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8:37  热度:10℃

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在今安徽寿县一带進行了一场大战,史称“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历史典故即出于此。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灭亡。公元357年,苻坚称大秦天王,灭前燕、前凉及代国,最终统一北方。在南方,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东晋王朝。东晋占有今汉水、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这样,形成了秦晋南北对峙的局面。

公元383年五月,苻坚不顾群臣反对,决意攻取东晋。八月,苻坚率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羽林军”三万余骑;前后千里,旌鼓相望,直逼东晋。苻坚骄狂地说,以此强兵百万,“投鞭可以断流”,何愁东晋不灭?晋武帝则采纳了谢安、桓冲等人的主张,坚决抵抗。他派将军谢石、谢玄等率兵八万沿淮河西進,以拒秦军;又派将军胡彬率领水军五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同年十日十八日,秦军前锋攻占寿阳。胡彬所部水军走到半路,得知寿阳失守,退守硖石(在寿县西北二十五里)。秦军为了阻挡晋军主力西進,又派兵五万進至洛涧(今安徽怀远县以南之洛水),并在洛口设置木栅,阻断淮河交通。胡彬因困守硖石,粮食用尽,处境十分艰难,写信要求谢石增援。不料胡彬的信被秦军進获。苻坚认为晋军兵力很少,粮食十分困难,应该抓紧進攻,遂把主力留在项城(今河南项城县境),带了八千骑兵赶到寿阳。苻坚先派尚书朱序到晋军劝降。朱序原来是东晋防守襄阳的将领,襄阳失守时被俘。朱序到晋军以后,不仅没有劝降,反而透露了秦军情况,并且建议说,如果秦兵百万全部到达,晋军难以抵抗,现在应趁它还没有到齐,迅速出击,打击它的前锋,大军就会溃散。晋军将领谢石、谢玄听从了朱序的建议,于十一月派刘牢之率精兵五千進攻洛涧。刘牢之分兵一部到秦军侧后,断敌退路,亲自率兵强渡洛涧,夜袭秦军大营。秦军抵挡不住。主将梁成战死,五万秦兵大溃,抢渡淮水,淹死一万五千余人。洛涧的胜利,鼓舞了晋军的土气。晋军乘胜追击,一举推至淝水东岸,与秦兵隔河对峙。苻坚登上寿阳城头,望见东晋军队布阵严整,心中暗暗吃惊。又见淝水东面八公山上草木摇动,以为都是埋伏的晋兵,不由连连感叹:“此亦劲敌涧谓弱也”。

洛涧失利后,秦军沿着淝水西岸布阵,阻止晋军反攻。晋军将领谢玄派人对苻坚的弟弟苻融说;如果你把军队稍向后撤,让出一块地方,使晋军渡过淝水,两军一决胜负!秦军诸将都认为不能让晋军渡河,但符坚却说:可以稍退一步,等到晋军兵马渡河至一半时突然袭击,再用铁骑数十万攻击,一定可以取胜。于是苻融指挥秦军后撤。秦军本来内部不稳,这一撤,秦军以为前锋被打败了,顿时大乱,一溃千里,不可遏止。晋军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展开猛烈攻击。符坚中流箭,临阵斩苻融。晋军乘势迫击,秦军人马相踏,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其他军众弃甲,昼夜溃退,听到风声鹤唳,以为是东晋追兵,草行露宿,饥寒交迫,死去十分之七八。及至洛阳,只剩下10余万人。

后世用成语“草木皆兵”来形容人在极度恐慌时,一有风吹草动便疑神疑鬼的样子;以“风声鹤唳”来形容人极度恐慌以致于自相惊扰的样子。

(出《《晋书.谢玄传》》

猜你喜欢

  • 不觉技痒的故事

    用法:作谓语;用于人急于表现自己的特长故事:战国时期,燕国击筑高手高渐离与荆轲是好朋友。他亲自到易水边为荆轲送行。荆轲刺秦失败,秦王下令追捕太子丹和高渐离。高渐离逃到偏远的地方当佣人,主人家请客,席间有人击筑,高渐离不觉技痒就拿起自己的筑击

  • 不甚了了的故事

    东汉末年,河南太守李膺名声很大,轻易不接见客人。有个10岁的孩子,名叫孔融,他偏要去见见李膺。太守府门庭森严,孔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大人的亲戚。”守门人陪送他去见李膺,可李膺不认识他,问:你是我的什么亲戚?”孔融回答

  • 三纸无驴的故事

    在《颜氏家训》的《勉学》篇中,记载了一则博士买驴的笑话。 从前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文人被人戏称为博士,他上街买了一头驴子,按当时的习惯,买家要给卖家写一份合同。博士铺开白纸,下笔千言,足足写了三大张跟驴无关的废话。卖驴人等得不耐烦就催他快

  • 三寸之舌的故事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 楚国去请求援兵,同时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带20个文 武双全的勇士同去,但挑来挑去,还缺一个人。后来。一个名叫毛遂 的门客自己推荐自己。平原君觉得平时对他毫无印象,考问了他一 番

  • 一身是胆的故事

    东汉末年,刘备的曹操在汉水一带交战。刘备的老将黄忠前去曹营劫粮,被曹军团团围住。黄忠左冲右突,没能突出重围。 刘备的大将赵云带了几名骑兵赶来营救。赵云杀进重围,救出黄忠。赵云回到营地,埋伏了大批弓箭手,然后大开营门。自己单枪匹马,站在营门外

  • 一目十行的故事

    一目十行”是一条成语,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据说梁代的简文帝就是读 书十行俱下”的。但是清代的阮元却赞成十目一行”。阮元编印过不少书,常常请一个叫严杰的人帮他校对,阮元写了一首诗送给他:严子精校雠,馆我日最

  • 一枕黄粱的故事

    唐朝时期,一个书生姓卢,字萃之,别人称之为卢生。一年,他上京赶考,途中在邯郸的旅馆里投宿,遇到了一个叫吕翁的道士,并向他感慨人生的穷困潦倒。吕翁听一枕黄粱典故漫画后,从衣囊中取出一瓷枕给卢生,说:你晚上睡觉时就枕着这个枕头,保你做梦称心如意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故事

    《鹖冠子·天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成语示例》1 你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2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切不可~”,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