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天赐养老钱

天赐养老钱

收录日期:2025-08-08 04:29:12  热度:9℃

一天凌晨,一个农夫挑了一担菜进城往卖,在街上,农夫拾到一叠钱,他点了一下,共有15张。

回家后,农夫把15张钱交给他母亲,他母亲说:“孩子,人家丢了钱。必然很焦急,我们怎样能要人家的钱呢?从速归还掉主,说不定人家正找得焦急呢!”这位农夫依照母亲的叮咛,赶回拾钱的处所,期待掉主来领。

在前面不远处,农夫发现有一小我仿佛低着头在地上寻觅甚么工具,便赶紧上前问他:“老弟,你丢了钱吧?这,我拾到了,此刻还给你吧。”不等那人回覆,农夫便将15张钱全都给了那人。这时候,有一些人围了上来,见此情形,有人提出,掉主应给些赏钱给农夫。不意,这小我却十分鄙吝地说:“我丢掉的本来是30张钱,此刻才只找回来一半,我怎样能再分一些赐给他呢?”

农夫感觉那人太不讲理,本身如数将钱偿还给他,他不单不谢,反而有诽谤本身贪了一半的意思。农夫其实愤恚不外,便跟那人争吵起来,两人相互扭着来到县衙门的堂上,他们各自向县令叙说工作的启事。

县令听后,心里已有几分底了,他对那领钱人的行动很是生气。县令派人将农夫的母亲叫来,当面临质核实,证实农夫说的环境属实。接着,县令让农夫和阿谁领钱人各自具状。因而他们别离写道:“拾钱人简直是拾到15张钱钞”,“丢钱人确切是丢掉了30张钱钞”。县令将两张状纸捏在手上,对掉主说:“你丢的是30张钱钞,而他拾到的是15张钱钞,可见这钱不是你的钱,而是上天赏给这位贤良母亲的养老钱。假若他拾到的是30张,那就是你的了,你可以到此外处所往找你的钱吧!”

那人知道本身说谎,自发理亏,便也不敢再作抵赖,灰溜溜地分开了县衙。因而,县令把15张钱钞交给农夫的母亲,说:“你是位贤德的母亲,这钱就回你了!”

人们传闻了,都鼓掌叫好。

那位贤良的母亲教儿子将拾来的钱交还掉主,反遭敲诈;英明的县令又机灵地将钱判送贤母,而那靠敲诈棍骗的人却不得好下场。所以,为人都应有一颗仁慈的心才好。

猜你喜欢

  • 苏东坡与佛印的幽默故事

    苏东坡性喜交朋结友,自谓上自王公大臣,下至乞儿妓女,无不可做朋友。在他的一生中,曾广泛结交和尚道士,特别是与佛印禅师,极为友好,你来我往,亲密无间,留下许多轶事趣闻。佛印禅师,自幼饱读经史,博学多才。熙宁年间,因准备参加礼部考试,始前来京师

  • 曾国藩发迹的故事

    清代中叶,出了一个显赫于道光、咸丰、同治三个朝代的风云人物,此公便是大名鼎鼎的曾国藩。他文职任过吏部侍郎,武事更负盛名。咸丰年间,曾国藩奉圣命督办团练,编成湘军,后又率湘军与太平军转战于武汉及沿江各地,最终攻克南京,被授武英殿大学士。晚年则

  • 司马光荐才

    北宋名相司马光并非一直春风得意,在他失意赋闲在家时,他曾一度消沉。好在他热爱读书,喜欢交朋友,与友人一起举杯小酌,谈古论今,时光也好打发。司马光当宰相后日理万机,案头文书堆积如山,其中有不少是旧友来函。这些人在给司马光的信中,多半是回忆旧情

  • 郑板桥故事:写竹明志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县令、潍县知县。郑板桥一生,以写画竹子最为着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身原

  •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

  • 杨天石:蒋介石自曝早年搞三陪

    蒋介石日记记录本人当日或当时亲历亲见之事或个人所为所思,不仅比较准确,而且私密度很高,历来为史家所重视。但是,蒋介石的日记可靠吗?我在研究蒋介石的过程中,经常有读者或媒体朋友问我这个问题,其实我自己也对这个问题有疑问。下面我就蒋介石日记真实

  • 吕布怎么死的?

    吕布是被曹操缢死的。吕布虽骁勇善战,但又势利多变,故除其勇武为人所记,个性却并不为人所喜。吕布曾在并州刺史丁原麾下任骑都尉、主簿。汉灵帝死后丁原进京与大将军何进密谋诛杀宦官,并为执金吾。董卓入京后令其诱杀丁原。董卓得势后收吕布为义子,任中郎

  • 李鸿章后人,现有三位亿万富翁

    李鸿章的一生,伴随着清王朝走过风风雨雨四十载,从鼎盛走向衰落,直至灭亡。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康有为称李鸿章是“维新之同志”;梁启超评价他:“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毛泽东在《讲堂集》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