人。对于马钧的那些发明,裴秀颇有些瞧不起的意思。他觉得马钧的那些发明太过“小儿科”,压根没法和自己设计的那些高大上的图纸相提并论。

马钧因为从小有口吃的毛病,说起话来不太利索,裴秀于是抓住马钧的这个缺陷不放,逢人便说自己要和马钧辩论一番,看看到底谁的学问大。

马钧得知此事后笑着摇了摇头,他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有意回避着裴秀。看到马钧不敢接受自己的挑战,裴秀更加骄傲气盛,他也更加自信自己的才华更胜马钧一筹,对方压根就和自己不是一个档次的人。

当时,著名学者傅玄身为马钧的好朋友,他很替马钧鸣不平,他觉得马钧不能再受这样的窝囊气。于是,傅玄自作主张地找到裴秀,他直接了当地对裴秀说道:“所有人都知道你擅长的是言辞,而马钧却擅长的是智巧。现在,你以己之长,攻人之短,当然可以占到上风。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马钧和你比较智巧,那你该如何应付呢?”

面对傅玄的问话,裴秀一下子张口结舌,不知该做何回答。

末了,傅玄拉过裴秀的手,真诚地劝其道:“马钧为人厚道宽容,一直在避让着你,难道你真的看不出来吗?我认为,你当下最明智的做法,便是和马钧成为好朋友,一起切磋学问,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听了傅玄的话后,自知理亏的裴秀最后听取了对方的建议,他不但上门向马钧表达了歉意,同时也表示自己想和他交朋友的愿望。善良的马钧当然热情地答应了对方。

事后,有人问马钧,为何当时不找裴秀辩论而刻意回避。马钧笑着说道:“与其争得面红耳赤,还不如退避三舍。许多时候,不争辩才是最好的应辩。”

猜你喜欢

  • 多放几个钩子

    迈克尔戴尔12岁时,父亲带着他和哥哥去钓鱼。看着父亲和哥哥一人一根钓鱼杆站着钓,戴尔突发奇想:一根钓竿一个鱼钩,每次只能钓上一条鱼,这样太耽搁时间了,如果把鱼线织成网状,在每个交结的地方挂上一个鱼钩,放上鱼饵,这样也许一下子就能够钓上很

  • 有限忠诚

    曾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跟着父亲到田里干活,锄草时不小心把一棵瓜秧给铲断了。他的父亲曾皙脾气非常暴躁,看到后大怒,拿起一根大棒就朝曾子劈头盖脸打去。 曾子经常听孔子讲孝,看到父亲生气要打他,心想假如逃跑的话,父亲打不到会更生气,那怎么

  • 你把苦难放在哪里

    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对不幸的小兄弟,他们的妈妈因为生病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和父亲相依为命。可是他们的父亲却是一个赌鬼,为了有钱去赌博,他变卖了家里全部能变卖的东西。最后竟然去偷窃,不久落入法网后被送到了当地的监狱。

  • 人生巅峰无回声

    少年时,我很喜欢登山。 记得初次参加登山队,一位老山友说:我发现在登一座高山之前,那些显得特别兴奋的年轻人,多半到后来会爬不上去。因为他们才开始,心脏就已经跳得很快,又不知道保存体力。倒是那些看起来没什么表情,一路上很少讲话,到山

  • 先倒入一杯水

    第一天放学回家,他就向父母抱怨说,这里的同学一点也不真诚友好,又小气又抠门,问他们借点东西也不肯借,班上的同学好像都不喜欢他。末了,他又说,想转回到原来的学校读书。 父亲听完了他的埋怨,没有说话。短暂地沉默了一会儿后,父亲对他说:

  • 无畏之境

    苏轼的弟弟苏辙讲到一个故事。 有个人叫孟德,从小喜欢深山老林,长大后,当了兵。有一次,戍守秦地,他见那个地方的山岭险峻陡峭,于是,就一口气从兵营逃出来,逃进了深山。 在逃跑的路上,他用自己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十张饼。饼很快就吃

  • 拙巧之间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有两个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同时到一个水塘钓鱼。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个人均毫无收获。这时拙者仍然坚守在原地,保持着原有的姿势,使用着同样

  • 缘来缘去皆是福

    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悟空和悟了。一开始他们每天都出去化缘,后来就只有悟空天天出去化缘了。原来,悟了发现龙山下的缘十分好化,随便到山下走走,就能化到很多,悟了就把化来的钱买很多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存放着,其余的时候就在寺庙里睡懒觉。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