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用“身体写作”的民国奇女子

用“身体写作”的民国奇女子

收录日期:2025-08-07 22:54:14  热度:8℃

她本出生于富商之家,过着一种平静奢华的生活,却因为丈夫经商不在家,不忍寂寞,断然去外面寻找“性福”;她和三千个男子上过床,喜欢在旅馆裸睡,她是民国第一位“身体写作”的先锋,不仅把情人的情书印刷成册,起名为《摩登情书》,还广而告之,成为当时风靡一时的畅销书;她二十八岁,看破尘世,遁入空门,却又参不透情事,最后跳海自杀。她就是广州的奇女子余美颜。

余美颜1900年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市荻海(上世纪50年代,荻海划分到了开平市),她的父亲名叫余大经,是当地的典当商人。母亲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女士,尽管在当时的社会,女人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但是,余美颜在具有文学细胞的母亲栽培下,对于国外的一些图书很感兴趣。

可以说,余美颜虽然出生于一个封建家庭,但是她受到的却是西洋教育。她高小毕业,在当时来说,女孩子上到四年级,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中毕业生”了,高小毕业后,余美颜在母亲的教育下,自修了国文和英文。余美颜最喜欢看的就是国外的一些书籍,开拓了她的视野,尤其是国外的爱情故事,女性对于“性平等”的观念,令她感到新奇。

父亲余大经本来对于女儿学外文没什么意见,作为商人,他偶尔也会有和西洋人打交道的时候,本来让余美颜读书,就是为了让女儿增长一些语言知识。他的初想,是想让女儿做自己的“翻译”,在商业上,能够顺利地和洋人进行沟通,可是,余美颜读了这些书后,经常发表一些奇谈怪论。余美颜的日记上,经常写一些“吾今生致力于追求爱情之自由”,“情欲的迸发,犹如银壶炸裂,加之于相互的好感,即是爱情”。

可以说,当时女人谈“性”是非常大胆的,就连余美颜的母亲,也对女儿的言论感到惊骇。于是,余美颜的父母就掐断了余美颜读书的权利,他们开始把《四书五经》摆在案头,希望女儿不要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丢了家族的脸面。

用现在的眼光看来,余美颜不过是读了一些艳情小说,这些书开启了她的性意识,并且使她有了对爱情和性的看法。要是生在现代的话,余美颜这些论调,并不会引起多大的惊慌,可是对于旧社会的女子,开口闭口就谈“性”,就会被父母认为是奇耻大辱。

到了青春期,余美颜出落得风姿绰约,亭亭玉立,她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穿着时兴的衣服,拜亲访友,逛街游玩,她对人豪迈大方,也是个很健谈的女子。在朋友圈里,她的一些见解,经常被人称作“稀奇”,她的朋友就多起来,当然也有一些浮浪子弟,开始追求余美颜。

猜你喜欢

  • 一字之量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在西安上市时,新华书店约作者签名售书。他们为陈忠实做了一张精美的名片,准备随书赠送给读者。签名售书前夕,书店经理亲自拜访陈忠实,并将名片的样品给陈忠实过目,名片上印的是:“现代小说大师陈忠实”。陈忠实随即严肃地对经理说

  • 三人行

    你知道登山的“规矩”吗?我是说训练有素的专家结伙去征服险峻的名山。他们三个人拴在一条长绳上交替前进,倘若一人不慎失足吊在悬崖峭壁之外,其他两人要合力把他拉上来。倘若费尽力气,营救无功,悬空吊着的人最好自己用小刀割断绳子,坠入谷底,让其他两人

  • 弱者回首能变强

    《动物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迁徒的野牛在行进途中,突遭数只猎豹的袭击。刚才还是悠然自得的牛群顿时像炸了窝的马蜂,惊恐得四处奔逃,躲避着猎豹,逃脱死亡。一只只野牛在奔逃中被扑倒,没有搏斗,挣扎也是那样有气无力,只是哀鸣了一声,即成了猎豹

  • 潇洒人生“二十贵”

    人品以正直为贵,心地以善良为贵,修德以布施为贵,行善以孝顺为贵,情感以真挚为贵,性格以坚韧为贵,待人以诚恳为贵,处事以谦让为贵,学问以通达为贵,技艺以专精为贵,言語以简明为贵,行动以稳健为贵,富裕以质朴为贵,贫穷以志节为贵,衣饰以得体为贵,

  • 人生要及时止损

    一向做事谨慎的老季受不了赚钱的诱惑,毅然把家里所有的积蓄投进股市,不幸的是,随后股市暴跌。好在他及时止损,抛掉了手上所有的股票,为自己保留了本钱,以图将来有机会东山再起。“投资犯错不可怕,最重要的是不能连续犯错,要及时止损。”这是股神巴菲特

  • 蠢人多

    人在做一件事时,不是为了自己的肉体,也不是为了自己的灵魂,而只为了博得人们的赞许——这是人们生活恶劣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个人问另一个人,他为什么要做不喜欢的事。“因为其他人都这么做。”后者回答。“不见得其他所有人都这样吧,我就不这么做,还有别

  • “天老爷”嫁人

    天老爷不是老天爷,而是一个女人的绰号。得此绰号,源于一次她和她娘吵架,吵架原因是为了出嫁。她生的明眉丽齿,在乡下也算一枝花。可是家里穷,上头还有一个哥哥。哥哥没本事一直娶不上媳妇。她爹娘就让她给哥哥换媳妇。其实她早就有了意中人,是邻村的一个

  • 以己为镜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每天,他不是在大街上闲逛,就是和周围的一群孩子到庄园或在河边玩耍,像个十足的少年嬉皮士。爱因斯坦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她再三告诫爱因斯坦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现在不学一些东西,长大了如何能出人头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