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补鞋夫妻

补鞋夫妻

收录日期:2025-08-07 23:22:39  热度:9℃

距离我住处最近的一个肉菜市场叫高升市场。由于那一带是旧城区,加上据说这一带要数高升市场的肉菜价格最便宜,因此每天都人声鼎沸、市道极旺。

在菜市场与民居之间有一个空场子,据猜测原来可能是个停车场。由于道路狭窄,每天都被菜档、单车、摩托车填塞满了,车辆无法进入,因此“停车场”的功能也就废了。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空场子上不知什么时候搭起了一个“临建窝棚”。

这窝棚的主人是一对30来岁的夫妻,操贵州口音。女的长相有几分美感,且身材极好。可以想见,她在20郎当岁时肯定颇有姿色。而男的岁数显然要比女的大,显得虚胖,最不中看是他的大光头。看来是由于秃顶得厉害,他干脆将头发推平了。

那天我因为皮鞋后跟磨蚀了,需要镶补一下,于是来到窝棚边。这时档口只有女的在忙着钉补一只女式高跟鞋。见有生意来了,她随手扔给我一张小帆布凳,示意我将鞋脱下来,又丢给我两只备用的胶鞋底让我垫在脚上。她看过磨蚀的两只鞋底,说,每只3元,两只6元。随即,她叫“老支”(是这个音,搞不清楚是两个什么字)。

没有人应。她掉头看了一下,当她发现她的“老支”不知什么时候又“逃跑”了时,显得非常恼火,喃喃地说,这挨刀的又跑了!于是加大音量,像炸雷般吼道:老支!

依然没有回应。这“炸雷”接连又响了几次。

以往我每次经过这“夫妻档”时,不经意间我从来没见这女的有一瞬间歇过干活的手,也就是说,从早到晚,她不歇气地干活、挣钱。据附近一家发廊的师傅告诉我,他们就凭两双手,在窝棚背后那座旧楼里买下了一个套间。

几声炸雷响过依然没有回应,女人不得不丢下手中的活计(需知她每一秒钟都用于挣钱的),趿着一双旧拖鞋跑到窝棚外面,朝着那座旧楼,又一次炸响了更具威力的惊雷:老支,你死断气了吗?

大约过了7秒钟功夫,从那座旧楼的公共门道里,像脱兔似的奔突出来一个男人。看来是“老支”听到了这一声断魂般的吆喝,知道事态严重,立即不顾一切鼠窜而来。我看见他是光着脚的,地上的碎瓦片烂玻璃肯定刺破了他的脚底板!

我以为你死了呢!女人还不解恨,继续劈头盖脸地骂他。

他喘息未定,接过鞋,俯首低眉补了起来。

他的技术很到家,大约10多分钟,鞋补好了。他无言地双手捧起鞋,递给我。

我拿出6块钱,递给他。这时我第一次见他开口说话:交给老板,交给老板!他所说的老板是他女人。

估计女人有规定,他不能碰钱!

几个月之后,我的新皮带需要多打几个洞,我又来到这夫妻档前。有史以来,我第一次遇到女人不在档口。

我告诉“老支”,需要在皮带上多打4个洞。

他拿出打洞用的凿子,三下五除二做好了。我问他多少钱?他无精打采地说,1块。于是我交下1块钱,走了。

我走出不到10步之遥,身后突然传来一声炸雷:妈你个爸!昨天我已经告诉你,打一个洞5毛!你怎么才收人家1块钱?你活得不耐烦了你!

我听明白了意思,赶紧奔回去补交1块钱。我看见男人脸上带着歉意。

隔几天,我的背包拉链拉不动,又去找夫妻档。这次也是只有女的在,但她没吼“老支”,估计他是被她“外派”去干一样什么事去了。我见她今天脸色“晴”,于是斗着胆和她拉家常。我说你和老支是同一个地方的吧?

女人说,只隔一个村子。

我说,老支挺听你的话呢!

她说,一提他心里就窝火!别家都是男人当顶梁柱,他倒好,百样事不操心,只识得偷懒,像块四方木,踢一踢动一动。

我想,也难怪他没积极性。不论挣多少,全入了老婆的腰包,自己好歹只赚两顿干饭。不过这些话我可没对女人说。

老支能娶到像你这样的老婆,也算他上辈子的造化啦!我有意奉承女人一下,目的是“套”她更多的“情报”。

果然,她停下了难得停下来的手,抬眼望着我,说,全世界的人都说他配不上我!想当初,他死乞白赖地求我,我看在同声同气、知根知底的份上,啥也没多想就顺从了他!唉,也怪自己那时幼稚无知,后来就有了孩子。要是还没有孩子,老娘早就一脚踹开这无用的废物!

孩子多大啦?男孩还是女孩?

是个女孩,都10岁了,读五年级。前几年,有个五金厂的老板看中我,死命追求我,向我许诺许多条件,可我就是不动心。不为那死鬼着想,也得为我女儿着想。既然将她带到这个世界,就要替她一辈子负责。我可不能像别人一样,动不动就离婚,好歹我都要过下去,不能让孩子心灵受到伤害。

这时,我看见原先我心目中的悍妇,眼里流转着一种母性特有的坚毅与慈祥。

猜你喜欢

  • 事业成功的秘诀

    事业成功的秘诀哈佛大学在此观点之上,又提出了相应配套的成功准则,即适当增加追求成功的必要投资。无论你的收入是多少,都要记得分成5份进行规划投资:增加对身体的投资,让身体始终好用;增加对社交的投资,扩大你的人脉;增加对学习的投资,加强你的自信

  • 选择不是最重要的,努力才是

    选择不是最重要的,努力才是老同学聚会,酒过三巡,大家开始回忆往事。有人感叹:“如果当初我选择出国留学,而不是毕业后就结婚,生活肯定风光无限,不会像现在这样碌碌无为。”这番感叹,立即引起众人的共鸣,大家纷纷附和:“如果当初我选择另外一个专业,

  • 不应放弃的乌托邦

    不应放弃的乌托邦世间所有的选择,到最后其实都是五个字——你想要什么?在大城市打拼还是回小城市过相对安逸的生活,这是一个近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可是,它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吗?20世纪60年代,刘大任从台湾去美国求学,恰在柏克莱遭遇了自由言论运动风

  • 做什么都会有前途的

    做什么都会有前途的有位在自助餐厅上班的吧台员说他工作很枯燥无聊,他问我:“这样干下去有前途吗?”我反问他:“你这份工作可有人教你?”他回答:“这些哪需要教?切水果谁不会?榨果汁也很简单,笨蛋也会的。”好!那我问他:“你天天都在看水果,你可看

  •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我常听一些人抱怨,“算了,不想再努力了,都一大把年纪了”“这辈子没什么希望了,就这么凑合着过吧”。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并不老,他们大多在四十岁左右,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只是他们遭遇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打击,以致灰心丧气,得过

  • 当年,我们的理想很伟大

    当年,我们的理想很伟大在人才市场招聘,遇到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照片展架前徘徊犹豫,我偶尔会走上去主动询问。学什么专业?新闻。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和新闻有关的工作。那只能进报社、杂志社或者电视台。可是……他们欲言又止。是不是找不到合适的,

  • 深圳阿甘,让梦想开花

    深圳阿甘,让梦想开花他,曾拥有千万身家,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他,初二时IQ指数只有75,被人称为“傻帽”。当家人为了争夺家产而勾心斗角苦心算计时,他毅然选择净身出户。凭借着自己的一股“傻劲”,他从一名快递员不断成长为一名月薪2万元的

  • 蜗牛也可以拥有一片高远的蓝天

    蜗牛也可以拥有一片高远的蓝天1998年夏天,美国俄勒冈州中部的密歇尔小镇上迎来了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少年,他就是于智博。米歇尔小镇常年享受着太平洋暖流带来的温暖湿润的空气,四季如春,植被繁茂,小镇周围有金黄的沙滩、茂密的森林、巍峨的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