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90后"职场元年 众多企业犯难

"90后"职场元年 众多企业犯难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7:18  热度:9℃

“90后”职场年,第一批“90后”大学生将学成毕业,进入职场。“90后”将既是企业的主力军,同时又是企业的重要用户或客户,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去回避“90后”。今年,企业将在招聘和用人上进入一个新的纪元,从人力资源经理到企业高管,都要面对即将成长为企业主力军,其创新能力、好奇心更强,但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加多元化、自我为中心的“90后”。企业从培训制度到整体文化建设,都必须做出尽早的准备。

“90后”给企业带来5大挑战

据建筑专业人才网《应届毕业生求职调研报告》显示,企业在针对“90后”的招聘和管理上,将面临5大挑战:

挑战一:自我中心。“90后”比较自我,很多东西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以自我为中心。而在现代企业里,强调团队合作,强调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恰当平衡,如何让“90后”顺应职场的现实,对企业也是一个挑战。

挑战二:工作成就感。“90后”爱面子,不愿意落后,不愿意输给别人,在工作上要得到认可,受到尊重。

挑战三:自我性格和多元化的价值观。“90后”更加以自我为中心,且与“70、80后”相比,他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识别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将成为招聘和用人的一大难题。

挑战四:不稳定的工作心态。与“70、80后”后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相比,他们追求工作的弹性和灵活的追求。这种不稳定的工作心态不仅会体现在考勤这些细节上,更会体现在“90后”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希望随时可以改变工作。“90后”频繁的跳槽将会是企业面对的一大难题。

挑战五:工作抗压力。“90后”希望第一份工作可以给他们带来安全感,能为他们展现出一条光明的职业发展道路。他们不希望有任何压力,希望任何工作都容易上手,没有风险,其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不足。

企业:要用好“90后”的创造性

理解“90后”,用好“90后”,做好针对“90后”的管理和营销,将会把巧妙抓住机遇的企业推上一个新台阶。深圳市硕联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建议:

首先,企业要针对“90后”开发专门的培训课程,课程设计要从“90后”的兴趣点和接受方式上入手,不要图方便照搬原来的课程。建议在课程设计中,让“90后”积极参与进来,他们会提出很多让人惊喜的建议。

其次,要让“90后”认识职场中不变的法则。“90后”身处变化节奏快的环境,他们适应变化甚至创造变化。但要让“90后”积极认识到,无论社会怎么发展,进步的节奏有多快,职场中永远有不变的法则。诚信负责的态度、积极进取的心理、长远的职业规划,包括无处不在的压力和业绩要求永远是职场的主题,不要指望通过跳槽等方式来逃避这些问题。

再次,企业文化要及早跟进。“90后”迟早会渗透在各个业务单元,掌握公司的重要资源,仅仅只是解决招聘和入职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需提早做出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从根本氛围上打造有利于“90后”发挥才干,规避他们短板的大环境。

最后,在招聘中要把握好“90后”的性格、价值观等难以在简历上体现的要素,可以通过心理测试等专业工具来进行,这将能有效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未来的员工流失率,提高团队的力量。

深圳市硕联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表示,与追随潮流的“70后”、选择潮流的“80后”相比,“90后”更倾向于创造潮流。如微博这样自媒体的崛起就为 “90后”提供了展现自我,吸引关注和制造潮流的机遇。但对于喜欢通过网络展现自我,创造话题吸引关注的“90后”,如何避免给公司带来诸如信息泄露,形象损坏等问题,是每家公司需要协调人力资源,营销等多部门早日应对的问题。


猜你喜欢

  • 女教师整容

    珍妮是位女教师,她对自己的脸孔感到很不满意,哪儿看起来都不顺眼,因此她决定去整容。医师仔细地望着她,认为她长得并不难看,问题就在于她把自己估计得太低。医师还是动手术稍微改善了她的五官,但只是动了一些小手术,比她所要求的要少很多。珍妮很不高兴

  • 怀有一颗满足的心

    贝蒂戴维斯在她的回忆录《孤独的生活》中曾写道:“任何目标的达成,都不会带来满足,成功必然会引发新的目标。正如吃下去的金苹果都带有种子一样,这些都是永无止境的。”除非你真正懂得常乐的秘诀,否则将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这是人的欲望所使,也

  • 把生存的起点放得低一些

    古伊朗著名诗人萨迪在讲到自己从不抱怨命苦时说了他的一次遭遇。一次,萨迪没有钱买鞋,只能赤脚到教堂去。进教堂前,他确实感到沮丧和不幸,而当他在礼拜堂里看到一位没有脚的人时,才发觉自己并非这世界最不幸的人,并不再以穷困得没有鞋子为苦,于是他这样

  • 三种理财意识

    与其说挣钱,不如说“理”钱,从许许多多的事实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会理财,才能成为有钱人。特别是起步阶段,具有恰当合理的理财意识,基本上决定了未来的一切。下面介绍三种最起码的有效的理财意识。一、积少成多的原理台湾著名企业家蔡万霖当年的理财做法

  • 金子与石头

    从前,有一个爱钱的人,他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变卖以后,换成一大块金子,埋在墙根下。每天晚上,他都要把金子挖出来,爱抚一番。后来有个邻居发现了他的秘密,偷偷地把金子挖走了。当那人晚上再掘开地皮的时候,金子已经不见了,他伤心地哭了起来。有人见他如此

  • 股神

    1996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定为美国第二大富豪的巴菲特,被公认为股票投资之神。他也是早创业早致富的典型。巴菲特在十一岁就开始投资第一张股票,他把自己和姐姐的一点小钱都投入股市,刚开始一直赔钱,他的姐姐一直骂他,而他坚持要放着三四年才会赚钱

  • 诺贝尔奖金

    1896年诺贝尔奖创立之初有九百八十万美元基金,每年五位诺贝尔奖得主分获一百万美元。初时诺贝尔奖金管委会订立章程规定基金的投资政策是安全且有固定收益,例如存银行或购公债。但到了19年,基金只剩下三百三十万美元。此时管委会作出决定,将基金投资

  • 马太效应的启示

    主人要出门到远方去。临行前,他把仆人召集起来,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后来,主人回来了,就把仆人叫到身边,了解他们的使用情况。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五千两银子,我已用它赚了五千两。”贵族听了很高兴,赞赏地说:“好,善良的仆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