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为妈妈买下一个家

为妈妈买下一个家

收录日期:2025-08-07 11:33:11  热度:11℃

在杭州为妈妈置下一个家,是“小丑”阿康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奋斗了8年……

小人物,大梦想

2012年11月的一天,刚刚表演完魔术的“小丑”阿康满头大汗地走下舞台。这时,电话响了,是大姐从老家金华乡下打来的:“阿康,回来吧,妈住院了。”阿康好似重重地挨了当头一棒,叫上跟他一起在杭州打拼的父亲,直奔杭州长途汽车站,朝着几百公里外的金华老家赶去。

阿康有两个姐姐,父母是金华乡下的农民,一家5口挤在泥土混着秸秆打成的3间土房里。由于付不起学费,阿康读完初中就辍学了,进了父亲打工的工厂,在冲床上加工打气筒的零部件。

20岁那年,阿康得了肾病。为了治病,他去了杭州,一下子就被这座美丽的城市迷住了。病愈出院后,他决定不再回老家,而是留在杭州打拼。

阿康在杭州摆过地摊,为一家血液检测中心送过血样和化验报告,还将万能充电器从杭州倒腾回家乡贩卖。2009年,刘谦在央视春晚表演的魔术在全国走红,阿康进了很多魔术道具在地摊上卖。为了招揽客人,他尝试着表演魔术,没想到竟一下子迷上了魔术表演这个行当。

渐渐地,有人称他为“街边魔术师”,不少路人会停下来,驻足欣赏他的表演。一家电器行举行周年庆活动,把阿康请去表演魔术,那是阿康平生第一次正式走上舞台,他成功了。

此后,不时有人请他去表演,他在杭州有了些名气。阿康的父亲也从老家来杭州帮儿子。

阿康的心愿是,等收入多了,攒了些钱,买一间房子,把母亲也接来。偏偏就在这时,母亲病倒了。

“糊涂”的母亲

在医院的病房里,阿康见到了母亲。母亲头发蓬乱,脸上的皱纹更深更多了,终于见到心爱的儿子,她却无论如何也吐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大姐悄声说,母亲这个样子已经很久了,丢三落四的,连眼前的东西都找不到。医生诊断说,这是因为母亲小脑萎缩了。这种病无法治愈,需要家人好好照料,多多陪伴。

母亲出院后,阿康和父亲带着她来到了杭州租住的地方。这是一套花几百元、与别人合租的两居室老房子,房子在6楼,墙壁斑驳,每到梅雨天,就会散发出潮湿的霉味。阿康心里暗暗发誓,要在城里给母亲挣下一套像样的房子,让母亲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他更加玩命地工作。他曾全身涂满油彩扮成铜像,在烈日的曝晒下站上七八个小时;也曾一天吹1000多只气球,将气球吹成花,吹成剑,送到孩子们手里;还曾一天跑几个场子,早晨酒店开业,中午婚礼,下午企业周年庆,晚上进行小型演出。那些演出费低的活儿,他也从不嫌弃。渐渐地,他带了两三个徒弟,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收入近万元。

每天,阿康回到家,都会从父亲手里接过饭勺,一口一口地喂母亲。每当儿子喂食时,母亲都会多吃一些。阿康还会把当天赚来的钱“哗”的一下倒在母亲面前,一边数一边说:“瞧啊,妈妈,这是我今天赚的钱。有了钱,我们就能在杭州买一套漂亮的房子了。”母亲额头上的层层皱纹舒展开来,她张着缺了牙齿的嘴巴望着儿子,开心地呵呵直笑。

满满的幸福

有个徒弟不想做了,离开时顺手牵羊带走了一些道具。母亲从儿子和老伴的谈话及他们焦急的表情中知道了这件事。从那以后,她总是死死地守住演出道具,任谁也不准拿走。那天临近演出,母亲又抱着道具不放手。情急之下,阿康一把抢过演出道具,妈妈孩子似的坐在地上大哭。

无奈之下,父亲决定带母亲回家调养。望着父母苍老的背影渐渐远去,阿康心里泪流不止,他决定尽快买房。

2013年夏天,阿康终于在距离杭州市中心十几公里远的一座楼盘,选定了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交了两万元定金后,他回到老家探望父母。

见阿康回来,一直吵闹的母亲安静下来。她手扯着被角,端详着儿子:“你小时候,老是掉水里,老是掉水里。”别人听不懂母亲的话,阿康听得懂。小时候,村子里总是发洪水,家门前的水沟这时就会涨满了洪水。阿康赤着小脚,拿着木盆去水沟舀水,脚下一滑跌了进去,是母亲把他救回来的。想着这些,阿康从父亲手里接过饭碗,舀了一勺饭送到母亲嘴边,母亲乖乖地张开了嘴。

阿康再次把父母接回了杭州。新房还没下来,收入有所增加的阿康决定不再委屈父母,他花2000元的月租,带父母和徒弟住进了一套有电梯的大房子。能够凭自己的努力在城里安家,让母亲过上好日子,阿康内心充满了自豪感。

猜你喜欢

  • 着装理由

    春秋时代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结果大臣们都争先恐后把自己打扮成紫罗兰出场,一时朝野江湖俱以紫色为尚。可以理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和天子保持一致,不止审美问题,更是前途问题。 时至今天,大多数人终于可以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了,民间流行色却还时不

  • 正面谈判,侧面签约

    有位商界的朋友对我说,当他跟人谈生意的时候,一定要面对面坐。因为那样可以看见彼此的脸。便于察言观色;面对面也比较冷静,适合讨价还价。 但是,只要谈成了,签字的那天,就算在同一张桌子,他也一定改坐到侧面。因为这样比较亲近。一份份要签字的文件,

  • 初入职场,琢磨啥都别琢磨人

    两个职场新人一起进公司,一年后,一个担当重任,一个原地踏步。对此,公司人事部经理感慨道:“职场新人的首要任务是充实自己,干好工作,做出成绩,而不要将太多精力花在揣摩老板的心事上,应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那年,大学刚毕业的聂伟和陈治刚同时进

  • 永远别说“不可能”

    “不可能思维”和“可能思维”就像魔咒,推着你前进或后退。 5年前,我在一家贸易公司的技术部,挣着一份不高也不低却非常稳定的薪水。我梦想成为销售人员,在商场上体会攻城略地的刺激。还有一个更现实的原因:销售的收入虽不如工程师稳定,却更有机会挣钱

  • 坚持让平庸变得卓越

    李明是我四年前的同事。当时我在那家广告公司已工作两年,李明作为设计人员进入公司,新人李明毕业于一所职校,业务水平真是不敢恭维,连最简单的平面设计都做不了,设计软件用的都不熟练,真不知道老总怎么聘用了他。也许李明知道自己的不足,天天早来晚走,

  • 等待你的黄金时间

    多年前,我和她是同一批走进那家保险公司的。做过保险业务的人,大概都知道这一行业的艰辛,尤其是最初的那几年,要突破的难关实在太多。初出校门的我们,社会阅历浅,人际关系网也没有形成,只能靠着自己的一张稚嫩的嘴皮子,还有一双不怕跑细的腿,一次又一

  • 现代职场要“抬”头苦干

    小林与小美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同时进入一家公司做企划工作。小林做事务实勤恳,而小美整天嘻嘻哈哈,每天都找主管聊天。 一年后,小美获得主管赏识得以升迁。这让小林感到非常的不公平,认为小美只会逢迎拍主管马屁,却受到公司和主管的重用。自己为公司付出

  • 为乞丐做策划

    宣忠是策划专业的MBA。这天,一位衣冠不整、蓬头垢面的老哥找到了他。 “我以前是个老板,做生意赔了,房子也抵债了,老婆也跑了。干老板多年,什么本事也没有,现在只好以乞讨为生。不过现在乞讨这个行业门槛太低,竞争太激烈。想让您帮我出出主意,策划