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他在淘宝网上卖的是“幽默”

他在淘宝网上卖的是“幽默”

收录日期:2025-08-08 02:36:32  热度:10℃

他既不是明星,也不是大腕,只是淘宝网的一个小店主。却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拥有众多FANS,月收入三万。这位网络红人是谁?他的店,到底做着什么稀罕生意?

有网购经验的人都知道,网店设置了买家对卖家的评分功能。即对所购商品的认知、满意度,给予好、中、差的评判。一般情况下,当卖家遭遇买家的中、差评时,要么从容忽略,要么生气,置之不理。但是,胡为却用很有特色的语言,俏皮地一一回复。

胡为的店铺卖出一款“静音闹钟”,所谓静音,就是秒针没有惯常的“滴答”声。但有一个买家拿到货后,把闹钟贴在耳朵上“检测”,还是听到秒钟匆忙的脚步声。于是发了一个很长的帖子,控诉胡为不诚信、忽悠了他、伤害了他云云。

为了息事宁人,更为了让买家改掉“差评”,胡为在QQ上耐心跟买家交流、解释,并几次打长途电话道歉,更是不惜满足买家的要求,白白送他几件迷你家居小商品,作为安慰和补偿。然而,尽管胡为百般迁就、好话说尽,买家却在半夜12点,将电话中承诺的“好评”,写成“中评”。胡为有一种被戏弄侮辱的感觉,很气愤、很郁闷。

他当即冲动的拿起电话,想质问买家的出尔反尔。但冷静下来,细细一想,自己三番五次委曲求全、满足了他的种种无理要求,并努力沟通,他都不为所动,就没必要再奢望得到他的“好评”了。于是,他在买家的帖子后,用一种冷幽默回复道:“平常人,用手捂住耳朵,都能听到空气流动的声音。何况您死命把闹钟贴在耳朵上,里面的电池当然会发出电流声。闹钟离开耳朵,您就会发现,什么也听不见了。”

还有一次,一位买家买了胡为店里一款“无纺布”收纳盒。待拿到货后,买家如梦初醒:呀!原来无纺布不是布呀。于是,觉得货品质量不好,给胡为一个中评。明明是买家自己不了解“无纺布”的概念,怎么能说我的货品质量不好呢?郁闷的胡为,吃饭、睡觉时,总琢磨这事。想着想着,突然迸出灵感,上网回复买家说:“我咋发现我给商品找的主人不是普通人而是哥伦布呐,因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

从营销上来说,胡为的个性回复,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模式。一直以来,网络商家只顾卖货、收钱,没有时间回复买家的反馈意见。而胡为的回复,造成了行业的“差异化”,而这种“差异化”带来了一种“快乐附加值”。

“胡式幽默”,不但满足了人们对娱乐的追求,还在捍卫自己权利的同时尊重了别人的权利。这是他带给我们的最大启发。

猜你喜欢

  • 青花瓷

    杨枚下班回家,快到家门口时,她突然看到路边新开了一家瓷器店。店面灯箱闪动着一对青花瓷瓶,一只青底白花,一只青花白瓷,互相映衬,十分漂亮。信步走进小店,杨枚发现里面的瓷器琳琅满目,花青斗彩,白描青红,无不制作精良。转了一圈,杨枚一下子喜欢上

  • 上帝藏起的一厘米

    相爱的时候,风软花香浓,满眼里净是对方无限的好,哪里还顾得上别的。结婚后,总有些促狭的朋友,拿他俩的身高打趣。他1.69米,她1.70米,仅仅相差一厘米。可视觉是个坏东西,它将这一厘米的差距,在世人眼里夸大到无限。玩笑听得多了,他仍然笑嘻嘻

  • 我要的幸福

    她应该算是个典型的温室花朵吧,从小家境优越,一直接受良好的教育直至研究生顺利毕业。他,顶多只能算一棵不屈的小草吧,家境贫寒,从小只能靠自己奋力打拼,最终却还是因为钱的原因选择了一个收费较低的大专,毕业后几经周折做了一名销售。他们的故事似乎从

  • 把幸福做成一双合脚的鞋

    一今天倒霉透了,我脚上新买的皮鞋掉了后跟,脚也崴了,上班迟到还要被扣奖金,真是肉疼心更疼。跟潘越结婚5年来,每天的日子就是一条雷打不动的流水线,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每天早上六点半我就要起床做饭,帮潘越准备好今天上班穿的衣服,然后在他吃早

  • 等你,在那片杨树林

    几百棵小白杨,像毛绒绒的小鸡雏,把那个春天和那片山岭染绿了。他们50岁那年,开始了两地分居生活,她去给城里的儿子看孩子。儿子是他们那个小村唯一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在省城读了大学,毕业后又在那里工作,然后娶妻生子,就将母亲接到了城里。儿子原本

  • 点菜

    大多数男人再有钱,也不敢带你去法国餐厅。因为点菜有压力。对迷迭香都有要求、西冷和菲力也分得清的男人,我只在电影和小说里见过。听说有无知者无畏的男士带女孩子去法国餐厅吃大餐,对着菜单指点江山,最后点了个《田园交响曲》给女友——法国人习惯把乐曲

  • 花钱雇人替自己生活

    在美国,总统出去讲演,经常就是拿瓶矿泉水,并且开场前在众目睽睽之下拧掉盖子,喝几口水然后开讲,大家见怪不怪。这并非说这些重要政治家没有跟班、保镖,而是随从人员要刻意低调,尽可能让人们注意不到,方便政治家和选民沟通。比如,总统候选人竞选时,

  • 我们相爱吧!两个“粉丝冤家”在悄悄相恋

    他们曾为捍卫各自的偶像在网上唇枪舌剑,这对老死不相往来的冤家,没想到会在这场硝烟弥漫的“文学大战”中化干戈为玉帛,演绎了一场“既生寒,也生明”的经典爱情……韩寒的Fans叫寒丝,郭敬明的Fans叫四迷。但凡郭敬明热衷的,就是韩寒鄙视的;但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