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清华酒楼之马山杨梅

清华酒楼之马山杨梅

收录日期:2025-08-08 01:18:21  热度:7℃

“小妹,我买回杨梅来了!”一进家门,我就向老婆作大献殷勤状。 “买了多少啊?”老婆喜滋滋地询问。

“总共买了100元人民币的杨梅!”我依然摆弄玄虚。

“那得有许多哎,咱俩吃得完吗?”我知道老婆精明,估计她已经在盘算着如何合理分配,以至于让孩子们也都能分享到了。

“我仔细数过了,不多不少只有14粒!”我打着哈哈,但所报的数目却是准确的:“你要是实在吃不完,我可以帮你消灭几粒。但我怕自己因此血糖升高,所以帮你也帮不了太多的。”

“什么、什么?”老婆惊奇:“是什么高级杨梅啊?还论粒卖?还要这样的天价?你也忒舍得花钱啊!”

“贵么是贵了一点,100元买了14粒,平均每粒合着7.143元。”我继续装傻充愣地顺杆爬:“不过,那可是无锡马山出产的杨梅啊!”

“马山杨梅?没听说过!那有什么特别吗?”妻子与我一样,以前只知道本地的东山杨梅品质尚可。

“据说就是不一样!”我说得有鼻子有眼了:“据说这马山吧,距离无锡灵山大佛只有5公里。你想啊,这马山杨梅是在佛光照耀下生长出来的,也就相当于这些马山杨梅都是开过光的,吃了下去等于是有佛佑的灵性和灵力了!”

“你说得实在邪乎!”妻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我太拎得清了。虽然在吃的方面我家还不差钱,但妻子又不是冤大头,她同时还觉得我也不是傻了吧唧的角色,那么这100元买来的14粒杨梅究竟咋回事呢?

是时候适可而止该说明真相了,我于是不再装神弄鬼,而是将来龙去脉坦坦荡荡地娓娓道来。

当我们相约的校友陆陆续续来到清华酒楼208包间时,此次主要人物石四强在沈国强陪伴下也按时抵达。石四强提溜着一篮子东山杨梅,但他解释说:“是沈国强买来的,请大家伙儿一齐品尝。”

有在座的校友赶紧阻止:“石四强从香港那边远道而来,这苏州特产还是留待他带回去吧!”

宗凯琦接茬说:“不用做人家(舍不得),一会儿还会有人帮我送来无锡马山杨梅。现在这篮子杨梅大家尽情分享!”她说着就召唤服务生将眼前的杨梅拿去清洗,她还特别关照:“洗好后,用温开水加盐少许,然后将杨梅用大盆子浸泡着拿来。”

趁着等候杨梅及菜肴上桌的空隙,诸校友掏出相机嘁哩喀喳忙活着合影。“我那个能照相的手机怎么忘记带来了呢?不行,我得叫人帮我送过来。因为我也要掌握第一手影像资料!”说着她就用另一个据说是没有拍照功能的手机拨打出去。

俄顷,宗凯琦需要的那个手机被人送达现场。吃饭吃到恰恰接近光盘的时刻,为宗凯琦送马山杨梅的朋友到了。看见来人提溜着满满两篮子杨梅,石四强起立发言:“我哪能要这多啊?大家分分或者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这可是来自无锡灵山大佛脚下的马山杨梅哦!”

宗凯琦于是就叫服务员取来若干马夹袋,并由蒋一平等帮着平均分袋。“石四强的一份不装袋了,篮子里多留了一些总可以吧!”她还是将四强兄待为上宾,这也符合大家的初衷,四强学长也就恭敬不如从命笑纳。

宴席散场时,出门一位,宗凯琦或蒋一平就发给一袋杨梅(马山杨梅)。轮到我准备踱步而出时,我接过宗凯琦送上杨梅说声“谢谢了!谢谢你白送的马山杨梅!”

“不用谢、不用谢!”宗凯琦笑容可掬得实在讨人喜欢:“就只怕这几粒杨梅还不够塞你牙缝的!哈哈哈哈~~~”

“就只怕塞牙缝我还没有资格,所有带回家的东西我一律上缴老婆大人的!”我说得煞有介事。

“知道,知道,知道你对老婆体贴入微的!”宗凯琦还进一步阐述:“我每天看你博客,你在博客中对老伴的恩爱之情总是溢于言表啊……”可是啊,可是聪明伶俐的宗凯琦可能不会想到,我拿着这一袋(14粒)白拿的马山杨梅还会到家去调侃老婆、假装要报销100元采购费用呢。

“要不是因为参加聚餐支出了100元劈硬柴(AA制)的费用,我就不可能拿回来这14粒马山杨梅,你说是不是?所以啊,我花费100元,带回来14粒杨梅,这里边也不是完全不搭界的硬装斧头柄。”我到此时才作诚实状向妻子交待清楚。

“AA制好啊!我也非常赞同的。”妻子已是重负如释:“这样的杨梅我吃起来就轻松了,轻松多了!”

猜你喜欢

  • 忆苦思甜

    忆苦思甜作者: 白水(leq)在七十年代掀起过忆苦思甜风,城里的各街道和乡下的各村定期都要开展一次忆苦思甜大会,让人们控诉在旧社会受的苦和遭得罪。有一次村里召开忆苦思甜大会村里的贫雇农都纷纷上台进行了发言,台上贫雇农们深刻地控诉了在旧社会地

  • 放放猪

    放放猪作者: del915我:喂,谁啊。某人:卧(我)是放放猪(还房租)的啊我:放放猪。。。哦放放猪的啊(心想可能是卖猪肉的找我爸)嗯您找谁。某人:我找老杜啊我:哦,找老杜?找我爸啊。我爸不在家刚出去,等会会回来的。某人:哦,那我待会再打过

  • 神奇的诗

    神奇的诗作者: 海剑客老李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平时喜欢写一些诗来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写完后,还常常主动为朋友吟诵。朋友们一听到老李那一首首酸溜溜的诗,都纷纷避而不及。时间一长,老李便得了个称号“酸诗罐子”。老李退休后,便和妻子一起搬到了乡下

  • 人性化血压计

    人性化血压计作者: 海剑客李阿姨年轻时在区里的卫生院当护士,协助医生治疗了很多病例,与此同时,她也见到了病人由于病痛折磨而痛不欲生的样子。因此,李阿姨十分注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退休后,整天忙着家人的健康工作。这天,李阿姨在家里看一档医疗节目

  • 无理不饶人

    无理不饶人作者: 海剑客这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夏天。交通警员迈克一如既往地在国王大街认真工作着。街道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显示出一片高度繁荣的景象。这时,一位年轻的时髦女郎不顾红绿灯,大步跑着穿过了街道。这在车辆如此之多的国王大街上是非常危险的

  • 解决大师

    解决大师作者: 海剑客话说天津市来了一位号称能够解决人们生活中一切问题的“解决大师”,姓李。他在商业区开了一家“解决公司”,旨在为生活中遇到问题的人们提供金点子,帮助人们解决困难。市民们听说这个消息后,纷纷来到“解决公司”,想亲眼看看这位大

  • 何宝相亲

    何宝相亲作者: 剑迅何宝是家中的独子。也许是他爸妈近亲结婚的缘故,何宝长大后说话粗门大嗓、冲头冲脑、没大没小,吃饭狼吞虎咽,十几岁还不会数数,勉强读完小学。但是。在家劳动中练就了一身力气,二十岁时随二叔做建筑工,十多年来也挣了些钱,家里的土

  • 地摊货

    地摊货作者: 潘李君王三笑是一个摆地摊的,卖的东西是便宜,可质量却没啥保证。他一年到头流窜在人多的地方,真是令工商头痛,令城管烦恼。这天,王三笑在一个繁华的街口摆起了地摊,他一吆喝,顿时吸引了不少人。半天下来,王三笑收获颇丰。忽然,他听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