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垃圾桶上的人性

垃圾桶上的人性

收录日期:2025-08-08 02:19:21  热度:9℃

垃圾桶,是现代都市中无处不在的存在。它们被设计用来收纳人们产生的废弃物,起到保持环境整洁的作用。然而,在我眼中,垃圾桶成了一个无声的观察者,记录着人们的一举一动,映照出人性的光怪陆离。

每天,我站在窗前,凝视着下方街角的垃圾桶。它们默默地守望着每一个走过的人。有时,我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孩拿着一份快餐,她吃完后,毫不犹豫地将包装袋扔进了垃圾桶里。这种简单而自然的行为,让我想起了人性中的责任感和尊重环境的美德。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有如此高尚的品德。我曾目睹过一个中年男子走过来,他手中拿着一根烟蒂,无视身边的垃圾桶,将烟蒂随意抛向地面。这种行为让我感到震惊和气愤,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有些人对环境漠不关心,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缺乏敬畏之心?

或许,人性是复杂的,既有善良与美好,也有自私与冷漠。当我看到有人故意将垃圾丢进垃圾桶旁的地上时,我不禁开始思索人性的本质。是什么驱使着他们违背常理的行为?是无知?是不愿意付出一点点努力去保持环境整洁?

或许,在这个繁忙而拥挤的都市中,人们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忽略了身边的细节。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舒适和便利,忘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同样需要呵护和照顾。垃圾桶上的人性,仿佛反映出了这种现象。它们见证着人们的无知和冷漠,嘲讽着这种对环境问题的忽视。

然而,我相信人性并非完全黑暗。虽然有些人对环境不负责任,但也有许多人在默默奉献着。他们不仅自觉地将垃圾投入垃圾桶,还参与环保活动,努力改变身边的环境。这些人,或许只是垃圾桶上的少数,但他们的存在证明了人性中的善良和责任感。

人性,就像垃圾桶上的背影,显现出了种种不同的模样。它既是一个无声的观察者,记录着人们的行为,又是一面镜子,反射出人们内心对环境的态度。只有当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自己做起,提高环保意识,才能真正实现“垃圾桶上的人性”美好的一面。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也是对人性美好一面的最好诠释。

猜你喜欢

  • 恶狼三请奸狈

    日本人谋炸张大帅那年的年关,在辽宁一座临海小城打工的王金城奉老妈之命,回去办喜事。他匆匆置办物品后,将它们连同那把练功用的青锋剑打在一个包裹里,穿在一根做锄把用的蜡木杆上,朝肩上一搭,只身孤影行走在空旷的野地里。王金城始料不及的是,这年不知

  • 揽风岛

    元朝延礻右年间,广东黄岗有一艘商船要运一批柑橘到北方去,船上有客商及船工20余人。他们原打算穿越台湾海峡北上,哪知途经澎湖时,突然遇到飓风,海浪涌起,波涛汹涌,风雨交加,瞬息之间船被飓风席卷不知漂流了几千里,船上的人都觉得再也不能活着回去了

  • 米芾买石

    宋代著名画家米芾,是个才思敏捷的文人,当他创作作品时,情感也异常充沛与投入,经常使自己处于一种如痴如癫的状态,往往闹出许多笑话,因此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米癫”。米癫”平生喜爱奇山异石、流泉飞瀑,并以此浮想联翩,挥毫作画

  • 猫头鹰的义举

    刚解放那会儿,我只有十八岁,是个军邮员,就是现在的邮政投递员。所不同的是,现在的邮递员贵重邮件送的都是取货单据,而那时候,军邮员送的可都是实物,因此,为了保证邮件一路上的安全,军邮员腰里都挂着驳壳枪。话说这一天,我身背一大兜邮件,天还没亮就

  • 唐太宗纵囚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正式登基称帝,年号贞观”。李世民相当勤勉,每天都要亲自批阅大量的奏章,可谓日理万机,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从隋灭亡的教训中看到了百姓的巨大力量,认识到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赢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听取

  • 侠女暗香

    南宋末年,山河破碎,铁蹄下,中原大地尽成焦土。江湖上人称风流剑客的鲁三,自毁容貌,隐姓埋名,投身到江南最负盛名的青楼万花坊当了一名提茶壶的龟奴。被人呼为丑奴。战争能够改变人的一生。鲁三过去风流倜傥,如今却进了妓院这种少廉寡耻的地方。但他忍受

  • 喋血白虎坡

    寇准到巴东上任的第二年春天,带着随从到后乡去体察民情。这一天,风和日丽,寇准和随从走进一座山寨,只听前面接连几通牛皮鼓响,紧接着又是一阵呜呜的牛角号声。寇准和随从心里奇怪,疾步赶去,只见前面一处平坝搭了一处祭台,几个梯玛(道士)身着红蓝法袍

  • 光绪打擂

    清朝光绪帝自打4岁登基,就一直受慈禧太后的挟制,他看着大清国力日衰,慈禧太后一味地卖国求荣,荣禄、李鸿章和李莲英也和她一唱一和,心里异常气愤。他为大清国忧心如焚,虽然也想重振朝纲,可自己空有帝位,手中无兵无权,心有余而力不足。光绪帝每想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