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秦淮八艳”之一寇白门简介 寇白门最后是

“秦淮八艳”之一寇白门简介 寇白门最后是

收录日期:2025-08-08 06:22:50  热度:9℃

《板桥杂记》记:钱虞山诗云: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违。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则寇家多佳丽,白门其一也。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粗知拈韵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

寇氏在秦淮八艳中,在气节上并无出众之处,但她却是诸艳中最悲情的一个女人。她的一生,是青楼女子悲欢离合的典范。悲伤的婚姻,无果的爱情,悲戚的结局,沾满血泪的人生,讲述了当时青楼女子的人生无奈。

崇祯十五年,寇白门十八岁,这一年的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经过几次交往之后,朱国弼眷恋于寇白门娇艳的容颜,于是便想将其纳为妾室。一个身世显贵的公侯,斯文有礼,温柔亲切,在寇白门看来应该是人生最好的归宿。因此当朱国弼提出想要娶她的时候,寇白门一口答应了。于是在这一年的秋天,寇白门浓妆重彩地登上了花轿,在一个安静的夜晚被抬进了朱国弼的府里。

在最开始的时候,寇白门受朱国弼宠幸,日子过的很不错。《板桥杂记》记:十八、九时,为保国公购之,贮以金屋,如李掌武之谢秋娘也。但是当时国之将倾,安静的日子并不长久,

顺治二年,清兵南下,实为南明朝廷保国公的朱国弼,选择了生降清廷。当他拖家带口来到北京的时候,不想竟被清廷软禁。当时为了为自己活动,不至遭祸,便想要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寇白门伤心于朱国弼的薄情寡义,为了不被发卖,她强忍伤心对朱国弼说: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朱国弼想到她在秦淮的名声,于是同意了。寇白门便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回到金陵之后,果然给朱国弼送去千金。

寇白门归金陵后,人称之女侠,她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暮,嗟红豆之飘零。虽然经历了爱情婚姻的失败,但是寇白门对于爱情的追求并没有放弃,归后不久又跟了一名扬州的孝廉,可是这个也不是她的良人。于是没多久,她又再次选择了回到金陵。

寇白门对于男子的渴望,爱情的追求,一直不曾停歇,就算到了年老迟暮之时,仍然整日与年轻少年们混做一堆。老矣,犹日与诸少年伍。当时她在年轻人中看上了一名姓韩的年轻人,与之交好,给予韩生金钱上的支持。

这种纯粹建立在金钱上的关系是很脆弱的。果然一次寇白门生病之后,想要韩生陪她睡睡,伴与她身旁,却遭到韩生的百般推辞。至夜,闻韩生在婢房笑语,奋身起唤婢,自箠数十,咄咄骂韩生负心禽兽行,欲啮其肉。病逾剧,医药罔效,遂以死。

寇白门一生都脱不了对男人的渴求,就算到老了,都对年轻男子痴迷不已,正说明了她内心的孤独寂寞,她需要一个男人填满她,给予她安慰,让她不至于半夜睡醒之时,黯然垂泪。

一代美人,就此逝世,让人哀叹。

《金陵杂题》 虞山

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

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猜你喜欢

  • 文采飞扬滕王阁

    文采飞扬滕王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文采飞扬的滕王阁是一个著名的地方。滕王阁建于唐代,位于今天的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脚下。它是一个宏伟的建筑,不仅是文人雅士们聚集的地方,也是文化繁荣和诗文创作的象征。滕王阁建于唐代初年,当时的滕王是唐玄宗的堂兄滕

  • 李密与瓦岗军

    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个令人敬仰的文人李密,而他和瓦岗军之间的故事也成为了传世佳话。李密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才华横溢和高尚的品德而闻名于世。而瓦岗军,则代表着一群勇敢无畏的士兵,他们守卫国家的边疆,保卫着民众的安全。故事的开头,

  • 武昌起义的炮声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这一天,武昌起义的炮声将会响彻整个城市,燃起中国革命的希望之火。清朝的统治已经持续了数百年,民众的生活被压迫和剥削。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使得人们对于变革的渴望越发强烈。而在这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群伟大的英雄,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故事发生在1927年,当时正是中国国民党蒋介石发动清党运动,对共产党人进行迫害的时期。这群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都是来自广东省的

  • 革命女侠秋瑾

    秋瑾,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革命女侠。她以其勇敢、聪慧和忠诚为人所称赞和敬仰。秋瑾于1875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家人看重教育,并给予她很好的教育机会。从小,秋瑾就展现出了不同凡响的才华和决心。她对于女性的权利和社会不公

  • 洪秀全金田起义

    洪秀全金田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洪秀全金田起义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农民起义。这场起义于1851年爆发于中国南方,对于晚清朝政府和中国历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洪秀全,是广西省平乐县金田村的一个农民。他自幼读书,对于儒家经典有着深入的研究。根据史料记

  • 我劝天公重抖擞”

    在古老的时代,有个叫李白的诗人,他才华横溢,诗词如流星般闪耀人间。然而,他却躁动不安,不停地追求更高更远的境界。有一天,他看到一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这句诗彷佛是一盏灯塔,照亮了他灵魂深处的渴望。李白开始思考,这句诗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

  • 八大山人冷眼观世

    八大山人,字石隐,号笑傲山房,是中国明代末年著名的画家。他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文人画家之一,以其清秀独特的风格和冷眼观世的态度而闻名于世。八大山人出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是浙江绍兴人。他在画艺上自成一家,专注于山水画创作。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