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取我的肋骨吧

取我的肋骨吧

收录日期:2025-08-08 01:32:29  热度:10℃

“取我的肋骨吧!”又一个母亲这样对我说。

自从做整形医生为病人造耳朵以来,有多少母亲这样说过,已经记不清了。以前也常常感怀母性的伟大,但是这次的触动却尤为刻骨铭心。

坐在我对面的是这样一对母子。

母亲——一眼看过去,你就会被她眼神中的哀伤所牵引。那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和怯懦!50岁左右,一家大型国企的财务人员,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风韵犹存,人情练达。可是我眼前就是一个被痛苦煎熬的老妇人。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脑后,完全没有修饰;上睑深陷,脸上是纵横交错的深深皱纹。儿子,赵小朋,25岁,旅行社司机,高大健壮,长发披肩,裸露的双臂一边文着张牙舞爪的龙形图案,一边是鲜艳的玫瑰花。

“医生,取我的肋骨给我儿子吧!我年纪大了,又是女人,少一根肋骨没关系,可我儿子还年轻,又最怕疼,平时打针都害怕,取他的肋骨,可怎么受得了?”

“我们做耳朵用的是肋软骨,只是肋骨前端的一小段,取掉后不会影响身体。手术时全身麻醉,病人不会有任何痛苦,而且自体移植才能保证成活,用别人的组织会被吸收掉,再造的耳朵就会变形扭曲,很不好看。”

“心肝肾都能用别人的,怎么软骨就不行了呢?”

“那是因为病人本人没有多余的心肝肾,不得已才用别人的!而且移植后需要终生服药!做耳朵就不一样了,病人自己有足够的肋软骨可以雕刻支架,手术做完后,病人就可以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新耳朵了。”

给赵小朋做手术的前一天晚上9点多,母亲等在我的办公室门口。

“何医生,我等您一天了,护士说您做完手术会回这里。”

我赶紧递给她一盒牛奶:“手术该交代的事情,主管医生不是已经跟您谈过了吗?”

“可我还是想跟您说说话,我知道您一整天都在做手术已经很累了,就占您一会儿时间,行吗?”

面对这样一个母亲,拒绝的话根本无法出口,就当是聊聊天休息一下吧。

“小朋一出生,我们都傻了,孩子怎么只有一只耳朵!看了几家大医院,都说你们这里能治,就带孩子过来了,当时的医生说孩子6岁后才能手术,要准备1万块。那时候,1万块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可是只要能让孩子长出耳朵,多少钱都值。正当我觉得有了希望、一点一滴积累存款的时候,又有了新的问题:孩子在幼儿园经常打人,最早是因为一个小朋友叫他‘一只耳’,后来只要别的小朋友多看他一眼,他就会对人家又踢又咬。上学后打架的事情就更频繁了,初中没毕业,他就不上学了。后来学开车,找了这份旅行社的工作,还算是不错。可是现在该找对象了,怎么也得把手术做了。”

“您爱人呢?”我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母亲闭了一下眼睛。我无法看到她那一刻的眼神,再说话时,又是惯常的平淡:“小朋上小学时,他就离开我们,有了新的家庭。他说赵家祖祖辈辈都没有缺耳朵的,孩子的畸形一定是从我这边传下来的。可是我们家也没有耳朵畸形的呀!但是,计较这些有什么用?孩子是我生的,我就得负责,是我欠孩子一个耳朵,我就要还给他。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我的耳朵割下来给他植上,或者用我的皮、我的肉、我的骨头造一个耳朵给他。”

语调依旧平淡,但是一点也掩盖不了其中强烈的心痛和决绝。

“您为孩子做得已经足够了,剩下的就交给医生吧!孩子是你生的,他自己的软骨也就是你的,所以,明天以后,你就会把欠他的耳朵还给他。”

我似乎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一点点光芒。

后来……

“何医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25年了,我才真正体会到做母亲的自豪。小朋现在和同事相处得很好,已经开始处女朋友了呢!”母亲看着儿子的眼神是满满的爱意,不再掺杂原先的歉疚。

“其实,从有小朋那天起,你就是一个值得自豪的母亲!”

猜你喜欢

  • 先付出再收获

    杰克经历过多次跳槽后,决定自己创业。这时,杰克又结识了两个朋友,他们决定一起干。在公司筹备期间,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在快要筹备妥当之时,资金出现了短缺。杰克为此想尽了办法,不仅拿出了全部的存款,还打算把房产抵押掉。“你疯了吗?绝对不可以这样做

  • 机会也是一种实力

    月底返乡,在亲朋团聚的家宴中,姑妈兴冲冲地告诉我一件事:慧儿表妹在月底的教师招聘考试中,以面试和笔试均第一的好成绩,被县城的实验小学录取,目前正在进修学校参加培训,暑期开学就可正式上岗了。我当众向她贺喜,并许诺过两天就去进修学校看望表妹,顺

  • 公鸡喔喔啼

    小伙伴们约好明天早晨去爬山,大家都推荐公鸡来叫早。你真的会那么准时吗?没问题!我一定让大家满意。别担心,你没听说过母鸡咯咯会生蛋,公鸡喔喔会报晓吗?报晓?你真是小笨猪,从古到今,人类常常请公鸡去报晓,因为天一亮公鸡就会喔喔啼。是呀,无论晴天

  • 绕过“弯路”等于走更大的弯路

    工作以后,父亲经常对我说,工作中不要怕走“弯路”,更不要试图绕过“弯路”。起初,我对父亲的话不以为然,彼时的我意气风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可是很快,父亲的话就应验在了我的工作中。那天,公司有一张计划表需要我用两个小时完成。

  • 凭本事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台

    偶然在某公众号里发现自己的一篇旧作,居然有好几万的阅读点击。那一瞬间,我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暗自佩服自己,随手写的小东西也能引来万人围观。清醒过后,当然明白,这海量阅读与文章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跟自己的才华更是没半毛钱关系,应归功于那个公众

  • 摁坏了12部手机的拇指作家

    在201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一名戴着眼镜,头戴小白帽的中年妇女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就坐在人民大会堂的中央大厅参政议政。她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女科学家或各部门的女领导,而是从大西北的黄土地上走来的一位回族农村妇女,她叫马慧娟,她的另外一个身

  • 100次的失败是为了101次的成功

    1949年,吴孟超在华东军区医院(第二军医大学前身)当住院医生,有幸成为裘法祖教授的学生。当吴孟超提升为主治医生,为选择一个固定的外科方向而迷茫时,裘教授对他说:“我国在肝脏外科方面还是空白,如果你有决心,可朝这个方向发展。”吴孟超茅塞顿开

  • 最重要的成功因素

    成功的因素,1000个人恐怕会给出1000种答案。个人的经历、机遇、特点都不相同,促成其取得成功的因素自然不一而足。有的人是因为锲而不舍的坚持,有的人是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气,有的人是遇到千载难逢的机遇。外界条件和环境我们无法左右,可总有一些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